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聰目明”,一直是一個人健康的“標志”。對于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耳朵的養護也尤為重要。有時候,耳朵會癢或者我們感覺耳朵癢,就用手指、棉簽或者耳勺掏一掏。很多時候,沒掏出啥東西,卻感覺很舒服。于是覺得很過癮,時不時要去掏一掏。掏耳道上癮,是怎么回事呢? 問起來為啥要掏耳道,大多人的回答是以下兩個答案,第一是為了掏“耳屎”,第二是耳朵癢。 耳屎,醫學上稱為“耵聹”,又稱之為“耳垢”。它是外耳道的耵聹腺體分泌物、外耳道脫落的上皮細胞及進入外耳道的粉塵等吸附在一起形成的。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耳屎”的成分是脫落的上皮細胞及進入外耳道的粉塵等。“耳屎”形態各異,有的為淺色的薄翼狀,有的為黑褐色呈泥狀,有的呈褐色塊狀很硬。. 那么,“耳屎”到底要不要掏?要從“耳屎”的功能說起。
“耳屎”主要有以下四大功能 人體的每一個結構,包括器官、組織及細胞,都是有功能的。“耳屎”也是這樣,他的存在也有他的功能。 1.黏附保護功能。 如果把耳朵比喻為球門,那么耳屎就是妥妥的守門員了。當細菌、灰塵等微小顆粒樣物質進入耳朵,都會被耳道內耵聹腺體分泌的耵聹脂黏住,不讓其進入耳朵內部進行破壞。這些被吸附的細菌、灰塵等微小顆粒樣物質和耵聹腺體分泌物共同形成“耳屎”。因此“耳屎”具有守門員樣的黏附保護作用。 2.抵擋異物。 有個現象不知道大家是否留心觀察和仔細思考過,為什么蟲子很少進入我們耳朵?其中原因和我們的“耳屎”有關。因為耳屎是苦的!假如有小蟲子誤闖入耳朵,這些耳屎的苦味就會讓小蟲子知難而退。 3.殺菌凈化。 耳屎是耳道的一道防線,可以抵御細菌侵入、滋養耳道,還具有殺菌凈化的作用。 4.消音隔音。 耳道中的鼓膜起著收集聲音、傳遞聲音的作用,但是它很脆弱,遇到過于刺耳的聲音容易受損害。“耳屎”在外耳道中,位于鼓膜的前方。因此,“耳屎”能夠抵御刺激的聲波,像消音棉一樣,緩沖過大過于刺耳的聲音,保護鼓膜。 從這個意義上講,耳屎對耳朵有保護的作用,沒必要一定要掏。同時,在人們咀嚼、張口等動作下,“耳屎”也可以自行排出體外。因此,只要不是堵塞在耳道中結成塊狀的“耳屎”,大可不必自行來掏。 耳道癢主要的原因 耳朵癢,常見的原因歸納起來有如下幾點。 第一個是“腳氣”。 好發在腳部的真菌,會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到耳部,引起真菌性外耳道炎。大家可能會覺得奇怪:真菌不是腳氣嗎?怎么會長到耳朵里?其實真菌廣泛存在在大自然中。正常人耳道中內也會存在真菌孢子,但它不會致病。但當人體抵抗力低下時,真菌孢子就會乘虛而入。尤其是耳道潮濕的環境很適合真菌生長,導致真菌性外耳道炎。 第二個是“手氣”。 一般情況下,手上會有一定量的細菌。如果一個人頻繁挖耳,手上的細菌會通過“手”這個“載體”帶入耳部,增加耳道感染機會和概率。 第三個是“心氣”。 經常掏耳朵的人,會出現耳朵被掏的那種感覺,一天不掏人就難受。為什么呢?大腦是有選擇性記憶功能的,尤其是掏耳朵帶來的那種及時的快感,會讓你忍不住去享受。心理上總是覺得耳朵不舒服,不挖挖耳朵覺得渾身不自在。這樣也會導致耳部心理源性的“癢感”。出現了不掏不舒服的心理怪圈。 除以上原因之外,還要注意如下幾點。 一是要排除細菌感染。 在我們游泳、洗頭時,不潔液體會進入耳道,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滋生細菌,導致耳道感染而發癢。 二是要警惕耳道螨蟲。 螨蟲常寄生在人體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如果螨蟲進入耳朵,會破壞耳朵里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出現耳朵癢了。 三是要提防耳道損傷。 掏耳朵,一不小心可能會挖傷耳道皮膚,引發感染,導致耳道又痛又癢。 四是要排除耳道皮膚病及全身疾病。 有的人皮膚較為敏感,很容易過敏引起皮膚病;有的人有糖尿病等,也會引起耳朵癢。 經常掏耳朵有啥壞處 第一個壞處是損傷。 一是損傷外耳道。耳道的皮膚是十分脆弱的,經常掏耳朵會刺激耳道皮膚,耳朵分泌出更多的耳屎來保護耳道,就會出現耳屎越掏越多的現象。耳屎越來越多肯定不是個好現象,這說明耳道已經損壞,應該馬上停止掏耳朵。二是損傷鼓膜。有時候我們掏耳朵會不小心疼一下,有可能碰到了鼓膜。一個巴掌、聲音過大、運動撞擊等,都可能導致鼓膜受傷,何況挖耳勺碰到。 第二個壞處是致癌的風險。 經常掏耳朵,還有致癌的風險。因為頻繁掏耳朵長時間刺激外耳道皮膚,會導致出現耳道乳頭狀瘤。雖然這種瘤子是良性的,但是如果還是經常掏耳朵刺激,就會出現惡化的現象。 耳朵癢該怎么辦 首先,要明確診斷。耳朵癢的主要原因,有霉菌感染、外耳道濕疹、細菌感染、心理因素等。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斷,才能早發現早治療,及時阻止病情進一步擴展。 其次,針對病因來治療。要針對細菌感染、蠕行螨蟲、耳道皮膚病、耳道損傷以及其他疾病等原因積極治療。 除了積極抗炎對癥治療、積極治療外耳道濕疹以外,還要把握三個要點:一是要防“腳氣”,積極治療霉菌感染;二是要防“手氣”,避免手傳播細菌,或手傷及耳道等;三是要防“心氣”。 克服“心氣”,也可以轉移注意力。只要我們專注干別的事,注意力不在耳朵上,一段時間后自然也就忘記這件事。當然,如果轉移注意力無法緩解耳朵癢,那就可能有上面提到的一些炎癥等疾病了,應該及時去醫院確診。切記,在明確病因前千萬不要盲目掏耳朵。 文/魏忠濤 主治醫師 武漢市第四醫院武勝路健康體檢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