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往,無數人都期望早點老去,早點退休,那就可以享福了。如今,無數人都希望時間能夠慢一點,不要讓自己那么快老去。 這觀念,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到底是為什么呢?因為當下以及未來的老年人,都活得不太容易,退休后才是痛苦的開始。 當然,這里談到的老年人,不是有編制的職工,而是編制外的普通人。普通人的數量太多了,競爭特別大,那又有誰的中晚年,是幸福的呢? 50后一早就退休了,身為孩子的70后也盡心盡力去照顧他們,所以他們的晚年生活質量比較高。 60后也比較幸運,提前上岸了,趁著老齡化還未特別嚴重,就退休了。如此,他們的晚年生活,也有暫時的安穩可言。 唯有70后和80后,需要活成吃螃蟹的兩代人。 02 先來談談70后。 70后會在未來十年內退休。而未來十年,恰恰就是“重度老齡化”的前夜。 根據官方的數據,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70后說幸運也幸運,說不幸也不幸。幸運在于,他們在重度老齡化的前夜,就退休了。不幸在于,他們退休后,養老資源競爭嚴重,依舊無法活得安生。 就像如今的農村老人,55歲或者60歲退休后,由于退休收入不夠生活的花銷,所以他們需要外出打工賺錢,以此來補貼家庭。 未來的70后,多半也需要這樣。如果存款不夠,退休收入一般,那不就只能拖著年邁的身軀,外出打工賺錢嗎? 在老齡化特別嚴重的日韓,老人們哪怕到了70歲,依舊要擠地鐵,跟年輕人搶飯碗。為什么?你不干,就沒得吃,所以你只能繼續干。 70后,要想晚年好過點,就只有一個辦法,現在就準備一筆存款,以及資產。否則,晚年受苦就不可避免了。 03 再來談談80后。 80后跟前面幾代人對比,到底是幸運的一代呢,還是不幸的一代呢?遺憾地說,他們是完全不幸的一代。 70后還比較幸運,吃到了房產紅利,同時在重度老齡化的前夜退休。而80后不一樣,不僅遇到內卷,還高位接盤,能不能退休都不知道。 上文說過,2035年左右,進入到重度老齡化的階段。那時候的80后,最大的,已經55歲了,最小的,也已經46歲了。 處于“中年尷尬期”的他們,或許剛還完30年的房貸,或許已經靈活打工多年,收入一直不穩定。如此,他們哪有資格退休呢? 另外,80后的孩子,多半是00后或者10后。試想,90后都不結婚了,00后和10后,他們結婚的概率,只會更低,那少子化不就加劇了嗎? 孩子不結婚生子,也有可能失業,而且孩子也養不起父母,那逐漸老去的80后,不就真的成為了冤大頭,辛苦勞碌一輩子,卻沒得退休了嗎? 可以這么說,70后要遭遇的,80后都要遭遇一次。而70后沒有碰到的,80后統統都碰到了。 04 8月10日,在第十六屆西普會上,南開大學教授原新以《拐點之后:人口結構變化與產業機會》為主題說道: 中國已經從一個“養小為主”的社會,轉變成了“養老為主”的社會,而且養老負擔越來越重。預計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5億人。本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中國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 到了2050年,80后多少歲了?最大的,已經70歲了,最小的,也有61歲了。這就表明,超5億的老齡人當中,有大量的70后和80后。 龐大的老齡人群體,再加上低迷的生育率,到底會導致什么情況呢?各種不同的問題都會出現,一切都不好說。 但可以肯定的是,70后和80后,絕對是“退而不休”的第一代人。所謂的退而不休,不是說不退休,而是說退休后,你要繼續外出打工。 年輕人少了,老齡人多了,那老年人不就只能“活到老,干到老”了嗎? 05 寫到最后 當每家每戶都需要養老的時候,就注定每個人都只能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就拿“找護工”這件事來說,年輕人少了,護工的需求大了,那護工費豈不是水漲船高了嗎?這個時候,普通人給得起高昂的護工費嗎? 你可能會說,去養老院不就好了嗎?說句不好聽的話,養老院院長的家人、親戚,他們家也有老人,也需要養老,真的能顧上你嗎? 一切,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