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濕還是濕熱?】看舌頭就知道!國醫大師一苦一甜兩杯茶,解決各類濕氣
原創
小編豆沙
北京衛視養生堂
2023-08-10 17:26
濕氣 夏季寒濕更可怕!什么樣的表現屬于寒濕呢?國醫大師王老告訴我們,寒濕分輕重,還分內濕外濕,可以通過舌象以及癥狀很容易分辨,王老還帶來了最愛的一苦一甜代茶飲,助您輕松度夏~ 病例故事 十幾年前,國醫大師王慶國王老看過一個將近90歲的病人,該患者確診風濕性關節炎,關節已經變形。一開始患者還覺得她只是小病,忍一忍就過去了,結果病情一天天加重,骨頭都開始感到冷! 甚至患者夏天的時候還要穿羽絨服,關節上也需要包著皮毛護具保暖。患者這才開始用了一些止痛的藥,當時止痛的生物制劑要一萬多一針,也依舊止不住她的疼痛。她找到王老時,王老用了桂枝附子湯,大概一周后明顯止住了疼痛,半年后癥狀有所好轉。 王老指出,此為典型的外濕癥狀。寒濕不僅分輕重,還分內濕外濕,我們通過舌象以及癥狀很容易分辨。 王老特意帶來了兩杯特殊的代茶飲:一杯甜茶、一杯苦茶。這兩杯茶應對夏季的濕邪正當時,一杯可以應對濕熱,一杯可以應對寒濕。 更關鍵的是,王老自己曾被濕邪傷害,就是通過喝這兩杯代茶飲恢復健康的。我們體內有濕嗎?又該如何分辨自己是寒濕還是濕熱呢? 發生寒濕時,舌質往往是淡的、白的,如果是黃色的,說明已經濕邪化熱。輕重則看舌苔厚膩程度:能隱隱透見舌質,說明癥狀較輕;舌苔厚膩,說明癥狀嚴重。 ①內濕 有一位本身患有慢性腎病的病人,水腫嚴重,有胸水、腹水,皮膚開裂往外滲水。怕冷,原本消瘦但由于水腫看起來非常胖,沒有精神。王老診斷其為脾陽虛,水濕內停,用茯桂術甘湯治療。 專家表示,此為內濕,一般是因為飲食傷及脾胃后,導致濕從內生。 ②外濕 而外濕病因則包括久居濕地、冒雨涉水,長時間穿著濕衣服不及時更換等。 舌苔更厚的癥狀更嚴重,濕熱時往往舌質偏紅,舌苔偏黃,黃色越淡說明熱輕,黃色越重說明情況更厚重。 ①外濕 濕熱也分外濕和內濕,濕熱在外,典型癥狀為起疹子。 ②內濕 濕熱在內,表現為口干欲飲,五心煩熱。喝了很多水但依舊無法緩解口渴,小便黃、大便不暢,陰下濕。 外濕可以用這一碗微苦的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來應對。 對于多數濕熱在內的患者,最常見的表現為身上發黃,例如黃疸。濕熱在內的患者可用茵陳蒿湯來應對。 對于大多數寒濕在外的患者,可以用桂枝附子湯。 人體腎陽是先天之陽之本,脾陽是后天陽氣之本,對于多數寒濕在內的患者來說,內在的寒氣,主要是這兩個臟器容易出現問題。 脾陽虛水濕內停時用苓桂術甘湯,腎陽虛陽氣水泛時要用真武湯,一般的內濕患者用苓桂術甘湯就已足夠。 那么,國醫大師王老最愛的甜茶是什么呢?相比上面的寒濕方子,此方更為溫和,適宜大多數人在家飲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