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繼續來聊陽氣,中醫上有句話叫“陽虛則外寒”。陽氣都不充足了,又怎么能抵御外界的寒冷呢,它就好比天上的太陽一般溫暖著大自然,如果世間萬物失去了陽光的沐浴,就會變得枯竭。而身體的陽氣虛弱的話,身體就會失去溫暖,抵擋不了外寒的侵入,久而久之身體就會出現一些病理現象,比如畏寒畏冷、手腳冰涼、腰膝酸冷、尿急尿頻等等,這些都是身體陽氣不足所致。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味補陽氣的中藥——肉桂。它在我們的廚房很常見,我們經常用它來炒菜,燉肉,煲湯。  肉桂,不僅是用來做飯的調味品,還是我們藥材里面一味神奇的中藥。不僅能將上焦的火往下引,還能溫暖我們下焦的寒氣。肉桂味道甘、辛,歸腎、脾、心、肝四經。肉桂藥性偏熱歸腎經,可以把身體上面的上焦之火往下帶,讓它回歸到自己本來的位置。同時,肉桂還入肝、脾、心三經,具有補火助陽,溫通經脈的作用,可以打通中焦,把陽氣從心肝脾流入腎經,不僅把體內的陰寒之氣通通散掉,又清除了上焦之火。《中華藥典》中記載,肉桂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其引火歸元的功效可以在把體內的寒邪之氣散去之后,還可把上焦的火氣清解掉。由于溫和的性質,在補陽氣的同時不會傷陰。肉桂還可以打通中焦,不僅可以治療上熱下寒引起的各種癥狀,還能溫腎助陽。除此之外,在臨床上還經常用于血栓、胃炎等患者。 夏季的三伏天,大多數的人是一點都離不開空調,冰西瓜、冰飲料更是解暑佳品。可有些人,一吹空調或是吃這些冰西瓜、喝冰飲料就腹瀉。我們知道,胃主要的生理功能是腐熟消化我們吃下去的食物,然后將精微物質通過脾轉運給五臟六腑,以提供營養支持。然,脾胃虛寒的人,中陽虧虛,加之外感寒邪入侵。因此啊,胃腐熟消化的動力就不足夠,加之脾陽虧虛,健運水谷精微輸布轉運之力也相對虧虛,水谷精微轉運不到五臟六腑,自然就只能往下瀉,因此而癥見腹瀉。肉桂入中焦脾經,功善散寒止痛,多治寒邪內侵中焦脾胃、或是脾胃陽虛所致的脘腹冷痛、四肢厥冷、大便溏稀等癥。肉桂多與附子、干姜等溫補脾腎的藥材同用,共奏溫中散寒之效。 肉桂上溫心脈而制痹止痛,中溫脾胃而散寒止痛,下溫腎陽而固精縮尿,又入肝經而活血通脈,實為溫補一身元陽之要藥。然,肉桂雖為藥食兩用之佳品,實熱壅盛者還需慎用之。注:以上為中藥科普內容,如有此類癥狀需要調理的,一定要在專業中醫師的辯證指導下應用,切勿擅自服用,以免耽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