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 董登姣,同濟醫院財務處會計科科長。工商管理碩士,正高級會計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經濟管理領軍人才,武漢市高級會計人才。長期從事醫院會計核算管理、醫療結算管理、成本管理及財務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實踐工作。 ![]() 醫療改革的深化和“大智移云物區”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公立醫院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丁笆奈濉睌底纸洕l展規劃》提出要加快數字化轉型,強化全流程數據貫通,提升企業整體運行效率。國家衛健委在 2022 ~ 2023 年“公立醫療機構經濟管理年活動”明確提出,著力推動以業財融合為重點的運營管理建設,助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效益。財務管理是現代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醫院各類核心數據,需要不斷突破傳統核算監督的職能邊界,將高效管控的思路植入業務前端,深化業財融合,助力醫院經營決策與數字化轉型。 針對公立醫院經濟活動中普遍存在的流程低效、系統割裂、數據質量低、管控不到位等問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同濟醫院) 以業、財、管、稅、檔全場景數字化為主線,以電子會計檔案建設為抓手,進行“業財管稅檔”一體化建設,實現從業務場景的流轉到底層數據的追溯和深層數據源頭的挖掘,重塑數據應用能力推進醫院全面數字化轉型,實現精細化管理、完善運營管理體系。 ![]() 01 同濟醫院“業財管稅檔”一體化建設目標及建設思路 ![]() (一) 建設目標 針對醫院經濟管理活動中的痛點、難點,同濟醫院“業財管稅檔”一體化建設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建立體系、繪制信息化藍圖,重新梳理改造業務事項,在業財融合基礎上引入稅務、檔案系統,預置管控規則實現經濟事項全生命周期線上流轉、數據信息互聯共享的整體解決方案。通過“業財管稅檔”一體化體系建設和信息管理平臺落地,實現全院管理工作“通、同、統、效”( “通”即制度通、流程通、管控通、評價通,“同”即深度業財協同,“統”即管理統一發力,“效”即提升管理質效),推動財務在經濟管理中的職能轉型,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 (二) 建設思路 1. 樹立“大財務”“大用戶”財務理念。為實現“業財管稅檔”一體化的建設目標,首先需要轉換財務管理的理念。將以事后核算為核心的傳統財務思維轉變為覆蓋醫院所有經濟業務事項,滲透到業務環節并重新解構業務,為管理真正賦能的“大財務”。從專注記賬、出報表的“賬房”財務,轉變為服務所有與醫院有數據交互的包括患者、職工、供應商、銀行、財政稅務部門等在內的“大用戶”服務型財務,與相關方搭建財務生態鏈,形成合作共贏的關系。 2. 從業務出發進行整體建設架構規劃。公立醫院承擔醫療、科研、教學等多項任務,規范化要求高,業務錯綜復雜。逐個板塊按照業務發生順序, 即預算執行、合同審批、支出標準確立、票據生成流轉路徑、資金支付、賬務處理、數據共享的規則,全面考慮關聯系統,如醫院信息管理(HIS)系統、醫院資源規劃(HRP)系統、合同管理系統、核心財務系統、檔案系統等,深入業務進行業務流程和數據梳理,以內部控制的思路,順著數據從產生、歸集、應用的路徑,保留并優化關鍵管控流程,以將線下獲取紙質檔案轉成從業務源頭獲取電子數據管理和歸檔的目的改造和重塑業務系統及流程,確保業務的高效運行,建設路徑如圖 1 所示。 圖1“業財管稅檔”一體化體系建設路徑圖 (三) 建設要點 一是通過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單化、表單標準化、標準信息化、信息數據化、數據智能化,全盤統籌考慮所有業務及流程,重構標準化流程、數據。二是打通各個業務系統,包括與外部供應商、銀行、稅務等系統及內部運營系統。三是在“通”的基礎上,在功能層和數據層實現高效共享,在合適的業務時間、環節點內置管控規則,高效實現全流程管控,最終實現“業財管稅檔”一體化工作。 ![]() 02 同濟醫院“業財管稅檔”一體化建設實踐 ![]() (一) 費用報銷 1. 事先規劃建立全院級別的發票池。發票池是發票全票面信息的數據庫,進行全域電子會計檔案需要建立全院級別的發票池,采集醫院接收和開具的所有發票,實現全票種、全內容、結構化數據存儲與調用。發票池通過使用光學字符識別(OCR)等技術對發票進行查重、驗真和用戶定義的校驗,并根據發票狀態、使用情況和自定義字段生成發票臺賬。同時, 提供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與各管理系統直連打通,供其他系統調用分 析發票信息,提升發票數據利用率與信息化管理能力。 2. 針對費用報銷業務管理痛點打通系統。啟用辦公平臺進行報銷業務辦理,辦公平臺與經費卡系統對接獲取預算信息、與商旅平臺對接獲取出差信息、與平臺內審批模塊相連進行線上審批。辦理費用報銷業務時,報銷人在辦公平臺報賬模塊上傳電子發票,經OCR識別后進入發票池,辦公平臺采用API技術輔助填寫報銷單。以差旅報銷為例,報銷人出差前填寫出差申請單,報銷時系統自動關聯出差申請表相關出差信息,無需重復填寫。之后,平臺內置的智能審核規則會自動對預算選擇情況、開支標準、是否執行合同要求等預制的規則進行智能審核,一次性明確報銷要求,避免辦理復雜業務多次往返。單據審核完成后,系統根據單據報銷類型自動進行審批流轉,各級審批人直接在手機或電腦端進行線上審批。審核通過的單據進入支付環節,銀行將支付狀態和電子回單直接回傳報銷模塊,自動關聯該筆報銷業務,對報銷人進行系統推送和短信提醒,實時同步款項支付信息。核心財務系統根據報銷類型、支付方式,由內置的規則引擎自動生成會計憑證,實現自動核算。最后,電子會計檔案系統根據數據的流轉順序,抓取各系統存儲的數據經過轉化形成版式文件,以報銷單號為索引集成歸檔,形成電子會計檔案。 3. 移動報銷連接核心財務系統與電子會計檔案系統。將事項申請、審批、財務審核、付款、入賬、歸檔全線上自動流轉,并將經費授權管理、預算管理、電子合同管理、稅控管理和財務審核要點系統內置,實現全流程線上自動管控,大幅提升業務審批與財務審核效率質量,提升費用監管水平。 (二) 物資進銷存業務 1. 數據方面。重新梳理財務賬務處理和業務分析需要的數據,進行基礎數據的標準化。建立連接業務與核心財務系統的綜合對賬平臺,所有財務入賬的數據經對賬平臺檢驗后方可入賬。統一各單據樣式,從系統內各個模塊獲單集中到統一的接口獲取,同一業務類型使用相同的接口,實現表單的標準化。 2. 系統重構方面。建立基于辦公平臺的供應商平臺,進行供應商的統一管理,讓供應商平臺與HIS系統全面互聯,供應商可以在平臺內獲取必須的信息。供應商平臺可調用辦公平臺的發票池功能,上傳電子發票,并使用辦公平臺進行全流程線上審批。 3. 流程方面。將供應商從用紙質入庫匯總單對賬,優化成在平臺內獲取電子數據與內部數據進行核對,大大提升了對賬的效率和準確性。將供應商從線下傳遞紙質發票,優化為根據入庫匯總單金額自行開具電子發票,并對應上傳至供應商平臺,進行發票驗真、查重、抬頭和金額核對,核對通過后方可進入下一步審批流程。供應商、庫管、會計都不需重復進行人工核對發票真偽與金額,實現了對發票的線上管控。將線下紙質單據流轉審批優化為根據業務類型自動區分審批接口,進行線上流轉審批,至此實現全流程線上化和標準化。最后,以入庫匯總單據號為索引,從各業務系統拉取檔案生成所需數據和文件,形成覆蓋經濟業務事項全流程的電子會計檔案。 (三) 零星物資采購 基于供應商平臺搭建零星物資采購平臺,實現“淘寶式購物,無感式結算”。采購平臺設置對供應商從準入、商品上架、配送到評價、獎懲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建立同類型商品比價、競價機制,將同類物品按價格或好評率排序展示,內置預算規則,對商品類別、預算類型對照等事項進行維護。通過API接口使用醫院發票池功能,實現發票驗真、查重。與合同管理系統對接,金額達到設定值時自動形成合同模板流轉簽批,將通過院領導審批的訂單推送至財務部門集中支付。最后,預算、采購、物資、付款等信息與核心財務系統相連,以采購單據號索引,從采購平臺拉取檔案生成所需數據和文件,最終形成完整的電子會計檔案。 (四) 固定資產業務 固定資產業務是醫院重要的資產管理組成,流程鏈條長、內控要求高、風險點多。同濟醫院主要針對管理最復雜、風險點最集中的資產配置環節進行了探索。 1. 建立標準化流程。一是確認標準化的業務流程,即“預算申報立項 —— 招標采購 —— 線上合同簽訂——移動驗收入庫——線上報銷付款 —— 歸檔”。二是明確標準化的附件要求,在梳理現行附件的基礎上對附件材料進行優化和線上化,使其在保證業務運行效率的同時滿足合規性要求。 2. 聯通現有業財信息系統。在標準化流程的基礎上,對存在斷點的信息系統進行打通,聯通每個業務系統的上下游,用業務主數據串聯各信息系統,以采購計劃號為主數據串聯從立項啟動、預算凍結、招標議價、合同簽訂、采購入庫、預算核銷,以入庫單號為主數據串聯采購計劃、固定資產編碼、付款單號,實現流程和數據的互聯共通。 3. 將管控規則內置業務流程,實現風險導向的智能管控。利用供應商平臺進行供應商的統一管理和信息共享。將立項、招標、采購、入庫、入賬環節系統與預算管控要求緊密相連,對預算項目使用、預算執行進度跟蹤、預算績效分析實行剛性管控。建立統一的招采平臺進行陽光招采、陽光議價,使用合同管理系統對合同簽訂進行規范化約束,實時把控合同執行的進度。連接辦公平臺的發票池功能對發票真偽、重復性進行自動化管理。驗收環節線上簽批,自動推送設備信息至入庫模塊辦理入庫,整個驗收過程全程留痕 ;驗收完成后及時粘貼射頻識別技術(RFID)標簽,便于實時對應實物資產入賬情況,確保實物與價值的統一。最后,以采購計劃號和入庫單據號為索引,形成覆蓋經濟業務事項全流程的電子會計檔案。 (五) 醫療收入業務 1. 醫療收入管理。首先建立醫療服務項目標準體系對照,即按價格項目規范的項目編碼和名稱,與《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中的收入核算科目、醫療收費票據項目、病案首頁中的住院費用分類要素進行對照。按照業務流轉來聯通現有的HRP綜合查詢系統與HIS系統,獲取收入報表及其明細數據,并通過接口與核心財務系統進行聯通,核心財務系統直接獲取收入明細數據生成憑證,實現醫療收入的自動化核算和電子化歸檔搭建。建立基于HIS系統的醫院層面的醫保監管系統,內置醫保智能審核規則、費用智能監測指標,在醫囑開立、計費、轉科、費用審核、出院結算等關鍵節點前置審核,提示和攔截不合理收費,從源頭控制并規范診療行為。 2. 非醫療收入管理。首先全面清理非醫療收入事項,建立分類管理標準,修訂收入管理制度,確定歸口部門權責。在收入管理平臺完成收費事項、標準、收款方式、票據類型、開票項目、稅率等項目標準對照。打通收入管理平臺、合同管理系統、辦公平臺、電子票據管理平臺等,實現非醫療收入項目的收費明細在收入管理平臺發布、自動生成經濟業務合同并監控執行進度、業務人員通過登錄收入管理平臺線上認領、歸口管理部門及會計線上審核、電子票據管理平臺自助開票推送、核心財務系統自動拉單入賬、電子會計檔案系統歸檔全流程線上化。通過收入管理平臺系統規則設置,將收費項目清單及收費標準管控規則內置進行收入源頭控制,利用合同管理系統內置的標準化合同模板降低經濟合同風險,經過線上責任人審批滿足醫院分級審批要求,通過設定的事項與票據明細及稅率的對應關系滿足稅務監管要求。 ![]() 03 同濟醫院“業財管稅檔”一體化建設成效 ![]() 同濟醫院電子會計檔案系統已經初步搭建完成,具備檔案歸集、借閱功能,并于 2022 年、2023 年入圍財政部“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化”試點單位。 (一) 完成數據、流程、處理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管理質量 借助電子會計檔案建設,倒推業務前端進行流程再造,逐步推進系統間數據交互的標準化、流程化、電子化建設,完成經濟事項線上全鏈條互聯、互通、共享。區別于傳統業財僅在單位內部的互聯互通,在“大用戶”理念下內部系統完全打“通”,內部與外部用戶之間建立系統交互的橋梁。與供應商之間,通過供應商系統完成訂單下達、送貨驗收、發票上傳、付款信息共享、對賬等,實現全線上的信息交互。與銀行之間,通過銀醫直連完成付款、電子銀行回單自動歸集到相關業務附件,在回單池的邏輯下,未自動歸集及認領的回單自動完成傳統對賬下的單邊賬明細 ;在電子發票與增值稅賬務處理的雙重邏輯判斷下,自動完成增值稅申報,自動獲取需要到稅務系統認證的增值稅票據。 (二) 建立覆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多維度智能管控體系 全流程管控貫穿始終。將內控規則內置到信息系統、財務管理前置到業務端口,讓管控融入經濟事項全流程。通過實施智能多維管控,實現事前審批與事中控制,達到管理與效率的平衡。區別于傳統財務的事后審核,“業財管稅檔”一體化將財務管控植入到最合適的管控時點與管控流程中進行事前、事中的系統自動智能管控,實現了智能審核與預警、管控。取得發票時實時校驗真偽及重復性 ;商旅平臺根據人員職稱及經費信息在訂票時管控差旅標準 ;“淘寶式”零星物資采購平臺在新的完全競爭的模式下有效管控成本,同時在選擇貨物或服務時同步校驗經費及預算情況 ;合同系統與前端業務關聯,實時預警合同執行進度等。 (三) 搭建財務服務平臺,提升管理效能 “業財管稅檔”一體化下,業財融合、數據共享為更高效的財務、業務服務奠定了基礎,智能管控和稅控為管理和服務的及時性提供了保障。通過微信公眾號、辦公平臺等,實現統一的財務服務入口和經濟業務的全線上流轉,包括線上繳費、報銷、預算調整、資產全生命周期流轉、供應商線上對賬、發票線上上傳并匹配業務等。傳統的財務窗口大幅度壓縮,線上 7×24 小時服務、零排隊、智能審核隨時交互極大地提高了服務的溫度與廣度。不僅僅是財務部門,所有“大用戶”的效率都得以極大提高。 (四) 深化業財融合,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轉型 一方面,區別于傳統財務的線性流程,“業財管稅檔”一體化更強調業務、財務、稅務的實時融合、共享,避免了業務流轉中對數據、功能的重復錄入、重復履行,提高了運營效率 ;另一方面,業財融合下“業財管稅檔”一體化建立了全域的數據關聯性,也為決策提供了更好的數據支撐,助力醫院高質量發展與數字化轉型。 源自:董登姣, 文丹妮, 張光武, 史金秀. 同濟醫院“業財管稅檔”一體化建設實踐[J]. 財務與會計, 2023, (13) : 1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