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的綜藝似乎找到了新的風口。 各大視頻平臺都推出了以“明星熟人局”為主題的綜藝。 接二連三上映了《快樂再出發》、《朋友請吃飯》、《現在就出發》等等。 大家已經看膩了戀綜,幾個明星好友的友情好像更好磕。 但不管類型怎么變,節目很大程度上依賴嘉賓自帶的流量。 但有一個特別的節目,四位嘉賓三個不認識。 卻在豆瓣上超過1萬網友打分,獲得9.3的超高分。 高贊評論稱其為年輕人版的《向往的生活》。 更有人稱其是2023 top級綜藝。 到底是什么神仙綜藝這么上頭。 小編今天就來聊一聊這部史上最真實的國綜—— 《快樂的大人》 《快樂的大人》四位常駐嘉賓:沈月、王敬軒、吳宇恒、周彥辰。 也就沈月比較眼熟,而這部綜藝也是誕生于沈月的vlog。 這四位稱自己為“野居一家”。 之前在《無限超越班》中,沈月就提到過。 她是編導專業畢業,入學時還是專業第一。 拍戲之余,沈月陸陸續續拍了5年的vlog。 直到今年,沈月和芒果臺合計將vlog做大做強。 高端的真人秀,往往只需要最樸素的方式。 慢綜藝想要有意外之喜,需要給嘉賓充分的自由發揮空間。 《快樂的大人》就深諳其道,提供極高自由度。 有多自由呢? 沒有導演,沒有策劃。 節目名要自己想,主題曲要自己寫。 節目內容、宣傳、剪輯,甚至飛行嘉賓都要自己來。 更慘的是,節目播出兩期還沒贊助。 喝個飲料還得擋住牌子。 那怎么辦,還得靠自己拉贊助。 四個快樂的大人帶著職業微笑。 一開口就是一個億。 金主爸爸表示懷疑自己的耳朵。 四位常駐各有各的特點,缺少任何一個都不行。 編導出身的沈月包攬了剪輯的活。 可以最大化發揮自己的優勢,做自己想做的事。 像其他綜藝經常被罵的惡意剪輯絕對不存在。 王敬軒作為“一家之主”,總能hold住全場。 渾身都是梗,相當于一個隱形MC。 偶像歌手出身的吳宇恒承擔了主題曲任務。 弟弟周彥辰則是專屬打雜,哪里缺人補哪里。 第一期節目,就是在沈月的家。 節目內容,不是在做飯就是在買菜。 順便抽空擬定一下節目做點啥。 但這群人在一起,怎么這么好笑。 “家長”的建議會聽,但又沒完全聽。 不得不感嘆,他們在一起真的太松弛了。 完全就是和朋友相處的日常。 等紅綠燈的時候很曬怎么辦。 自動排排站好彎下腰。 最終還是前面的弟弟承受了所有。 經過賣力哄騙,第一位飛行嘉賓從隔壁小區趕來了。 作為第一期嘉賓,錘娜麗莎帶資進組。 斥巨資投喂榴蓮和山竹。 臨走收獲驚喜禮物。 結果是讓幫忙扔垃圾。 不過人家一點不介意。 還有啥垃圾通通都包了。 真“我和我的怨種朋友”。 另一位大怨種范世錡和大家一起快樂趕海。 玩著玩著幾位的鞋子沒了。 但是人類的悲歡并不相同。 除了范世錡還心心念念血汗錢買的鞋子。 其他人不是在傻樂玩沙子,就是在看紫色的石頭。 只有范世錡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快樂的大人》主打的就是一個無劇本。 有啥說啥,肆無忌憚,絕對真誠。 別人在干活我也不能閑著。 那就躺著吧。 心安理得,絕對無負擔。 絕對不會出現一堆人擠在一起搶活干的景象。 這才是熟人局該有的樣子。 不會計較誰做的多,像家人一樣自然。 甚至還暗戳戳內涵某綜藝。 朋友之間互損起來一點不含糊。 剛剛被強塞三角戀劇本的沈月表示只想打人。 并且,他們還深諳綜藝之道。 必須要有矛盾,趕快撕起來。 有矛盾才有看點。 沒有矛盾也要制造矛盾。 隨著《向往的生活》宣布告別,慢綜藝的發展也陷入了瓶頸。 觀眾已經厭倦了一成不變的套路和不斷販賣情懷。 但其實,我們想看的是不為炒作,無關咖位的真誠。 《快樂的大人》展現的僅僅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 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小事,其實都在閃閃發光。 但是在朋友身邊本身就不需要做“有意義的事”。 “沒有腦子”的相處或許才是常態。 不需要矛盾,不需要做任務,就已經很吸引人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像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家庭的壓力、工作的不如意、自我的懷疑,快樂成了一個奢侈品。 但是在日復一日的生活里,有一群人能陪著嬉笑打鬧。 懂你所有的梗,有相同的經歷和想法。 一起做傻事,有著奇奇怪怪的默契。 依偎著就能生存,擁抱著就能取暖。 就算成為大人,也是快樂的大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