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在很多人的眼里,無非就是將餌料拋入水中魚吃鉤中魚,提魚上岸。但只有釣魚人自己才明白,想要釣得好,還要掌握很多釣魚技巧。 今天就來說說很容易被新手釣友們忽略的“子線”對漁獲的影響,很多人都被“騙”了,看完以下內容,自然就會明白了,希望釣友們看完后有所感悟。 子線越長好,還是越短好?老釣手這樣講! 子線要用多長多粗,相信不少釣友有很多的話要說,確實如此,在野釣的過程當中,子線選擇不恰當,會直接影響到上魚速度的快慢。當然子線是越長越好,還是越短越好呢? 其實很多人都被“騙”了,看完以下內容,自然就會明白了。 那么長短子線的選擇有什么技巧呢?什么時候用長子線,什么時候用短子線? 什么時候適合使用長子線,長子線的優缺點: 長子線的特點是浮漂翻身會快一些,但是鉤餌到位的時間比短子線長。鉛墜到位后,長子線在水底的擺幅會更長,速度更慢。 餌料會一路吸水,霧化。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在用長子線時浮漂的動作是這樣的,浮漂快速翻身,但下降緩慢,下降到某個目數的時候以更加緩慢的速度下降到釣目。 長子線和短子線都有這樣的表現,但是長子線更明顯,這種狀態下就很容易出現截口,對我們搜索魚層有很大的幫助。 而且長子線擺幅大,入水的狀態更自然,有利于減少魚兒的警惕性。另外,長子線在下擺的過程中,彎曲幅度比較大,可以過濾很多小雜魚信號,出口信號更真實準確。 什么時候適合使用長子線:秋冬和早春有時魚口比較輕,但在氣溫比較穩定的時候,魚口還是比較正常時,這個時候,子線的長短要根據目標魚來決定,比如在垂釣1到2兩的小鯽魚時,可以采用50到60公分的子線對折,而如果垂釣半斤左右的鯽魚時,子線可以采用60到70公分對折。上下鉤距5公分。 長子線也不是沒有缺點,缺點就是浮漂翻身太快,子線擺幅太大,有利于小雜魚在中途接餌,而且長子線餌料擺動時間過長,餌料不斷霧化很容易造成魚上浮,不過長子線在搜索水層,釣大魚,老滑魚時優點更明顯。 什么時候適合使用短子線,短子線的優缺點: 短子線擺動到底的時間比較短,所以在用短子線的時候,魚餌剛剛入水就被鉛墜以極快的速度下沉,這個過程速度比較快,餌料吸水的量不大,小雜魚們趕不上餌料下沉的速度,即使有截口,也是底層魚的截口偏多。所以短子線可以加速餌料到位的過程,讓餌料迅速到底。 什么時候適合使用短子線:魚受到氣溫和水溫的影響,活性也會大打折扣,即便有口,也會很輕,對付輕口魚最好的方法還是用小鉤細線來作釣,并且子線要短,因為短子線傳遞漂相比較快,而且可以使漂相很清晰。 另外在有流水的情況下,為了使整個釣組快速到底來減少水流對餌料的影響,這時釣友可以選用短子線來協助,因為子線短,兩鉤與鉛墜的距離也就縮了,所以餌料到底也比較快。 短子線除了用在有水流的環境中,還可以應用在小雜魚比較多的情況下,因為子線到達釣層快,兩餌擺動的幅度比較小,所以在用跑鉛釣法時,結合短子線作釣,會有效避開中上層小雜魚的吵鬧。 最后:子線的長短選擇,主要是基于魚情的判斷來選擇的,比如說窩子里小雜魚鬧窩,目標魚又是小魚,魚口比較快,想要將魚壓在某個水層,那么這時候適合用短子線。如果釣大魚,魚口比較慢的時候,需要對多個水層進行搜索的時候需要用長子線。 子線越短,浮漂的信號就會越多,餌料到位的速度也就越快,子線越長,誘魚力度越大,隱蔽性越強,非常適合釣個體比較大的魚。 |
|
來自: 松柏林光139 > 《05野釣技巧釣魚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