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遂無事的時候,我們可以嘻嘻哈哈地做孩子做到五十歲,但一但遇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關乎生計的問題,又突然發現背后無人可以依靠的時候,人一下子長大。 小時候,只要遇到問題了,就可以去尋找父母、長輩、老師幫忙解決,找他們哭訴抱怨,到處都能為自己遮風擋雨,而長大后到了一定年紀后,即使風雨再大也只能頂著,再苦再累都不敢倒下,委屈只能默默忍受,抱怨哭泣都只能偷偷地,因為自己成了屋檐,再也不能到處躲雨了,身后都是需要自己保護的人。 一個人長大的表現有哪些有的人18歲就成年了,有的人40歲了還是個巨嬰。真正讓人成長的,從來都不是年齡,而是經歷。就像村上春樹的一句話:人不是慢慢長大的,而是一瞬間長大的。 成熟的契機通常來自于兩個瞬間: 第一個瞬間,失去了保護你的人。第二個瞬間,擁有了你要保護的人,有了軟肋,你只能逼自己強大,你必須迎難而上。前者讓人學會承受,后者讓人學會承擔。 在成長的道路上,有人總是習慣性逃避,習慣性粉飾太平,習慣性封閉感官享受現在的寧靜,哪怕并不那么歡愉。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長大卻像是開竅一樣,發生在瞬間。 很多人總是感慨開竅太晚,其實,仔細想想,只是太過貪戀無憂無慮的日子罷了。 就像小朋友說的,我就不要長大。就像是一只烏龜,身處其中,卻躲進龜殼,假裝沉睡。 至于,為什么又開竅了呢?因為,在現實一遍一遍的沖擊下,終于不得不面對了。被動的面對一切,茫然無措,無辜,可憐又可恨,在錯誤的道路上使蠻力,最后,還感動了自己。 人,總是太容易被自己感動,好像一切就都可以被原諒。那些下定決心卻遲遲沒有去做的事情,那些三分鐘的熱度,那些模模糊糊分辨不清的定義和道理,那些放置高樓視而不見的目的地......,最終也沒有消散在時光里。反而變成重錘,敲碎了厚重的殼,將我們暴露在微光閃爍的黑暗里。猝不及防,又姍姍來遲,像履行一場時光里的約定。 開竅后呢?你以為,人生就仿佛開了掛,從此金錢和愛情兩手抓?nono!!!雖說,開竅后,世界都變得清明,但是,出來混的,總要還,兜兜轉轉,逃不過的那些閉眼的曾經,都需要我們去一一撫平。(責任編輯:張蕾 TT0001) 責任編輯:張蕾 TT0001
|
|
來自: 恰恰365 > 《人生處事2.0(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