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廈老師的《人紀》分為《針灸大成》,《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五部分,這個順序也是老師建議的學習次第。 筆者聽的過程中記錄了筆記,發出來意在分享給相同愛好的同學,一起學習一起進步。老師口語化的內容形成筆記必然要重新梳理,語序和表達方式均作了改動,改動中盡量遵照老師原意但也難免參雜筆者個人理解,希望讀到本篇的朋友都是看過視頻的。 《神農本草02-3》08:38-22:18(視頻編號依據為公號百度網盤分享的DVD) 第二十三味藥講甘草,甘草是方劑中非常常見的,幾乎每個方子里都有甘草。 【原經文】甘草 ,味甘平,主五藏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腫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河西沙山及上都。郭璞云今甘草蔓延生葉似荷,青黃莖赤黃有節,節有枝。 【味甘平】 你只要看到甘味藥,就要想到【能補、能和、能緩】這三個功能。 【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 因為甘草是甜味的,入脾臟,所以它能夠堅肌肉四肢,倍長力氣。 【金創腫解毒】 甘草能夠解諸毒。 【生河西沙山及上都】 過去生在河西走廊一帶,多在沙漠的邊緣地帶,四川、陜西都有,當然也可以培植。 【主治】甘草為調合周身氣血要藥,功能解百毒,補臟腑,泄諸火,在上去痰止咳,在中調和脾胃,在下清熱利溲,入和劑則補益,入汗劑則解肌,入涼劑則瀉熱,入潤劑則生津,入峻劑則緩正氣,制藥之暴性,效益甚多,為諸藥之君。 甘草補氣血解百毒,開處方的時候,如果有一些藥有毒性,一般就會放點甘草,用來解毒。 甘草用途多 如果入汗劑,發表發汗的藥里面加點甘草,能夠解??; 一個寒藥一個熱藥,加點甘草可以緩和; 用峻劑在攻的時候,有時候怕太過,放點甘草來緩,讓它藥效慢一點; 甘草在發汗劑中的作用 比如我們開一個發汗解表的藥,用于治療感冒發燒,藥到胃里如果沒有甘草,胃里的津液就沒了,腸胃的津液會變成汗被發出來,導致感冒好了,食物堵在腸胃排不出,此時放點甘草發揮其【能緩 能補 能潤】的功能,甘味的藥能夠滋補就會在胃里產生很多津液。 啥時用甘草,啥時把甘草拿掉? 問:“哎呀!老師,這個人腹水,積水太多了,能不能用甘草?” 答:“你要馬上把水排掉,怎么還加甘草啊?甘草緩,不行!要讓它峻下,甘草要拿掉?!?/span> 再比如說方劑里有個十棗湯,里面【甘遂芫花大戟】很兇啊,我們希望患者吃一劑下去,三個小時吐瀉統統結束了,你放甘草,緩了,三小時變六小時,病人很受折磨的。 所以開方時候,輕重緩急要搞明白,緊急的時候就不要用甘草了,它能緩,反而壞事。 【大明】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氣壯筋骨。 大明說甘草安魂定魄,補五勞七傷,一切虛損,因為甘草性溫是甘味藥,可以緩,能和能補。 【好古】吐肺痿之膿血,消五發之瘡疸。 經方里面有桔梗甘草湯,專門治療吐膿的,可以把肺里面的膿血吐掉,如果吐不出來化血化膿積累太多,會導致肺癌啦, 不管你是什么咳嗽,久咳氣管會破裂出血,所以肺里面就會有淤血,我們開方既要有止咳去痰的藥,也要有活血化瘀的藥,否則淤血在肺里面會成為障礙,肺的容積會變小,病人會感到氣短。這時候就可以用甘草,能幫助吐出來肺里面的膿血。 【仲醇】凡解毒必入甘草。 解毒一定會用到甘草。當然能解毒的不只有甘草,生姜也可以。 生姜解半夏的毒最快 半夏有個別名叫婆婆藥,就是代表那些成天嘮叨、事兒比較多、比較煩人的婆婆,如果放點半夏在婆婆的飯菜里,她會講不出話,如何解毒呢,切一片生姜放到嘴巴里,聲音馬上恢復,就是這么快。 【吳克潛】曰九土即九州,土氣之精華,故能解諸毒如神,古時有煉石為丹服之者多中藥石之毒,服甘草而解,姑曰安和七十二種石。 吳克潛過去用甘草來解金石類的毒,比如吃硫磺、白石英、紫石英、空青等,吃的太多,中毒了,癥狀是皮膚癢、出紅疹、舌頭麻、頭皮麻,這時候就可以用甘草來解毒。 服用甘草的方式 甘草切片煮水或者甘草粉直接吃下去,都能夠解毒; 【容川】味甘正入脾,守而不走,補中氣,和諸藥,根深四五尺,與黃耆同,但黃耆中空,屬氣分,是得土中之水氣,甘草中實,純得土氣之厚,故深長且實,能補脾陰,益胃之陽,炙用是取其益胃,使胃氣上升,如炙甘草湯,生用取其氣平,如芍藥甘草湯。 甘草和黃芪的區分 唐容川在他的《本草問答》里面,把甘草跟黃芪做了一個區分,這樣你們能認得出來,黃芪跟甘草的差異在哪里?如下圖黃芪中空,甘草中實。 左黃芪中空右甘草中實 甘草生用和炙用的區別 我們用炙的甘草和生用這兩個不太一樣,炙甘草就是用蜂蜜炒過的,炒過之后紅紅的,味很厚,像焦糖一樣,燒焦的東西可以入心。 炙甘草 唐容川講的灸甘草湯,在經方里面是【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就是心臟跳動的很快,無法制止,或者是跳一跳停一停,可以用炙甘草湯。炙甘草湯為何可以強心,因為它首先是強脾胃。 甘草生用,取它的氣是比較平緩,比較溫和。解毒的時候我們要用生甘草,你不要去用炙甘草去解毒。 治療心率不整,動悸,跳動很快的時候,非炙甘草不行,病人呈現虛寒癥也要用炙甘草,生的甘草不堪用的,所以才會有炙甘草湯和芍藥甘草湯這兩類,用的時機不太一樣。 【倪注】仲景經方中使用甘草多處,即知道仲師之重視甘草,而現今卻被西洋人購去制造成許多藥品或是食物再回銷我國,實在是感嘆國家之愚昧竟至于斯,我輩當以復興中醫藥為職志,將中藥制劑賣到國外,既造服人類又可以賺取外匯,豈非一舉兩得。甘草緩中,故遇排腹積水時忌用,因其能守,故不利于排水。 倪老師的肺腑之言。 【藥征】主治急迫,治裡急急痛,旁治厥冷煩躁動逆之癥。 《藥征》是日本的經方家寫的,里急的急痛的時候,甘草可以緩,它可以止痛。 如果一個人常常筋在里面抽痛,我們抽筋、筋拘急的時候,可 【急食甘以緩之】,急食甘的甘就是甘草,甘可以緩,同時甘草緩的功能也可以止痛。 【靈胎】生用瀉火,解毒炙用,和中益氣。 徐靈胎說甘草的生用能夠瀉火、解毒要炙用和中益氣。所以說各家的看法都不一樣,歷代我們在用甘草解毒的時候還是生用,因為它力量大速度快嘛。 【用量】普通生者五分至錢半,炙者叁分至一錢,大劑一兩左右。 這個劑量諸位可以看一下。 【禁忌】凡中滿人嘔家酒家,諸濕腫滿及服滿均忌,反大戟甘遂籠花海藻,惡遠志忌豬肉。 中滿嘔家—嘔吐的人; 酒家—不是我們現在的酒家哦,就是喝酒的酒客; 濕腫滿—肚子脹滿的人,濕很重的,中濕腫滿的我們不用甘草,不用甘草的原因就是上面講的,急著要攻水,這時候你把甘草也放下去,讓他排不出來。 溫病派南派的六一散 六一散就是滑石用六,甘草用一,諸位一看就知道,這一定是濕熱癥,不是很嚴重的積水,滑石是比較寒涼的藥,因為是熱癥嘛可以用。很急的排水的話,我們是不能用甘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