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馬伯庸《大醫》:“圣父”方三響和小伙伴們的修煉之路

     猴格 2023-08-23 發布于河南

    友情提醒:文章涉及劇透。

    一 題解

    《大醫》書名取自藥王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如此可為蒼生大醫。

    醫生治病,首先要自己凝神靜氣,無欲無求,先對那些受病痛折磨的人有同情心。遇到病人來求救,不能在意病人身份貴賤、有錢沒錢、年齡老幼、長得是否漂亮、是仇人還是親朋、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人是否聰明。總之,要對病人一視同仁。救治病人時,也不要考慮自己的得失,猶豫不決。

    “見彼苦惱,若己有之”8個字,可以算整部小說的題眼。小說里的正面人物,基本都是朝這8個字努力。

    這段文字在小說中首次出現,是上海萬國紅十字會總醫院成立后第一次“出征”:救援皖北水患災民。

    很多人(包括主角)生平第一次看到人間慘象,吃住也都很不習慣,其實還是沒有做好思想準備。

    紅會這些醫生入學時都要背誦希波克拉底誓言,而孫思邈的觀點與誓言驚人地相似。紅會的中國醫生王培元,用這一段來鼓勵大家背負起相應的責任,用意志力去克服軟弱的天性。

    醫生和大醫,一字之差,大不相同。

    破曉篇,主角還處于從醫生到大醫的修煉階段。

    日出篇,他們的醫術醫德已經修煉成功。

    《大醫》并不只是講3個少男少女修煉醫術,它還包含了更深的寓意:

    從時局來說,大醫還指那些革命志士,如蕭鐘英等,他們對于幾億中國同胞的痛苦、煩惱都感同身受,為治療中國頑疾而到處奔走,不惜奉獻自己的生命。

    整個故事的時間是從1904年7月的日俄戰爭,到1949年5月上海即將解放,跨度有近50年,涉及了近代史上的很多歷史大事件。

    破曉是指當時的中國還處于黎明前的黑暗階段,日出是說當時的中國看到希望了,太陽馬上要出來了。

    這個立意非常棒,我給五星。

    二 內容

    開頭兩章算整個故事的楔子。

    日俄在中國東北開戰,大清宣布中立,無數中國平民流離失所,傷亡慘重,官方不組織救援,慈善家沈敦和籌建上海萬國紅十字會,對東北同胞展開民間救援。

    13歲的孫希在倫敦把大清補簽的《日來弗紅十字會公約》文本,通過電報發回國,13歲的姚英子在上海負責電報中轉,13歲的方三響是受益于這封電報的日俄戰爭遺孤。

    三位少男少女從此跟紅會有了解不開的緣分,并不約而同地定下了以后的人生方向:學醫。6年后,他們從不同的醫學院畢業,進入紅會總院實習。煙館爆發痢疾,他們小試身手。

    第三章才是正文的開始。

    之后的故事,就是出現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爆發疫情,發生戰爭(如武昌起義、二次革命、抗日戰爭)等,他們去救治傷員、災民,抗擊時疫。最終成為大醫。

    主角的故事是主線,革命志士從普通群眾成長為國之大醫,是從側面寫的。

    主角參與防疫工作時,科學的防疫政策碰到一刀切的執行,醫護苦心救治碰到民眾因為不懂科學知識而不配合,封控疫區之前居民大批量“外逃”……百年前已經如此百年后依舊如此

    2023年讀到這些情節,更有感觸。看到百年前紅會總院援鄂,馬上就想起2020年的春天。

    三 主角的成長

    小說情節轉換如鏡頭切換,作者有意識地按照影視劇的要求在寫。三個主角(到時候必然會掀起番位之爭),非要排個一二三的話,三響的人設最接近大男主的要求,他既是大醫,也是革命者,還是影視劇要求的完美人設

    1、方三響

    三響是日俄戰爭遺孤,關東蓋平縣溝窩村村民,父親方大成是村長。日本間諜偽裝成中國和尚,以做法事的名義忽悠方大成,讓他帶著200名溝窩村村民,穿上日本軍裝,走進老青山,村民被當成日軍射殺。

    他和村民被上海萬國紅十字會聘請的傳教士魏伯詩德和中國醫生吳尚德所救,大家被困在山溝里一天一夜。大清加入《日來弗公約》,紅會才有官方身份,被允許進入戰區把幸存者救走。

    他再回到村里,發現村里已經被燒光,整個溝窩村只剩下被紅會救走的十幾個村民。

    他決定做紅會的約定生。此前他只讀過3年私塾,總院未建成之前,這批約定生在上海同濟德文堂培訓,上課都是用德文,他學得很吃力。他刻苦學習了6年,以中等成績畢業,進入紅十字會總醫院做實習醫生。

    他學醫帶點功利性質,因為他要負擔溝窩村幸存者的生活。學習、工作之余,為了多賺錢,他做各種兼職,被迫成為時間管理大師。他用報紙做書皮包上書,書脊用一根綿線抻著,吊在車篷頂上,等人的時候就看看書。書邊有磨損,說明他經常翻看。

    皖北水患,紅會去救災,實習醫生只有他有經驗。他還有很多野路子的救治方法,比如把干煙葉燒成灰止血,用大煙膏子緩和血管痙攣。

    成長過程中,他一直不停地發問,努力尋找答案,終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老青山慘案后,13歲的他問:為什么日本俄國打仗是在中國開戰?為什么日俄戰爭死的都是中國人?我們這些中國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命運

    19歲,他和英子、孫希去看電影,電影講俄國水兵嘩變,軍隊鎮壓水兵。他問孫希:水兵為什么嘩變,是因為活不下去了嗎?革命是什么意思?

    陳其美走私軍火,遇到上海鼠疫,陳給三響講了一些革命理論,又送了他《革命軍》《猛回頭》。

    鼠疫時,他看到洋人用對待牲畜的方式對待華人,女眷還被撕衣服,發出疑問:洋人為什么這么霸道?這次他馬上自己解答了:因為他們不怕我們。那么對策就是讓他們怕。

    聽說葡萄牙發生革命,從帝國變成共和國,他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武昌起義后,他眼見革命軍內訌,發出疑問:革命隊伍和腐朽朝廷有什么區別?各懷私利的革命,怎么能成功?革命者的犧牲有什么意義?

    蕭鐘英告訴他要抓大放小,大潮流之中,泥沙俱下不可避免,一時的反流暗涌阻不住大江東去。最重要的是革命的時代潮流不可逆,人心不可違。

    二次革命時,他問:為什么這次很多人不像辛亥革命時反清那樣堅決?同樣的隊伍,同樣的處境,梅子山守軍與福字營的精神狀態為什么不一樣?

    撫養英子長大的陶管家當年參加過義和團,多年后被傳教士認出來,傳教士說希望有一場公平的審判。三響說:只要你們還在這片土地上享有特權,就不可能有真正公平的審判(特權就意味著不公平)

    4·12后,他問:這么多年過去了,中國的處境沒有改變。跟日俄戰爭那會兒比,現在的老百姓的處境有什么不同?到底出路在哪兒?

    到延安以后,他看到了希望。

    軍隊、醫院、政府干部等都習慣了批評與自我批評,說明能接受別人的意見建議。所有人是真的勁兒往一處使,他覺得這里有防疫醫生夢寐以求的工作環境。他想留在延安。

    抗戰勝利后,顏福慶為中國的公共衛生狀況和公共衛生事業發愁,三響說醫生遇到的問題都不是醫學上的,而是體制上的。

    三響人設的不足:

    ①為仇人做圣父。三響把和尚的面貌特征畫在書上,逢人就問。19年后,他終于找到江木精夫。

    當年的慘案,方大成貪小便宜吃大虧,很不應該,但他也是受害者,而且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江木精夫是明知道這些村民會被殺,而有意欺騙。他是真正的劊子手。

    當時的國際形勢,三響肯定沒辦法通過正常的途徑(比如法律手段)報仇。法律手段不濟事,不就是民間手段要發揮作用的時候嗎?

    然鵝,方三響的復仇,只不過是:告訴江木精夫,溝窩村還有人活著,希望他受到良心的譴責;在江木精夫自殺的時候救他。

    三響是作為紅會醫生去的日本,他救人也說得過去。可是復仇指望仇人的良心,不是很可笑嗎?

    在知道仇人是誰之前,英子就問過三響,你做了醫生,如果病人是仇人,你救不救。后來蕭鐘英也問過。他當時沒有回答,在找仇人的19年里,他應該想過無數次。

    江木精夫要自殺,作者借英子之口說“三響若是把他救下來,對江木來說,只怕比死還要痛苦十倍。這是最好的復仇。”這什么神邏輯啊。

    江木精夫沒有道德底線,沒有絲毫悔意。他說類似老青山慘案這樣的事情,他做得太多了。也就是說,跟溝窩村類似的受害者還有很多很多!

    而且19年后,他依然是那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他回到日本做了黑心建筑商,偷工減料不算,趁著地震時找軍隊屠殺他雇傭的朝鮮勞工和華工,只為了掩蓋豆腐渣工程的秘密和賴賬。

    這樣沒有道德底線,壞事做盡、從來不知悔改的壞人,怎么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放過壞人是對其他人的不負責任!

    小說中提到了甘粕正彥在大地震之后殺了左翼社會活動家大杉榮。歷史上,在輿論的影響下,甘粕正彥被判刑。但很快他就獲得假釋,去法國念書。所謂的刑罰也就不了了之。日本要對中國下手時,他回來了,九·一八事變有他的手筆。此后他一直負責監控溥儀,是實際控制偽滿洲國的日本人之一。

    江木精夫不就是另一個甘粕正彥嗎?他復出后又會害死多少中國人?

    再者,這個復仇方式,問過其他受害者的意見嗎?三響是醫生時,他救人確實是醫生的職責。但三響每天24小時都是醫生嗎?江木精夫每天24小時都是病人嗎?

    讓三響學日本人搞暗殺不可以嗎?

    哦,當然不可以,大醫怎么能暗殺仇人呢?偉光正的完美男豬腳怎么能做違法犯罪之事?

    三響復仇復了個寂寞。他苦苦追尋仇人的意義在哪?

    有一個細節,二次革命時,三響發現劉福彪勾結北洋軍,鼓動劉福彪的小弟去跟陳其美告密。鼓動自己的朋友、同胞內斗,卻在日本仇人面前做圣父,呵呵。

    ②入黨和地下工作。三響1939年被紅會派去支援延安。在追查時疫真相時,還被當成間諜懷疑,居然當年就能入黨。

    就按現在的入黨流程,寫申請書—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黨員,最少得1年多(預備黨員轉正需要1年)。當年那樣的情勢下,審查會更嚴格,需要更多時間吧。

    三響接受了一個短暫的培訓,就被派回上海執行走私藥品的任務。他去倉庫被杜阿毛跟蹤,一點沒察覺。他培訓時都學了啥啊?最后這個任務能完成,還是靠開掛,而不是三響他們的智慧。

    他跟英子等人匯合之后,沒有一點猶豫,就說出了黨內機密。許云峰、江姐吐血!(瀑布汗,難道作者讓他以上帝視角知道英子是自己人?)

    ③人設的矛盾:大醫的格局和小家子氣的表現

    青幫請19歲的三響吃飯,他第一次吃腌篤鮮,菜上來后,他先伸筷子夾咸肉,杜阿毛提醒說腌篤鮮的精華在筍。他再不碰這道菜。

    肉比菜貴,別人請客,主人家還沒動筷子,三響先夾肉,挺不懂禮貌的,而且很小家子氣。被提醒一句就惱羞成怒,更小家子氣了。

    他跟英子分析孫希的性格,說他一輩子就主動了3次,第一次是看到三響給他背鍋,主動認罪;第二次是為了救英子,挾持了鄧醫官;第三次是為了翠香自殘。

    明明第一次是孫希得知三響會被判死刑,而三響又背負著溝窩村幸存者的生活,孫希不忍心害死那么多人;第二次是為了幫英子救革命軍傷員;第三次是為了不做漢奸。

    他不是一個看問題只看表面的人,他也不是用開玩笑的語氣說的,但這段話把孫希的大義歸結到個人的小情小愛上,拉低了三響的格局,也貶低了孫希的人格

    2、姚英子

    英子祖籍寧波,父親是上海煙草大亨。她擅長操作器械,汽車、醫學儀器等到她手里,她都能玩得轉。但這個特點,只是一筆帶過,后面再也不提了。

    她13歲的生日禮物,是一輛最新款凱迪拉克汽車——上海灘的第一輛。她只從雜志上看過怎么開車,就敢飆車,弄出上海第一起車禍,撞斷了電報桿。

    對當時的她來說,比撞斷電報桿更嚴重的后果是父親生氣不讓她出門。于是她去電報中繼點,不斷給英國工程師加錢,終于拿到電報副本。

    她學醫是因為車禍后醫生顏福慶救了她,這個動力不足以支撐她像三響那樣刻苦認真地學習。她19歲以前,根本沒怎么吃過苦,也不知道別人的苦。

    到了紅會總院以后,她并不知道三響需要賺錢養村里人,只覺得三響有失醫生的身份:到處打雜工,跟青幫的人混在一起。又覺得三響身上有異味:石炭酸味、汗臭味。

    看到煙館廚房臟亂差,忍不住捂嘴干嘔,還嫌棄三響吃過這個廚房里的東西,說他也是病菌,不讓靠近。

    杜阿毛求救,英子聞到奇怪的臭味,發現杜阿毛可能尿褲子,又要作嘔。紅會總院去救治皖北水患災民,英子扒火車都要去。但到了蚌埠集以后,又被現實情況嚇住,吃不下睡不著。

    去救大丫母親的路上,嫌路邊味道難聞,不停用清水打濕手帕,很快就發現清水不夠喝。

    三響說她沒準備好,張竹君說她在玩醫,都說出了事實。

    她在醫學院學習6年,不如在蚌埠集那幾天學到的多、學得深刻。她救治孕婦失敗,才真正懂得了學醫的意義。于是她下定決心,重新學起。

    英子的女性意識覺醒之前,已經聽到張竹君的很多女性主義理論。在張竹君和現實的影響下,英子的女性意識逐漸覺醒。

    張竹君號稱“嶺南女俠”,創辦了上海第一家女子專科醫校,擔任校長,親自授課。英子在這里讀了6年醫學。

    張竹君對女學生很關心,但也很嚴厲。有一個情節是張竹君訓誡完英子,又給糖吃。張竹君讓我想到了張桂梅,張竹君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或許作者是把張桂梅當原型吧。

    張竹君告訴英子:女子欲要爭取獨立之地位,必先有獨立之事業。

    在這個老大帝國里,做女人不易,做女醫士更不易,未來會有無數歧視、偏見、辱罵和鄙夷潑過來。我們若要做出令男子啞口無言的事業,幫更多女子同胞擺脫壓迫,總要在其他方面有所犧牲。這是先行者的命運。

    當今之世,女子首先要憐惜女子同類。而憐惜同類最重要的手段,便是憐惜她的健康(說得太好了!)

    英子遇到的女性歧視不僅體現在職場中,也體現在生活中。

    仨人一起去煙館調查,倆男的表明身份后被稱為醫生,可以直接進。而英子先被上下打量一番,被稱為姚女士,讓她在門口等。

    類似的情況遇到太多了,她總結:無論是士紳還是難民,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在他們心里,女子和醫生,好像是兩個完全沒關系的名詞

    她爸爸太有錢,她的親人要么逼著她找個贅婿結婚生孩子,要么逼著她爸爸收養兒子。她繼承了巨額遺產,卻馬上捐出去,背后有沒有社會環境讓她不能守住自己財產的原因呢?(也或許有吧!)

    她說:同是爹娘生養,女子為何不能有平等的繼承權?難道唯有依附于父家,依附于夫家,依附于兒子,女子才有存在的價值?……女子不是財產,女子的價值,不需要只用婚姻與家世去證明……

    我這一次扎下心來學才知道,女子一生要經歷這么多風險,苦,實在是苦。

    災難一起,比士兵更慘的是平民,比平民更慘的,是平民中的婦孺。

    我們帶來的物資,幾乎都是針對戰地救傷的。專用于孕婦、產婦與小孩子的藥品,卻基本沒怎么帶。戰亂之下的婦孺,也需要獨有的關注,不能僅僅只是救兵的附帶。

    她對皖北水患中被家人拋下的孕婦說:女人又不是專門產種的牲口,肚子屬于你自己,又不是夫家的私財!孩子生與不生,難道不是先問你?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多年后再見到顏福慶,她說:男子能做的,女子都可以做。

    革命烈士林天白也對妹妹天晴說了很多道理:

    女子欲不受欺凌,須有獨立之人格。

    欲有獨立之人格,必有獨立之經濟;欲有獨立之經濟,必有獨立之技能。

    他建議妹妹不急著婚嫁,先去學一門手藝,如此才能與夫家敵體。

    但英子這個女主角的形象和三響一樣,都是表面完美。

    ①大醫格局與小家子氣的行為

    英子扒火車上來時,三響已經在擔心她不能適應,到了蚌埠,他提醒英子受不了就早點回去,接受不了現在的狀況說明還沒準備好。英子惱羞成怒,說三響覺得女人都柔弱不濟事。

    日俄戰爭時,沈敦和籌款救援,張竹君跟朋友捐款2萬兩,提出跟隨救援隊一起去東北,沈敦和拒絕,但沒有說原因,她就覺得是沈敦和看不起她是女人(過于自尊敏感了)

    有些男的被女朋友甩了,下意識就覺得是女的拜金,跟這種思維如出一轍。

    現實中,有這種思維的女性當然也有,但張竹君和英子是小說著力刻畫的正面人物,正面人物有缺點也不是不可以,但這樣的思維和缺點都非常小家子氣,跟她們的大醫人設不符。

    辛亥革命后,英子在漢口郵政總局救治傷員,向紅會求救,遇到孫希,孫希分析客觀現實情況,說救援的難處,英子就翻舊賬,怪孫希不幫忙。同樣的建議,孫希說出來,她冷嘲熱諷,別人說出來,她就感謝。

    這不還是“不要跟女人講道理”那一套嗎?

    ②空喊口號的女性主義

    英子做過很多幫助女性的事,但作者不詳細寫這些。從張竹君到英子,算女性主義事業的一個傳承,但英子之后,作者并沒有安排一個可以接棒的角色。英子收養的翠香接棒是很合適的,但翠香被寫崩了。

    作者反倒詳細寫了英子如何用實際行動背離女性主義理論的。

    比如英子帶著手雷,在偽滿洲國成立十周年典禮上講話,講得挺好的。但一大槽點是踩著滬上名媛來抬高自己,說如果不是做醫生,“恐怕會變成一個滬上名媛”,說自己一生致力于慈善事業,遠不及滬上名媛悠閑。

    非得這么踩,那作者倒是提幾句(都不用展開說)滬上名媛到底做了什么禍國殃民的事了啊。

    上野千鶴子說,男人將女性分類,讓女性相互對立與歧視,正是分而治之的金科玉律。

    當然,作者這么寫,不一定是他主觀上厭女,很可能是受厭女的社會意識影響。

    英子以前的同事宋雅嫁了一個小開,小開投資失敗,宋雅來求英子,希望姚爸爸投資那支股票。英子的答復是:我可以幫你,但你要跟你老公離婚——憑什么啊?這是正常人能干出來的事嗎?

    還有,三響結婚后,英子跟孫希也確定了感情,兩個人結婚沒有任何阻礙,但就是不結婚。張竹君也終身未婚。

    綜上,或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作者對女性主義有很大誤解。他好像認為女性主義者就不能結婚,不婚女性要跟已婚女性割席,拼事業的女性要跟其他女性割席。女性主義沒有未來(呃······)

    但偏偏目前女性主義有流量,所以,作者不得不在小說里喊幾句口號。

    3、孫希

    如果說三響是革命擔當,英子是女權擔當,孫希就是正常人擔當了。

    他有正常人的【正常】缺點:順從無從抵御的壓力,回避無法解決的問題,崇洋媚外,自視過高,優柔寡斷。

    他是孤兒,父母死在南洋,被大清駐英大使張德彝撫養長大。即使他在倫敦時,因為黃皮膚黑頭發,被英國巡警當成應該待在動物園的黃皮猴子,他在中國仍然是張口必提倫敦如何如何好,倫敦泰晤士河的落日都要比上海外白渡橋的落日好看(也是空氣香甜撒)

    他這種崇洋媚外也比較容易理解,畢竟他先在倫敦住了13年,再來到比倫敦落后得多的中國城市,心理落差自然會很大。他又不像三響、英子那樣受到壓迫和歧視,所以他的民族意識覺醒得比較晚。

    看到車夫三響車上有書,他問:你讀的什么書?路上我可以給你講講,這機會可是難得啊。

    他在中國6年了,還是一副洋鬼子做派,有點做作。所以英子覺得他總帶著一股居高臨下的討厭氣息。

    他親眼目睹印度巡捕對防疫政策執行粗暴,卻只強調防疫政策科學,怪民眾愚昧,不配合。后來跟患者打官司,當廷爆料女患者得了梅毒,都很沒有人味。

    他有很多小聰明:比如跟人相處有兩個慣用招數,一是故意說錯一個地方,對方往往會忍不住出言糾正。這樣不僅可以破冰,也可以把對方從最初的話題帶跑。二是說話時故意留扣不說,等對方來問,這樣就可以繼續聊下去。

    這大概是他從小就琢磨出的一套生存之道,他的順從和逃避,大概也是因為成長經歷。

    上海鼠疫,洋人主管的工部局不把華人當人,清政府官員又軟弱無能,沈敦和到處奔走,只求華洋分檢都不可得。孫希通過報紙等公開的媒體資料,分析出了工部局董事的秘密,逼得董事答應。

    他一開始也很難接受煙館的臟亂差,不敢接近上吐下瀉的杜阿毛,受不了蚌埠的環境(他有潔癖,寧愿不睡覺也不躺下)。但他是仨人中對專業最執著的人,他首先修煉成功的是醫術。

    抗戰期間,他的民族意識終于覺醒。

    住進貧民窟以后,他見識到底層人民的生活現狀,開始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的心態為他們服務。小說的尾聲是他申請加入抗美援朝隊伍。

    孫希作為主角中唯一的正常人,感情糾葛挺多的,簡直要往杰克蘇男主的方向發展。

    他喜歡的是英子,被英子、川島真理子、翠香仨女的喜歡著——比張無忌只少了一個表妹了。

    三女的人設是:一個名門正派之女,兩個魔女,英子和翠香還有一種事實上的母女關系,翠香嘴上喊“孫叔叔”。我國男作者多多少少都有點奇怪的性癖是吧?

    對于喜歡的,他沒有勇氣去追。對于不喜歡的,他不明確拒絕。

    他對翠香的態度很曖昧,翠香是他的異性晚輩,而且翠香的暗戀是越來越明顯的。但是他們的相處模式一直是斗嘴、抬杠,男性長輩和女性晚輩這種相處模式正常嗎?

    英子會跟男性長輩、領導撒個嬌,但她和所有男性長輩相處,都沒有這樣的表現。她跟孫希、三響也沒有總是斗嘴。

    當然可以解釋為孫希在國外長大,不搞長輩權威那套,但當他察覺翠香的感情時,就應該保持距離、注意分寸了。翠香的暗戀轉為明戀,未必沒有孫希的默許。

    4、主角相同之處:

    ①母親的缺位。

    都來自不完整的家庭,成長過程中都缺少女性長輩,尤其是母親的關愛——這其實也算空喊女性主義口號的情節設定(很多小說影視劇好像都很容易缺失母親的位置)

    英子一個小姑娘,主要是由一個沒有血緣、親屬關系的男性陶管家撫養大的。三響從小喪母。孫希被張德彝撫養長大,但小說不提張德彝的女眷。

    ②在紅會總院都有疑點。

    方的疑點:醫生去做雜工。

    孫的疑點:北洋醫學堂畢業,到上海紅會總院工作。

    姚的疑點:煙草大亨的女兒學醫。

    (未完待續)

    作者:轉蓬飄飄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久免费热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一本大道香蕉综合视频|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jizz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2018| 亚州少妇无套内射激情视频| 午夜福利片1000无码免费|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av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亚洲男女内射在线播放|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 人人爽人人模人人人爽人人爱| 福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深夜国产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有码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午夜免费无码福利视频麻豆|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 国产 制服 丝袜 一区| 岛国岛国免费v片在线观看| 日本一道本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成人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日韩丝袜欧美人妻制服|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毛片|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国产不卡av一区二区|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色综合 图片区 小说区| 亚洲日本欧洲二区精品| 夜夜爽妓女8888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2019国产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国产 制服 丝袜 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丰满少妇内射一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888777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