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湯主之。 【316】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生姜芍茯數皆三 二兩白術一附探 便短咳頻兼腹痛 驅寒鎮水與君談 咳加五味要半升 干姜細辛一兩具 小便若利恐耗津 須去茯苓腎始固 下利去芍加干姜 二兩溫中能守住 若嘔去附加生姜 足前須到半斤數 方藥: 生姜45克(切)生白芍45克茯苓45克生白術45克生附子15克 冷水泡透,水開煮45分鐘到1小時,中間不能加冷水,分三次飯后熱服。 禁生冷,牛奶,飲料,水果,飯要熱服。 臨床應用: 1陽虛水犯 2頭暈(走路容易暈) 3失志(沒有上進心) 4下肢浮腫 5全身浮腫 6頭面水腫 7晨起腰痛 8乏力 9白帶多無味 10陽痿 11早泄 12夜尿多 真武湯腎脈浮 補腎合劑(真武湯合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制附子15克到30克白芍45克茯苓45克生姜45克(切)白術30克肉桂30克菟絲子30克生龍骨45克生牡蠣45克 治療:腰痛(早晨腰痛) 腹瀉 陽痿 早泄 早晨血糖升高 腎虛型高血壓 高血糖 尿頻 自汗 如果腰痛明顯,腎陽虛加仙靈脾20到25克 腎陽虛腹瀉加補骨脂20到30 克 男子精子清冷,成活率低 足踝發冷,下元陽氣不足 頑固性口腔潰瘍加骨碎補60克 下午5點到7點發燒(腎經當令) 類風濕關節疼痛,陽虛型,腫脹,晨僵用: 制附子30克白芍45克茯苓45克 白術30克干姜15克細辛15克 五味子15克 桂枝60克到90克到120克到200克 生姜45克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