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高考是一場“有人歡喜有人憂”“幾家歡喜幾家愁”“人類的悲歡從不相通”的挑戰,有的學生成績優異,在高考中也有著很好的發揮,最終拿到了重點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有的學生則不同,學習成績一般,只能考上普通本科大學,更有甚者,連本科線都未達到,只能從民辦本科和公辦專科之間進行選擇,填報志愿很受限制。 其實,高考所謂的闔家歡喜闔家愁,還不僅體現在各考生,及他們背后的家庭上,對各大高校來說也是如此,2023年高考,有的高校“盆滿缽滿”,招收了大量優質生源,錄取分數線也更進一步,有的高校則無人問津,哪怕已經數次征集志愿了,卻依舊無法完成原定招生計劃。 2023高考“最悲傷”的大學,補錄三次仍存在大量缺額,原因很現實 高校招生遇冷,是近幾年高考的常見現象之一,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普通本科大學、民辦本科大學、專科大學上,就連很多985、211重點大學也無法幸免,遇冷的大多是重點大學的冷門專業。 在今年高考中,我國就有多所高校遇冷,比如在黑龍江地區的一本批次投檔中,遇冷最嚴重的四川大學,最低投檔線只有485分,比很多省份的二本分數線還低,除此之外,重慶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在黑龍江省的錄取分數線都不是太高。 除此之外,四川省還有一所一本大學也經歷了嚴重的遇冷,就是本部位于省會成都的四川師范大學,以四川省來命名的四川師范大學,雖然沒有985和211頭銜,但也是我國赫赫有名的師范大學之一,而且是正兒八經的公辦一本大學。 可在今年的招生錄取中,四川師范大學卻嚴重遇冷了,而且補錄了兩次,也沒能完成原定的招生計劃,原因主要有兩點,一個是專業“華而不實”,另一個是學校的地理位置,因為遇冷的并非四川大學校本部,而是坐落在四川省地級市遂寧的遂寧校區,今年才首次招生。 不過,和廣西地區的這所大學相比,四川大學和四川師范大學也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今年真正遇冷最嚴重,最悲傷的,還要當屬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廣西城市職業大學。 廣西城市職業大學,是今年高考最悲傷、最卑微、最憋屈、也最無奈的大學,廣西城市職業大學的原定招生計劃存在著嚴重缺額,無奈只能進行征集志愿,也就是我們說的補錄,可第一次征集志愿結束后,廣西城市職業大學仍然存在著3397個缺額。 沒辦法,只能進行第二和第三次征集志愿,可直到第三次征集志愿結束了,廣西城市職業大學也沒能完成原定計劃,還存在著1047個缺額,足足1047個招生名額無人問津。 那么,令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嚴重遇冷的原因,是什么呢?說起廣西城市職業大學遇冷的原因,其實也非常現實,總的來說,可以歸納為三點。 首先是廣西城市職業大學自身實力,看到校名中的“職業”二字時,很多人都會以為,廣西城市職業大學是一所專科院校,因為是專科,所以才導致了嚴重遇冷,但事實上,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其實是一所本科大學,只不過是民辦而已。 這所大學創辦于2005年,創辦時間并不長,辦學經驗也算不上多么深厚,再加上前幾年才升格為民辦本科,知名度和影響力都比較低,實力也暫未得到學生和家長們的認可。 其次,學校的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位于我國南方地區,雖然擁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經濟水平并不太高,這也是導致學生和家長放棄廣西城市職業大學的主要原因。 第三,廣西城市職業大學的學費標準,別看廣西城市職業大學的學費不屬于民辦大學中太貴的,但只要是民辦院校,學費標準就一定比公辦院校高,公辦院校的學費標準以千為單位,民辦院校則不同,以萬為單位,動輒就是上萬,甚至3至5萬,很有可能一年就是別人四年的額度。 和專科院校相比,雖然廣西城市職業大學是本科,能讓學生們直接考研或考公,但比較高昂的學費標準,也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受的,這三方面共同作用,促成了廣西城市職業大學嚴重遇冷的結局。 今日話題: 對于廣西城市職業大學,你了解多少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