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叫“大雄寶殿”? 其實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即正殿,也稱大殿。大雄是佛的德號,大者,為包含萬有之意;雄者,為懾伏群魔之意;寶者,指佛法僧三寶。 ![]() 大雄寶殿中的三佛介紹 正殿中一般有三佛,又稱三世佛,俗稱“三寶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敬對象。 根據印度哲學,時間和空間是混淆的,因此三世佛分為以空間計算的“橫三世佛”與以時間計算的“縱三世佛”。 一.橫三世佛(又名三方佛): ![]() 中央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 他有兩位脅侍,“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號稱華嚴三圣; 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他有兩位脅侍,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號稱東方三圣 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他有兩位脅侍,“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悲”觀世音菩薩,號稱西方三圣。 二:縱三世佛(又名三世佛): ![]() 指過去佛燃燈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未來佛彌勒佛。 另外,佛教中還有三身佛說法,三身佛的配置情況如下: 中尊是法身佛毗盧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 左尊為報身佛盧舍那佛,代表經過修習得到佛果,享有佛國(凈土)之身; 右尊為應身佛釋迦牟尼佛,應身佛(又稱化身佛)指佛為超度眾生、隨緣應機而呈現的各種化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