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48.感染性疾病科醫院感染管理(一)科室設立 1、按上級要求設有感染性疾病科。 2、感染性疾病科由感染性內科門診、感染性內科病房、傳染科門診和傳染科病房組成。 3、感染性疾病科和傳染病:預檢分診點應標識明確、相對獨立、通風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離條件和必要的防護用品。 (二)流程布局 1、患者通道和醫務人員通道分開;發熱門診患者通道應與其他門診患者通道分開。 2、明確三區分布與功能。清潔區包括醫務人員專用通道、值班室、更衣間、休息室與庫房等;半污染區為治療室、藥房(或藥柜)、醫務人員穿脫個人防護裝備區等;污染區為掛號收費室、候診區、診室、隔離觀察室、檢驗室、放射檢查室、患者專用衛生間等。 3、各門診的部分功能可以合并使用,掛號收費、配藥、化驗等醫務人員可以共用,而患者不能交叉,必須有不同的窗口為患者提供服務;公用區域內的醫務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與手衛生。 4、因受場地條件所限,未實現掛號、診療、收費、配藥、化驗與隔離觀察等“一條龍”服務模式(可配備專人為患者送檢采樣標本、配藥、交費等提供服務)。 5、發熱門診、腸道門診發現臨床疑似病例的患者,直接收入住院病區單間隔離觀察。發熱患者及腸道患者隔離觀察室外設有緩沖間,為進出人員提供穿脫個人防護裝備的場地與手衛生設施。 6、發熱門診內成人患者與兒童患者:診療室要求分開。 7、各門診應獨立設立患者專用衛生間,污水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系統。 (三)物資與設施配備 1、感染性疾病科應為醫務人員、患者和陪護等提供方便、有效的手衛生設施與相關用品,如流動水、非手接觸式水龍頭、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劑、干手紙等。 2、感染性疾病科必需配備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如外科口罩、:N95口罩、防護服、隔離服、手套等。 3、各門診人員出入口、窗戶等處應設立防蠅等設施。 4、感染性疾病科必須配備消毒藥品和器械,如含氯消毒劑、漂白粉、噴霧器等。 (四)注意事項 1、感染性疾病科內的化驗室應嚴格按照實驗室生物安全進行管理。 2、不要以消毒為目的在門診出入口放置踏腳墊,也不要在門把手上纏繞織物。 3、重視日常清潔工作。保持診室、病房的地面整潔、干凈,人流量較多時加強清潔次數。重視廁所的清潔衛生。 4、感染性疾病科患者產生的生活垃圾應按醫療廢物處置。 49.急診科醫院感染管理(一)建筑布局 1、設單獨出入口、醫療區和支持區。醫療區應包括預檢分診、就診室、隔離就診室、治療室、處置室、搶救室和觀察室。 2、室內整潔、通風良好,候診區寬敞,就診流程便捷。 3、兒科診室與成人診室分開。 4、急診搶救室,放置多部平車(搶救患者或轉運患者)。 5、診療區域配置有效、便捷的手衛生設施:洗手池、非手接觸式水龍頭、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劑、干手用品。 (二)工作人員 1、應衣帽整齊,不戴飾物。 2、應嚴格遵守標準預防,有職業暴露可能時應穿戴個人防護裝備。 3、患有感染性疾病(如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等)者應暫停工作。 (三)就診流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