PS:大話紅樓系列只解析原著《紅樓夢》本身,由于內容有連續性,建議點開合集逐集觀看,本期為大話紅樓第53期 1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燃藜圖》這幅畫又有什么隱喻呢? 上回說到,尤氏治酒,請賈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賞梅花。 當天,先是尤氏帶著賈蓉之妻秦可卿面請。 賈母等于早飯后過來,就在會芳園游頑: 先茶后酒,不過皆是寧榮二府女眷家宴小集,并無別樣新文趣事可記。 原文寫,賞梅花沒有趣事可記,那么趣事在哪呢? 寶玉的身上。 這里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寶玉跟著來賞花? 寶玉今天不需要讀書嗎? 黛玉、寶釵、迎春、探春、惜春,又為什么不提呢? 總之,寶玉跟來是有些奇怪的。 更奇怪的還在后面。 寶玉倦怠,要睡午覺。 賈母命人好生哄著,歇一回再來。 秦氏便忙笑回道:“我們這里有給寶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與我就是了。” 咱們仔細品這話:給寶叔收拾下的屋子。 是什么時候收拾的?為什么要收拾?難道提前預知寶玉要睡午覺了? 給寶玉收拾了,有沒有給其他人收拾呢? 總之,寧府給寶玉提前準備了一間用于睡覺的房間。 咱們再看賈母的反應: 賈母素知秦氏是個極妥當的人,生的裊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乃重孫媳中第一個得意之人,見他去安置寶玉,自是安穩的。 由此可見,賈母對秦可卿的評價是極高的。 要知道,王熙鳳是賈璉的老婆,她也是重孫媳婦。 論喜愛程度,王熙鳳還要排在秦可卿的后面。 下面我們看看這個極妥當的人,是如何極妥當的安排寶玉的? 當下秦氏引了一簇人來至上房內間。 秦氏是極妥當的人,肯定知道賈寶玉的喜好,提前準備的房間,必然要投寶玉所好。 寶玉抬頭看見一幅畫貼在上面,畫的人物固好,其故事乃是《燃藜圖》。 燃藜典出東晉時期王嘉編寫的志怪小說《拾遺記》,講的是著名文學家劉向的故事。 話說他在漢成帝末年,在天祿閣校書:“夜有老人,著黃衣,植青藜杖,登閣而進,見向暗中獨坐誦書。老人乃吹杖端,煙燃,因以見向,說開辟已前。向因受《洪范五行》之文,恐辭說繁廣忘之,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 自此之后,燃藜就比喻勤學、夜讀。 這幅圖,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勸學圖。 寶玉也不看系何人所畫,心中便有些不快。 畫的兩邊,又有一幅對聯,寫的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翻譯過來就是:看懂世上的事就是有學問,摸透人情事故也是做文章。 這兩句話的重點不是讀書,而是教人去揣摩人心。 和燃藜圖的讀書勸學的主題好像不太搭。 想來,這也反映了寧府對未來前途的糾結吧。 寧府知道讀書可以改變命運。 但是也知道今天的發達,完全又和讀書沒有任何關系,靠的全是人情事故。 所以,希望后人兩頭都占,既要會讀書,又要會鉆營。 可最后的結果,卻是兩頭都沒搞好,寧府衰落的最快。 寶玉看了這兩句,縱然室宇精美,鋪陳華麗,亦斷斷不肯在這里了,忙說:“快出去!快出去!” 在這間房里,賈寶玉一刻也不想多呆。 要知道,寶業是最討厭奮斗的,年輕人的底色就該是吃喝玩樂。 吃喝玩樂的人要求別人奮斗,這不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光剩不要臉了! 極妥當的秦可卿,知不知道賈寶玉是有名的不務正業,不愛經濟仕途呢? 極妥當的她沒有道理不知道。 既然知道,為什么要把寶玉帶到這里呢? 唯一的解釋就是要教育寶玉嘍。 按照道理,秦可卿應該給寶玉做思想工作,講講這間房的好處。 可秦可卿什么態度呢? 笑道:“這里還不好,可往那里去呢?不然往我屋里去吧?!?/em> 簡單說就是,不喜歡咱就換。 顯然她根本沒有教寶玉學好的態度。 既然沒有,房子千千萬,干么非要來這一間呢? 2 咱們前面說,賞梅花隱藏著明亡之相。 那么這間房必然是有所指代的。 燃藜圖中,老頭教給劉向兩個知識。 第一、說開辟已前,也就是過去的歷史。 《紅樓夢》講的是天塌之后的故事,那么天是怎么開辟的呢? 也就是大明是如何建立的。 不就是,朱元璋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嗎? 第二、受《洪范五行》之文。 《洪范》是《尚書》篇名,舊傳為箕子向周武王陳述的“天地之大法”,簡單說就是古人的治國方案。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古人以五行相生相克,來闡述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 給寶玉看燃藜圖,就是希望寶玉了解過去的歷史,掌握治國和世間的規律。 那么為什么要學習這些呢? 因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這兩句話的真正關鍵在:洞明和人情。 人字反寫就是入,人情就是入清。 洞明入清,反寫就是清入明洞。 因為明朝自己有個大洞,才給了清朝進入的機會。 說的還是明亡清興。 有朋友就說了,我怎么就看不出,這話藏著明亡清興呢? 這分明是天下第一的真理。 努力讀書,不如搞好關系。 畢竟廠長都說了:他爹是農民給我打工,他兒子上了大學還是給我兒子打工。 這句話的關鍵在于,難道廠長他兒子不讀書,是個文盲嗎? 顯然不是吧。 大家都往前走了一步,這就是位置的平移。 所謂的彎道超車,只能靠后來者更快更拼命,或者領先者掉隊。 不然,只會一直平移下去,這就是階層。 搞關系的前提是有關系,你都沒關系,還學人家:世事洞明、人情練達。 只能是自作多情,異想天看。 要知道關系的本質是利益交換,你沒有交換的籌碼,只能是角落的小丑。 成功學是成功者的狂歡,同時騙走失敗者最后的一塊鋼镚。 其實,這句話是不是表達明亡清興并不重要,而是辯證思考的過程。 能辯證,會思考,總能少上些大當不是。 扯遠了。 3 曹雪芹在寫作這部分的時候,應該是把原本《石頭記》中,石頭學習治國的經歷給刪改了。 不然,無論如何也不能寫,賈寶玉的功課不是科舉,而是學習如何驅除韃虜吧! 顯然,年輕的石頭是無法理解這事的意義。 這就好比,青年時期,父母逼著我們讀書學習改變命運,而我們總是厭學,甚至棄學。 人到中年,忽然就明白了讀書的好處,后悔莫及,辜負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于是只能把期望放在孩子身上。 我做不到的事情,希望后人做到。 可往往是,你都做不到的事情,憑什么期待孩子做到呢? 最好的教育,莫過于言傳身教。 說一千遍讀書有用,都不如你帶頭沖鋒,來證明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作為一個成年人,明知道這個道理,都不愿意去實踐執行。 一個孩子,又能體會幾分呢? 有朋友肯定說,自己忙,沒時間! 一天二十四小時,刷手機就不耗時間了。 說道理,還是自己懶惰,卻希望孩子勤奮。 寧可多出些體力,也不愿多動些腦力。 石頭寫《石頭記》也是同樣的道理,他后悔自己年輕時的抉擇,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希望后人去做。 4 最后,《燃藜圖》的藜諧音黎,也就是社稷黎明之意。 燃藜圖就是,正在燃燒的大明江山。 正好和賈母他們看梅花對應上了。 那邊看中華沒了,這邊看燃燒的黎明。 不得不感嘆《紅樓夢》故事設計的精妙絕倫! 回到故事,賈寶玉不想住這,秦氏給他安排到哪了呢? 不然往我屋里去吧。 那么為什么非得去秦可卿的臥室,她的臥室又有什么非凡之處呢? 咱們下回再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