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0日下午,我頂著烈日和35度高溫,來到了山西芮城廣仁王廟,遠觀了全國僅剩三座半唐代木結構建筑中的第三座。 山西三座唐構,兩座在忻州、一座在運城,之間相隔太遠、交通不便,因此只能自駕。但這條線路的好處是,能把山西七處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串聯起來。 廣仁王廟,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古魏鎮中龍泉村北端高阜之上,與東南向里許的元代道觀永樂宮遙對相望。廣仁王廟始建于唐大和五年(831年),是我國唐代道教建筑的孤例。因廟內供奉水神,封號“廣仁王”,故名。又因廟前原有五龍泉,泉水從廟基前沿涌出,故又稱“五龍廟”。1965年,被公布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25日,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仁王廟坐北向南,四周圍墻,四合院形制布局,現僅存戲臺和正殿。遠望廣仁王廟戲臺的背面,該戲臺為清代建筑,面寬三間,進深三椽。 廣仁王廟安防工程施工,暫停開放已兩個多月,只能站在外側矮墻上向廟內張望,拍到了有點側面的正殿。正殿又稱“廣仁王殿”或“龍王殿”,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歇山式九脊頂,整體造型端麗、結構簡潔、古樸雄渾,顯示了唐代的建筑風格。 又來了個喜歡古建筑的小兄弟,全程公共交通到此著實不易。發現戲臺右側圍墻比較矮,我們就從斜坡墻頂爬了上去,就望見了稍微有點斜的正殿。總體感覺廣仁王殿經過歷代大修,周圍環境又搞得像現代化休閑廣場,因此缺少佛光寺、南禪寺那樣的古意。 圍墻上裝滿監控,發現有人探頭探腦,值守老伯就走了出來。我們好說歹說、哀求苦惱,才被允許跨進矮圍墻,在戲臺前拍到了正面的“廣仁王殿”。想得寸進尺再走近點,被他堅決制止。轉念一想,既然看到了、拍到了,行程就算完成了,稍微留點遺憾也是旅行樂趣。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