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吃鎮痛藥只會加重病情 止痛片屬于解熱鎮痛藥,對于頭痛、牙痛和肌肉痛有療效,但對腹痛卻沒有效果。如果腹痛時服用,不但不止痛,反而會刺激胃腸道,出現反酸、心口痛等不良反應。解熱鎮痛藥主要是通過阻斷神經反射發揮止痛效應,其鎮痛作用是外周性的,牙痛、神經痛和肌肉痛等都屬于外周性的。但腹痛是炎癥刺激膽堿能神經,導致胃腸道平滑肌強烈收縮。解熱鎮痛藥沒有抗膽堿作用,所以服用止痛片也無法止住腹痛。在日常生活中,有的胃痛患者未經醫生診治而自行服用去痛片治胃痛,結果疼痛更加嚴重。 去痛片是由氨基比林、非那西汀、苯巴比妥、咖啡因組成的,這四種成分對胃均有一定的刺激性,可引起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尤其是咖啡因與氨基比林的刺激性較大。咖啡因除了直接刺激胃黏膜外,還有促進胃酸分泌的作用,可使胃及十二指腸的炎癥及潰瘍加重。所以胃痛時服用去痛片,是在胃部原有的病變上雪上加霜。胃痛時不要隨意用藥,應根據醫囑服藥,以免發生意外。一項針對14~25歲的年輕女性所作的調查顯示,該年齡階段的女性中有高達88%的人有痛經、經期不準、腹脹、腰痛等困擾,其中最常見的為痛經。 為此,婦科專家告誡止痛藥更會造成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記憶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調查中不少女孩都屬于原發性痛經,一般從初潮后開始,幾乎每月都有,使許多女孩都有一種恐懼感,更加重了痛經的發作,甚至產生惡性循環。這主要是由于心理壓力大、久坐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愛吃冷飲食品等造成的。另外經期劇烈運動、受風寒濕冷侵襲等,均易引發痛經。生活中,一些人為圖省事,常常打開瓶蓋直接喝藥。 用藥瓶直接喝藥,藥量把握不準,服少了不起作用,服多了會產生不良反應,甚至中毒。一是易打碎藥瓶,浪費藥物;二是易咬碎瓶口,誤服碎片,造成食管出血,嚴重者甚至使靜脈曲張的食管大出血。用藥瓶直接喝藥,還會把口腔中的細菌帶入瓶內,使藥液變質。正確的服藥方法是按醫生囑咐或瓶簽上的說明劑量,將藥液倒在小勺或其他容器里,用開水沖服。許多人得了普通感冒后,常常不去醫院就診,而是自己服用一些解熱鎮痛藥、抗生素或中藥來治療。 雖然有時可以使病程縮短,但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由于約70%~80%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僅有小部分可能會混合細菌感染,而且,一般都發生在得病的幾天以后。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即使不使用抗生素,感冒也能痊愈。通常以對癥治療為主。還可以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 C 。這是因為大劑量的維生素 C (500~1000毫克)能有效幫助合成抗體,激活白細胞,全面增強人體的抵抗力。由此可見,患了普通感冒,特別是癥狀不嚴重時,不要隨便服用抗生素。即使需要服用,也要遵照醫生的專業指導進行服用。- E N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