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寫律詩十步法 在格律詩寫作過程中,必須注意細節。細節決定成敗,這些寫作方面的細節,會令大家的作品,生出無限色彩。之前,我們交流的都是格律詩的基礎知識,從這期開始,我們會接觸到格律的各個細節內容,不再是框架性的東西,而是細節。 這期內容,我們具體探討一下究竟如何寫律詩。通俗地講,就是教大家尤其是初寫的朋友,怎樣完整的寫出一首律詩來。本期內容,一點也不抽象,很具體,可操作性很強,非常實用。 究竟咋樣寫律詩呢?關于這個問題,是多數初學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了,就永遠寫不出律詩來。結合本人在多年寫作中的實際體會,我建議大家從下面十個步驟入手。 第一步:按照平起平收、平起仄收、仄起平收、仄起仄收四個格式,選擇一個。排列好所需要的每句的平仄,放在題目的下面,用字的時候注意參照一下平仄,這樣的話,先保證了該作品不會失替、失對、失粘。 我們講過:所謂格律,就是格+律。這以前,我所講的全是格里面的最基本知識。既然是寫律詩,就要符合格律,平仄就是格的最基本的內容之一,這就跟我們做衣服必須先量尺寸一樣,手藝再好,布料再好,還是得按照所需要的尺寸來,這個道理很簡單,簡單到我們必須知道1+1=2 一樣,這一步很重要。 第二步:給要寫的律詩在《平水韻》中確定一個韻部。這一步要略多花一點時間,把這個韻部的字,默讀三遍,然后復制到題目下面備用。這個注意點,生僻的字,要去掉它。這里要說明的是:韻典中收錄的平水韻中的韻字,一般是按照他們在韻典所收集的律詩中所使用的頻率排列的,就是說,使用次數越多的字就越排前面。所以,為了簡便起見,特別建議大家寫詩的時候,就直接把韻典里平水韻中前面一二十個韻字復制過來,以備選擇就可以了。以后,要講韻字的陰陽啊,名詞和非名詞的多少啊等。先劃掉你認為用不著的字。譬如:一個韻部里,有表達喜慶的字,也有表達傷感的。寫歡快點的,就去掉那些傷感的,反之依然。然后,再留一部分非名詞,如動詞、形容詞等,留幾個名詞。最后確定 6個左右吧,看看這些字有陰陽沒有,適合收放不適合(現在不要求,以后會講到陰陽和收放),名詞最多兩個。初寫,多留幾個韻字也行。注意,無論選哪個字,看看你要湊進去是不是整體協調。這個沒問題吧?韻字要求,名詞和非名詞的安排要合理。名詞多的話,自己可以感覺一下是怎樣的,名詞不能太多, 2個或不超過2個。確定好韻部以后,還要打開《聲律啟蒙》或《笠翁對韻》之類的工具書,比如你選擇了下平八庚韻,你就要翻到八庚韻一節,先粗看一遍,然后放到一邊,想一想,準備再細看。 第三步:審題,對題目所要表達的內容進行詳細的分析。根據題目要表達的內容,合理的安排景物。咱初學,要求上景下情。目的也是為了給大家找個捷徑,等學會的時候,怎樣安排自己說了算。但是,律詩的骨架是必須要有的。推薦寫法:起句+承句為景語,轉句+合句為情語。 第四步:既然是律詩的創作,就必須嚴謹,我們在初學的時候,不能奢望在短時間就能完成一首完整的律詩。那么,我們可以把它分開來寫,充分合理的利用時間,在創作起句和承句的時候,要注意選擇的景物是否適合表現律詩的主題,寫轉句和合句的時候,要檢查是否轉入情語,是否符合主題。譬如:你休息的時候,靈感忽現,得到好句,可以記下來。有時也許得到了好的承句或者是轉句,有時靈光一閃就出來了,要馬上記下來,過后,別忘了。一般來說,往往先得一句或一聯。寫詩的人,靈感突發,有時會冒出一句。半夜里都起來記下。當然,偶得的一句,放到詩中的第幾句合適,這要看你選用的是格律詩四種格式的哪一種。妙手偶得的句子,成詩后也要整飾一下,因為隱約出現的好句,甚至還不太符合格律。通常情況下要按順序來寫,注意起承轉合每個步驟,在幾天的時間里完成,自己去安排。按照這個順序去寫,一次只寫一句,可以說,難度已經降低到最小。如果說一次寫完八句有難度,那么分解開來,半天寫一句,不過幾個字,就很容易完成。即使半小時寫一個字,一小時寫兩個字,時間也夠用,也完全能夠完成。每寫完一句,要檢查是不是失替,每寫完一聯,要檢查是不是失對。當初步完成后,還要檢查是不是失粘。審閱韻字的使用,是不是符合要求。這個,先不檢查也行的,湊好了,都寫完了,再檢查調整平仄也行,這要根據個人的習慣。這些最基本的知識是不是扎實,是要在律詩的創作中體現出來的。先不要去想“拗救”之類的東西,在我們初學的時候,必須嚴格的按照格律來完成律詩的創作。 第五步:將寫完的句子,在群里與大家交流分享。提示一下,交流與分享,目的是為了相互借鑒,吸取他人的長處,聽取他人的意見,不要擔心開始寫得不好,李白、杜甫也不可能第一次就寫出流芳千載的作品,誰也做不到。即使唐人重生,宋人再世,也同樣辦不到。因此,不必懷疑自己,大膽地邁出第一步。今后的路,必將因為你邁出的第一步而越走越寬廣。終有一天,你會在詩詞的領域縱馬馳騁,揮灑自如。終有一刻,你能揚帆于詩海,擊浪于中流。終有一夜,詩詞的天空,會閃爍著您這顆耀眼的星星,讓眾人領略到您的光芒。這一切的一切,完全取決于你,是否愿意“堅持”。 第六步:根據在群里交流中大家指出的問題,對自己的作品來個再加工,別怕麻煩,好詩是改出來的。檢查作品中所選擇的景語,是否肯定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就律詩的景語來說,創作的時候絕對不能違背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那不是創作,那是不切實際的杜撰!景,是為情服務的,選的景,一定要符合律詩的主題。比如你寫憂傷的場面,里面出現了笑,協調不?比如,我們寫秋天,即使我們不知道秋天都有什么景,解決起來,也非常簡單。解決的辦法是,推開您的窗戶,看看外面的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自然就很清楚,用不著別人來告訴自己。如果覺得觀察不夠仔細,更簡單的辦法是,走出戶外,去呼吸大自然的空氣,去聆聽天籟的美妙,去感受植物也有生命的掙扎,去看天邊的流云,去看山、去看水,去看秋的美麗……讓自己的心靈與秋的節奏一起跳動,讓自己的思想融入到秋中,讓秋從自己的筆尖綻放出自己的風格、色彩。勾勒秋天的同時,把自己的風格和色彩也一并勾勒進去。我們自己可以從秋中感受到什么,領略到什么,觸動到什么。可以寫的東西很多很多,可以表述的內容,很多很多。一首七律,不過56字,只要大家用心,寫出一首完整的七律也并不是多么難的事情。 第七步:檢查中二聯的對偶(對仗),注意把名詞和非名詞,放在句子同序的位置上,比如,頷聯第二字是非名詞,那么前后兩個分句就把非名詞都放在第二字上,它們之間的關系,是平仄相反的,簡單的記住這點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第一字名詞的話,另一個名詞放在4字上,如果第二個字是名詞,另外的一個放在第5字上,先大致知道就行了。 第八步:檢查字的使用,原則上不能讓同一個字在作品中出現兩次,當然,疊聲字除外。這是在我們初學律詩創作的時候,必須注意的問題。我們知道,律詩的字數是有限的,一定要讓每個字都發揮出最大的功能。比如:寫了半夜,就不必再寫三更,因為兩者是同一個含義,即使有所區別,其區別也是非常小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計。還要注意,意思一樣的字,最好別用。當然,也有不少疊字,在唐詩里出現,這個等大家得心應手的時候再考慮。現在強調不用,尤其是初學。只有嚴格訓練,才能上一個臺階。 第九步:復習以前學過的內容,根據學過的內容,一句一句的去核對自己創作的作品,特別是“起承轉合”,看看自己的作品,能不能初步或大致相符(不要求完全相符)。其次,看看所有的句子,是不是符合音節劃分的要求,這點是為了作品產生節奏感,毫無疑問,有節奏,才是最美的。最后,自己讀給自己聽,不要默讀,要讀出聲來。聽聽看,有沒有拗口別嘴的句子,如果沒有,恭喜您,可以說你寫成了。 第十步:千萬別錯過詩友們的善意指導,一個人的思維無論有多周密,總會有遺漏的地方,這個地方,作者本人是很難察覺到的,詩友們很有可能就是那個能幫你發現遺漏的人。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用感恩和謙虛的心態去對待能給你交流問題的詩友們。對于他們所指出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切不可以有任何抵觸和攻擊的情緒。文學界向來對同一作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我向來最鄙視那些攻擊詩友們善意提出問題的人。你的觀點不同,你可以不接受,但不能攻擊,這不是寫作水平問,這是一個很嚴重的人品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