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圖中的二維碼即可進入“廣西衛視收藏馬未都”頭條號,觀看《寶物有故事》節目↓
6月初,保利拍賣場上,本季古董板塊的明星拍品,拍前就備受關注的清雍正御制青花釉里紅云海騰龍大天球瓶隆重現身↓
現場以2800萬元的價格起拍,歷經10分鐘的競拍,最終以1.28億元落槌,加傭金以1.472億元成交,超越佳士得香港2018春拍1.306億港幣釋出的清乾隆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成為市場最貴天球瓶,也是中國內陸最貴陶瓷藝術品。
這件瓷器體量恢宏,直頸粗壯,腹部渾圓,造型及紋飾母本當自永宣御窯天球瓶化裁而來,足脛部繪海浪翻滾,口沿繪海水紋一周,其間留白,自右向左書“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橫款,字體工整雋秀。
雍正一朝雖僅十三年,但御窯質量上佳,特別是自雍正六年唐英督理景德鎮御窯廠陶務以來,制瓷工藝不斷推陳出新,所出御瓷質量精絕,引來后世贊譽無數,史稱“唐窯”。本件大天球瓶即為“唐窯”所出無上雋品。
唐英被稱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史上最?!?/strong>的督陶官。收藏圈中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但凡瓷器中涉及唐英的,都是官窯。而在眾多官窯中,涉及唐英的,無一例外都是精品。
唐英石造像 局部
康熙三十六年,16歲的唐英進入內務府養心殿工作,一直在康熙身邊伺候,曾跟隨康熙三下江南,負責侍奉皇帝生活和保駕安全。
康熙寫字圖
四十一歲時,唐英當上了內務府員外郎,主要日常事務是巡視、督察待辦處各匠人的工作情況,同時也兼為雍正皇帝畫瓷器的樣稿。
雍正行樂圖
那一年,五十歲的雍正皇帝,剛剛收拾完年羹堯,又以四十二樁大罪圈禁隆科多,穩穩當當坐在皇位上。由于年希堯在景德鎮督陶時發生了重大失誤,雍正皇帝頒布了一條圣旨,唐英,內務府員外郎銜,駐景德鎮御窯廠,佐理陶務,充駐廠協理官,從此唐英與陶瓷事業結下了伴隨終生的不解之緣。
雖然我們現在看來,這是唐英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但對于他本人而言,或許思緒更加復雜。
一個北方大漢,一開始并不適應南國潮濕清冷的秋冬天氣,回想北國秋日風和日麗,冬日白雪鋪地,皇城金碧輝煌的情景,就百感交集。
而更讓他不適的,除了南方的水土,更有對陶務不熟悉所帶來的惴惴不安。
唐英款粉彩人物筆筒“沈陽唐英”款
唐英于陶務是外行,一般外行管內行,要么以行政權力去壓制,要么向之唯諾于工匠意旨,即使有虛心求教不恥下問的人,也至多是通過層層上報了解些皮毛。
但是,做事牢靠的唐英,很快就展示出他的務實之風。他足足閉門謝客三年,和工匠同吃同住,也挽起袖口褲腿,淘泥、揉泥、拉坯、捧坯,所以他很快就由一個外行變成一個內行。

清雍正 粉彩黃地海水云鶴紋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但即便是內行又怎么樣,清朝這兩位皇帝,都不是好惹的主兒,有錢,眼光高,還特喜歡新鮮的玩意兒,關鍵是,他倆喜好不一樣,作為兩朝“陶瓷藝術總監”,跟著不同的主子,得狠狠揣摩他們的偏好,不能光用藝術的眼光搞藝術。

清雍正 粉彩胭脂紫地花蝶紋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這是去年曾經火遍網絡的一張網友惡搞圖片↓


喜歡清代瓷器的朋友肯定都知道這兩張圖的笑點在哪里。雍正的審美往往傾向于含蓄唯美,而乾隆則更喜歡華麗繁縟。父子兩人的審美,說中間至少隔了一條銀河系一點兒也不為過。

但唐英是誰,他可是小小年紀就成長于“一步錯就可能掉腦袋”的深宮!還沒成年,他就學會了揣摩圣意,學會了伴君之道;另一方面,長時間接觸宮廷造辦事物以及不錯的繪畫功底,也為他今后即將到來的雍乾兩朝督陶官生涯積累了一定的辦事兒能力。

清雍正 粉彩冬青釉折枝花蝶紋尊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由于雍正皇帝的審美更偏向文人雅士,因此,唐英在設計陶瓷紋飾和器型方面起點很高,正如以上提到的那件過億的天球瓶,體現了雍正爺不俗的藝術品位。但到了乾隆皇帝這,唐英一開始還是有點不習慣的,乾隆喜歡豪華、金碧輝煌的品種,所以就想出轉心瓶、洋彩、描金、描銀的東西。


清乾隆 粉青釉描金鏤空開光粉彩荷蓮童子轉心瓶 分解圖
一開始,御窯廠燒的瓷器乾隆都不滿意,唐英也常常默默質疑主子的藝術鑒賞能力,但他最終還是跳出了雍正爺追求風雅的思維定勢,親自上陣,給乾隆整出了以下這些新奇的玩意兒↓

清乾隆 交泰瓶

清乾隆 仿生果籃
這些水果如何?逼真吧?這可是唐英花了大半年時間研制出的“象生瓷”。無論形態還是色彩百分百還原水果,甚至用肉眼都無法分辨真假。
乾隆看到仿制的果盤瓷器后,龍顏大悅,連聲說好。當即劃撥款項,讓其繼續生產。

清乾隆 粉彩雕瓷果品蟹盤
一般情況下,只要科研資金充足,那么就一定會出成果。唐英給皇帝做工藝品,不計成本的科研經費下,取得了不少創新。在唐英時期,釉上彩、釉下彩、顏色釉均有新的突破,景德鎮御窯廠創燒七十多種顏色釉,其中胭脂紅、秋葵綠是最著名的顏色釉。

胭脂紅彩山水紋小瓶,清乾隆

秋葵綠釉如意耳瓶 清雍正
1756年(乾隆二十年),大清國工藝輝煌的締造者、自稱為榷陶使者的唐英,在九江關署病故,享年七十五歲。他的死,預示這個王朝最精美的歲月就此終結。

清乾隆 唐英制青花纏枝蓮紋花觚
但對于唐英,我們無法苛求再多,因為不管是四十七以前在內務府設計畫樣,還是之后督陶,他已經是實實在在用了整整一輩子的時間,為大清王朝貢獻數不盡的御制美器,直到去世之前的幾個月,都還堅守在景德鎮制瓷一線,這或許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真實寫照吧。

清人文獻《歷代畫史匯傳》中記載有關唐英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