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馬振陽 我常常講一個邏輯,你的觀念影響著你成為什么樣的人。 不去謹(jǐn)慎審視自己的觀念,就很容易被固有的落后觀念束縛住,很難翻身。 舉個例子,常常有人問我有沒有群,我會明確告知,沒有免費的群。 免費的群沒啥太大價值,運營起來又麻煩。 想要跟我學(xué)習(xí)的話,或者想要咨詢問題,可以進我的知識星球。 有門檻的社群,才會篩選出值得鏈接的人,也是真正想要跟我學(xué)點什么東西的人。 因為這點付費就退縮了,那也根本不值得幫。 還有一些,對自媒體平臺,對賺錢方式明顯不了解的人,我也會直接拒絕,因為跟我進一步學(xué)習(xí)的意義不大。 ![]() 今天我更想聊的,是另外一種人。 他們天天嘴上就會說割韭菜,這個割韭菜,那個割韭菜,還以為自己多高明。 他們從來都意識不到,自己才是那個小丑。 為什么? 因為他成天抱著的,是一種受害者心態(tài)。 從心底里就覺得,自己是個弱者,是要被收割的對象,無法向上鏈接,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什么代價都不想付,你就永遠(yuǎn)困在底層,一輩子也賺不到什么錢。 你沒有可以提供給別人的價值,別人是不會給你任何資源的。 價值交換,是商業(yè)世界最基本的邏輯。 有意思的是,越是這種抱有受害者心態(tài)的人,越喜歡白嫖。 自己不想付出,只想從別人那里獲得。 你想要蹭我的資源、經(jīng)驗,給你免費咨詢,對吧? 我知道你是誰啊,憑啥免費幫你? 真要獲得有價值的東西,你就得付費,因為我的時間和注意力都很值錢。 《天道》這部劇,或者說豆豆那本書里,講過這樣一個邏輯。 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guī)律,也是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那什么是強勢文化? 什么又是弱勢文化? 強勢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規(guī)律的文化,弱勢文化就是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的文化。 依賴強者的道德期望破格獲取,是啥意思? 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白嫖。 想要別人幫你,拉你一把,給你資源,能夠給別人的,就是一句輕飄飄的,你是個好人,你太有道德了。 殺君馬者道旁兒,傻子才會幫這種人。 你幫了他,他也不會感激的。他甚至還覺得這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你要是不幫他,他還會罵你。因為他腦子里就沒有價值交換這根弦。 再說了,這個世界上沒有救主,只有規(guī)律。 什么是遵循事物規(guī)律? 就是我常說的,尊重人性,尊重利益。 作為普通人,想要從底層殺出,就要時刻記住這個詞,價值交換。 多問問自己,你有什么?你想要什么?你愿意付出什么代價? 做到這點,你就脫離了弱勢文化,有了強勢文化。 想要獲取更大的能量,一定是要付出更多。 讓別人看來高高在上的東西,也不是說可以平白無故就能擁有。 任何事物都有代價。 昨天,有位讀者和我交流,關(guān)于脫離職場的想法和思路。 他本身已經(jīng)很出眾了,在投行工作,年薪百萬。我知道,這是大部分人都達不到的收入水平,也理解不了他的焦慮。 每個階層的人,都有自己的焦慮。 月薪5000的人,有月薪5000的焦慮。 他們擔(dān)憂的是溫飽問題,下個月的房租能不能交的上?月底能否攢得下錢? 因為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這是底層人的難處。 月入10萬,也有月入10萬的焦慮。 他們形成了另一種消費習(xí)慣,所要考慮的未來也不一樣: 這份高薪的工作還能做多久?房子能不能再大點?孩子未來接受怎樣的教育?買入什么資產(chǎn)才能保值增值,有更多收益? 也是一堆焦慮。 為了守住那個位置不掉下來,能不能更進一步,其實也很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因為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沒什么是一成不變的,這是他們焦慮的原因。 你想要年薪百萬,認(rèn)知能守得住財富嗎? 你能忍受得了所付出的代價嗎? 還有很關(guān)鍵的一點,你本身也沒有那個條件,大部分高薪行業(yè),都是有進入門檻的。 你家里有資源、人脈可以用嗎? 門檻的作用,是為了篩選。 代價的作用,也是為了篩選。 歸根結(jié)底還是那個詞,價值交換。 想要從底層殺出,實現(xiàn)逆襲,要時刻清楚一點,你能付出多大的代價。 全文完,如果覺得寫得不錯,那就點個贊或者“在看”吧,最好能加個星標(biāo),因為微信的規(guī)則改了太多,多謝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