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朱丹丹 肖相如頻道 導讀:朱丹丹是肖相如老師的六期弟子。麻黃湯、葛根湯、小柴胡湯,你怎么用?歡迎探討~ 麻黃湯、葛根湯、小柴胡湯的運用感悟六期弟子——朱丹丹尊敬的師父、各位師兄師姐: 大家晚上好! 今天由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臨床中的用方體會。 ![]() 【案例】 患者程某,32歲,身高181cm,體重80kg。 發熱,自服2粒退熱藥,3小時后又發熱,又服2粒,2-3小時再次發熱,患者表現:怕冷,無汗,全身酸痛,鼻子有熱氣,咳嗽,頸項僵硬,干嘔,無食欲,頭痛,體溫38.6攝氏度。 處方: 生麻黃15g,桂枝12g,杏仁12g,炙甘草6g。 囑咐患者分成3份,先喝一份,如2小時不出汗,喝第二份,患者一夜喝完一副藥,述有出汗,但出汗不多,全身酸痛消失,仍有頭痛,乏力,咳嗽,無食欲,不欲飲食,早晨口苦,測量體溫37.5攝氏度。 處方: 生麻黃15g,桂枝10g,大棗15g,生石膏60g,杏仁10g,柴胡25g,姜半夏10g,黃芩15g,連翹30g,葛根40g,生白芍15g,生甘草10g。 患者早上匆忙,僅煎煮半小時,服小半碗即前去上班,囑咐患者白天上班小柴胡顆粒按說明服用。 患者上午燒退,下午4點左右再次感覺不適,自覺有低溫,晚上回家后服中藥一碗。服中藥后1小時左右熱退身涼。第二日晨起體溫已經正常。 ![]() 【討論】 《傷寒論》原文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患者的癥狀表現:發熱,惡寒怕冷,全身酸痛,頭痛,咳嗽,頸項僵硬,符合傷寒論35條麻黃湯證,給予麻黃湯治療。 患者服完中藥,汗出不徹,全身酸痛緩解,頭痛緩解,但是仍然頭痛,發熱也變成低熱37.5攝氏度,個人考慮,一付藥下去,仍有低熱,病重藥輕,臨床中我們膽小,不敢輕易大量。 如果按照麻黃湯原方劑量,是否應該為:麻黃45g 桂枝30g 炙甘草15g 杏仁29g? 這付藥分成3次服用,出汗是否就暢了,低熱就無了?這需要我下一次去驗證。 患者第二天出現口苦,默默不欲飲食,仍有頭痛,咽喉有疼痛感,咳嗽,鼻子有熱氣,乏力,仍怕冷怕風,無汗,頸項僵硬。 《傷寒論》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傷寒論》第33條:“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患者鼻子熱氣,咽喉痛,考慮內熱生成,加生石膏+連翹。 故用葛根湯+小柴胡湯+生石膏+連翹給予治療。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不足之處請大家指正,謝謝大家。 2023年4月8日 肖師師門6期弟子 朱丹丹 ![]() 注:文章轉載自誦明書院,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囑! |
|
來自: yaoyaoaicaicai > 《《傷寒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