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軍的前身是西北野戰軍第8縱隊,說起這支部隊大家都比較陌生,因為這支部隊在我軍歷史上存在的時間相對于其他部隊來說相當短,下面就了解一下文中所講的第8軍。這支部隊成立于1949年2月,于當年5月撤銷番號,第8軍屬于我軍歷史上存在最短部隊之一。這支部隊是由晉綏軍區所屬的綏蒙軍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的,1945年9月綏蒙軍區組成。任命姚喆為司令員,張達志任政治委員,轄騎兵旅及3個軍分區(支隊),隸屬晉綏軍區沒有多長時間,雁門軍區又將第11軍分區劃歸綏蒙軍區,1946年11月又將雁門軍區第5軍分區劃歸綏蒙軍區,1947年9月,第5軍分區撤銷,第11軍分區劃歸晉綏軍區。綏蒙軍區僅轄騎兵旅。1948年7月,以綏蒙軍區騎兵旅和地方部隊組成第8縱隊,隸屬陜甘寧晉綏聯防軍區建制,姚任司令員,王長江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裴周玉任政治部主任,共1萬余人。該縱隊組建后,一直留在晉綏區配合華北野戰軍作戰。9月下旬至12月初,第8縱隊在華北軍區指揮一下,參加察綏戰役,先后攻占集寧、陶林、武川、烏蘭花、固陽等城鎮,殲滅國民黨軍集寧警備司令部和保安第1團和第2團等各一部。12月份的時候進駐集寧,25日主力西移至馬蓋圖,十八臺、八蘇木一線,尋機殲敵。1949年1月下旬至2月初,部隊繼續西移,先后進行了陶卜齊、旗下營、舍必崖戰斗,殲滅國民黨軍2個營。 ![]() 1949年2月下旬,根據中央軍委關于統一全軍編制和部隊番號的命令,第8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軍,仍然留在華北地區作戰,姚任軍長、王長江任副軍長兼參謀長、裴周玉任政治部主任,陳仕南任后勤部部長。所屬第11旅改稱第22師,樊哲祥任師長,黃立清任政治委員,第14旅改稱第23師,羅斌任師長,姜文華任政治委員,本部所轄騎兵旅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第1師,康健民任師長,李佐玉任政治委員,然后脫離第8軍建制隸屬第一野戰軍。到了4月的時候第8軍參加圍困大同作戰,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后,成為了駐防部隊,也就是沒有繼續朝著沒有解放的地方進攻,而是北返綏遠省,駐防集寧、卓資山、陶卜齊、旗下營等地。到了5月29日,第8軍奉命與綏蒙軍區合并為綏遠軍區,劃歸華北軍區建制,第8軍番號即行撤銷。雖然第8軍從授予番號到撤銷只存在了3個月,但其前身以及授予番號后也一直活躍在祖國解放的戰場上 其部隊也為祖國下立下了戰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