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晚年的時候,他的兒子蔣經國曾經跟他說過:漢卿被關了這么多年了,早就已經沒有什么威脅了,要不我就把他放出來吧。可是蔣介石卻告訴兒子:不能放虎歸山哪!張學良被囚禁了這么多年,早就是被拔光了牙的老虎,為什么蔣介石會對他如此的忌憚呢?答案是:人心。 東北老張家,曾經是民國時代叱咤風云盛極一時的霸主,全盛時期甚至能夠跟國民黨政府,隔著長江兩分天下。北洋時期各路軍閥,要么就是從袁世凱的北洋六鎮出來的,要么就是留學歸來的大學生。一句話,這些人在發家之前,都是有背景的人物,一個生來就能夠得到第三名的人,通過努力得到第一名,也算不得多了不起。但各路軍閥里,只有張作霖的經歷是最勵志的,他從一個政府體制外的土匪,一路拼殺成為一方霸主,妥妥的草根逆襲啊!張作霖能夠成就這樣的霸業,跟他知人善用、籠絡人心的智慧密不可分。張作霖不會搞軍隊,有楊宇霆幫他;張作霖不會搞金融,有王永江幫他。 哪怕張作霖死了之后,張氏集團風云變幻,可是手底下這些人,有喪師失地的、有投降日本人的、有跟隨蔣介石的、也有投靠共產黨的,就是沒有對不起故主的。哪怕張家集團倒臺幾十年之后,這些人也還心懷故主。比如說解放戰爭的時候,張家集團已經倒臺將近十年,可是國民黨為了籠絡東北人心,依舊分別派出了張作霖的兒子張學思、張學銘前去搞統戰工作。東北軍被分化瓦解之后,很多人做了國民黨的高官要員,依舊時不時地要求蔣介石放了張學良。你說這蔣介石如何能夠對張學良放下心來?作為老張的兒子,小張深得他老爸籠絡人心的真傳。 在他被蔣介石囚禁之后,身邊的人數十年如一日地盼望,只為見他一面。今天我們就從張學良身邊的四大保鏢,來看一下張氏集團的人是如何的忠誠。為主犧牲姜化南姜化南是最早跟隨張學良的保鏢,此人出生于東北吉林省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從小就失去了父親,是他的母親一個人把他拉扯長大。姜化南母親是個深明大義的女人,咬緊牙關砸鍋賣鐵也要供他上學讀書,而且這個孩子也很爭氣,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當時的保定軍官學校第七期。保定軍校我是當年的北洋軍閥人才搖籃,他的性質跟后來的黃埔軍校如出一轍,這就好比考上了今天的清華北大一樣,從此以后是衣食無憂了。 很快,姜化南的才能就被郭松齡發現了,這個郭松齡可是張學良的授業恩師,深得張學良父子的信任,經過郭松齡的推薦,他很快就成為了張學良的貼身保鏢。1925年的時候,蘇聯人要把革命的火種撒向東方,當時蘇聯共產國際負責人季諾維,也負責培養中國南方革命勢力,也就是幫忙創建了中國共產黨,促進的第一次國共合作。同時在中國北方搞事情的,是蘇聯紅軍之父克格勃創始人托洛茨基,他支持了當時輸得只剩下褲衩的倒戈將軍馮玉祥,幫他重新組建了國民軍。另外一個被他看上的人,就是這個張學良的授業恩師郭松齡。 1925年的時候,這兩個人在托洛茨基的挑動下聯手造反,想要扶張學良上位。可是由于日本人出手鎮壓和馮玉祥背叛隊友,郭老師最后兵敗身死。姜化南可是郭松齡一手推薦的,按照中國官場的傳統法則那是要被株連的,就算不被干掉,那也從此失去的領導的信任。可張學良卻絲毫不追究,依然把自己的人身安全交給了他,這就讓姜化南感激涕零了。1926年東北軍第二次入關逐鹿中原,這個時候最大的攔路虎,就是占據了北京地區的倒戈將軍馮玉祥。東北軍派出了大將穆春去擊潰國民軍。 可到了關內花花世界之后,東北軍馬上就暴露出了土匪的習性,穆春手下一個叫做王永清的土匪軍官搶劫了當地的一個喇叭廟,把寺廟里頭的佛像金身據為己有。這可就攤上大事情了,在民國時代,沒有內蒙古這個省份存在,內蒙古東部地區被囊括進了東三省的版圖,是老張家的地盤。蒙古地區信仰的是藏傳佛教,幾百年來,大清朝正是用藏傳佛教這個神器,把蒙古這個狼崽子變成了哈士奇,所以乾隆才會有一座喇叭廟,勝抵十萬兵的說法。故而這絕對不是什么小事兒,而是很嚴重的政治事件。 所以張學良親自出馬,準備去查個水落石出。穆春這邊也知道攤上大事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準備把張學良干掉,起兵造反。當時張學良并不知情,依舊傻乎乎的往人家口袋里鉆。穆春早就在火車站埋伏下狙擊手,準備給張學良來個一槍爆頭。火車到站之后,姜化南本能的覺得不對勁,他趕緊拉住準備下車的張學良,準備自己代替張學良前去探路。埋伏在那里的狙擊手,看到他第一個下車就以為他是張學良,瞄準他的腦袋扣上了扳機,姜化南當場去世。張學良悲痛萬分,親自掏錢給他買下一塊墓地風光大葬,后來更是多次對人說:沒有姜化南他早就死了。 忠心耿耿的譚海第二個跟隨張學良最久的保鏢叫做譚海。他家是東北錦州人,父親靠著給東北當地的土匪做皮鞋為生,但是他不愿意子承父業,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他的這一身本事,也被他的同鄉張作相看在眼里。張作相是張作霖的結義兄弟,于是就把這個小伙子介紹給張學良當保鏢。張作相對張學良說:“小六子,我的眼光很毒,從來沒看走眼,我給你推薦一個好小伙,只要有譚海在,你的安全不用擔心!”后來的事實證明他的眼光確實很毒。 1928年皇姑屯事變之后,張作霖被炸死,東北軍內部的各派勢力都把張學良當阿斗,誰都想來過一把諸葛亮的癮。特別是1930年東北易幟之后,原本跟國民政府是南北朝關系的老張家,突然間變成了人家的臣屬,這就讓東北軍內部很多的元老不服氣。其中反應最激烈的,就是張作霖的軍師楊宇霆,他甚至當眾打張學良的臉,拒絕出席東北易幟的會議。雙方矛盾劍拔弩張,一發不可收拾。正當張學良猶豫要不要干掉楊宇霆的時候,譚海給他出了一個主意,丟硬幣。結果丟了三次都是要殺楊宇霆,最后張學良邀請楊宇霆到老虎廳做客,譚海親自處決了楊宇霆。 1931年918事變之后,張學良一槍沒發丟掉了東北三省,頓時引起了天下人的憤怒。在張學良從東北撤入關內的過程中,有兩個愛國學生甚至在半路上埋伏,要干掉他。這兩個愛國學生,一個人攔住了張學良的車輛,另一個偷偷從側面突襲,手持匕首要殺掉張學良。正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譚海火速出手拿下了這兩個刺客。最后他跟張學良請求放過這兩個愛國學生,張學良內心有愧疚,也只好順水推舟的答應了。愛國學生好對付,畢竟不是專業殺手,可是張學良卻讓一個職業殺手給盯上了,他就是當時的“遠東殺人王”上海斧頭幫幫主王亞樵。 當時張學良失勢后來到了上海,王亞樵給了他三條選擇:要么自殺謝罪、要么傾家蕩產抗日、要么就滾出上海,如果做不到那就別想活著走出上海。張學良是一條都做不到啊,只好請求杜月笙跟王亞樵說說情,最后王亞樵只允許他在上海呆一個月多一天都不行。雖然如此,譚海還是害怕王亞樵要對張學良下手,于是就親自出手保護張學良的人身安全,并且派人對王亞樵發去通知:“少帥少一根毫毛,我要你斧頭幫吃不了兜著走!”王亞樵也知道譚海大名的,于是也只好偃旗息鼓,最后按照原來的規定執行,讓張學良在上海安全待了一個月。 1936年西安事變之后,張學良要親自護送蔣介石回南京,譚海信不過蔣介石的人品,要求跟著張學良一起去南京,保護他的人身安全。可是張學良拒絕了他的請求,讓他留下來看護家產。沒想到這一別就是永別,張學良被囚禁之后,蔣介石對東北軍將領大加拉攏,其中自然也包括這位張學良曾經的貼身保鏢。但是他面對蔣介石的糖衣炮彈,堅決拒絕,往后的余生都在為張學良守護他的百萬家財,沒有動過一分一毫。1954年譚海在天津去世,人們從他的遺物找到了一大堆的報紙碎片,上面全都是關于張學良的消息。 捉蔣英雄劉多荃張學良的另外一位保鏢是劉多荃,西安事變的時候,他跟孫銘九里應外合捉住了蔣介石。正是因為這件黑歷史,他一直被蔣介石記在小本子上。西安事變發生之后,張學良跟隨蔣介石回到南京,就被囚禁了起來。東北軍群龍無首,東北軍內部原來所存在的元老派跟少壯派,就武裝救張還是談判救張,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最后事情上升到了火并,發生了著名的二二事件。這事直接導致了強盛一時的東北軍灰飛煙滅,蔣介石對東北軍內部的各派將領拉攏分化,劉多荃也因此被逼進入了國民黨軍隊的序列。 1937年813淞滬會戰爆發之后,劉多荃想要帶領東北軍到戰場上一雪前恥,面對日軍的猛烈進攻,劉多荃手下的東北軍死傷慘重。更過分的是,蔣介石拒絕給他提供補給彈藥,而且還借這個機會,把他手下犧牲的部隊番號撤銷掉,劉多荃也因此成為了空頭司令。可是他并不甘心,多方求援,就是希望補充兵力再去跟日軍拼命。在上下打點了一番之后,蔣介石同意讓他帶領預五師。這支部隊的人全都是蔣介石的人,而且還沒有任何裝備。蔣介石之所以這么大方,也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啊,因為張學良曾經給劉多荃留下一大批的軍火,蔣介石想趁這個機會把這批軍火黑掉。 后來劉多荃為了組建隊伍,不得不把這批軍火拿出來分配給自己的軍隊,果不其然這軍火一到手,部隊馬上就不聽話了。劉多荃從此以后對蔣介石是徹底死心了,解放戰爭后期就直接宣布通電起義。此后幾十年,他也一直關注著張學良的各種消息,但是終究沒有等到重見少帥那一天。傳奇富商何世禮張學良的這一位保鏢頗具傳奇色彩,他就是香港明星李小龍的舅舅,澳門賭王何鴻燊的叔叔,國民黨上將何世禮。 他是一個混血兒,父親是來香港做生意的猶太人 ,母親是一個漁家女。當時在香港,外國人的身份比中國人更高一籌,可是他堅決認為自己是個中國人,就連香港港督親自出面勸說都不好使。為了救國圖強,他專門到英美修習了炮兵專業。當時國內各路軍閥混戰,國防軍事工業一塌糊涂,唯有東北張家大興兵工修建海軍,于是他就投到了張學良的門下。與其他的保鏢不同,他們兩個人年紀相近志趣相投,亦師亦友。918事變之后,他就竭盡全力幫助張學良把沈陽兵工廠遷到葫蘆島,張學良被蔣介石囚禁之后,他多次到蔣介石面前仗義執言,結果惹怒了蔣介石。蔣介石把他囚禁在天津的家里頭。 抗日戰爭爆發之后,國民政府看上了他的外國背景,就重新啟用了他。他依靠自己的外國關系從英美那里購買了一支炮兵,帶著這支炮兵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后,他又要求蔣介石釋放張學良,結果被蔣介石打入冷宮。一氣之下,何世禮辭官經商,繼承家業成為一代香港富豪,他也是四大保鏢里頭唯一一個等到張學良出獄的人。由此可見,老張家拉攏人心確實有一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