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聲明:圖文來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什么是教養? 它是一個人“言行中的分寸,交往中的包容,舉止間的溫柔,心底里的善良”。是“無意間的舉動,不經意的流露”。是“藏不住也裝不出的靈魂的深度和生命的高貴”。 真正的教養,于細節處見真章。 30個讓人如沐春風的生活細節,滿滿都是教養的體現。 01 給別人遞剪刀、鉛筆等物件時,把尖的一頭握在手中對著自己。 02 先進電梯,會按住開門鍵,直到所有人都上來。 03 進食堂、超市、商場時,開門或撥開門簾后看一眼身后有沒有人,如果有人用手扶一下免得打到后面的人。 04 借東西前要征得同意,不要私自翻找,哪怕關系再熟。 05 去別人家里,不要隨便坐在人家的床上。 06 送客時,盡量等看不見客人了再關門。 07 和小孩說話會蹲下來和他視線齊平。 08 在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上,不要整個倚靠在扶手上,不過分以身體或物件,擠壓鄰座的空間。 09 看別人手機里的照片,不擅自左右滑動。發和別人的合照到公共平臺,需事先征求對方同意。 10 和別人說話的時候摘掉耳機。 11 不隨意貶低別人喜歡的書籍、電影、音樂、偶像等,哪怕自己無感。 12 一些雨天注意事項:開車慢一些,尤其發現路面有積水時,更應該減速,以免積水濺濕路人;垃圾不要亂扔在馬路上,很有可能造成排水不暢;濕漉漉的雨傘不要隨意放在公交車座位上或供人休息的椅子上。 13 進門之前先敲門,即使是進自己孩子的房間也是如此。 14 別人要輸密碼,不管什么密碼,都請自覺把頭轉過去回避。 15 請別人幫忙帶飯帶飲料,要問清楚價格,及時把錢還給對方。 16 向別人解釋或說明后,把“你聽明白了嗎”換成“我說清楚了嗎”會更讓對方舒服。 17 公共場合看視頻,盡量不要外放聲音。 18 在演唱會、音樂會、體育比賽等公共場合制造的垃圾,離開時請打包帶走。 19 長時間忘記回復消息,再回復時最好說明一下原因。 20 重視別人的心意,哪怕那心意“微不足道”。 21 不要直視他人的尷尬或痛苦。 22 比起記得你的好,更叫人感動的是,我懂得你的難。 23 面對情分,有來有往。 24 我會關照你,也會不動聲色保護你的自尊。 25 不粗暴評斷,會換位思考。 26 不要仗著被愛,就隨便對親近的人發火。 ▽ 也許你已經發現,在以上這些關于教養的細節中,大部分都有一個“別人”。這個別人,不僅是一個人,更代表著“我”之外的世界,而我們都應該明白一點:世界不是只圍著“我”而轉的。因此,也許所謂教養,最基礎的一點就是:心中有別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