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自然界大多數動物的規律,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來說,當然也應該保持著和自然同步的規律。 對于睡眠而言,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睡眠,如果睡眠不好,不僅失去了這三分之一的幸福感,還會使身體變差。 這其中更有一部分人是“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的現象,誠然這種狀況比較復雜,不能單純地說是神經衰弱所致,還有可能是壓力大、思慮多等因素所致的睡眠問題。 如果是重腦力工作者,白天工作太累,用腦過度就會使大腦分泌出,大量的興奮性的神經遞質,到晚上還處于興奮狀態,就難以入眠。 現在生活工作節奏加快,很多人壓力增大,總是處于緊張憂慮的狀態,這樣就會讓身體分泌出更多的應激激素,激素水平的改變會讓人們無法正常入睡。 睡前玩手機,更是成了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會讓大腦處于興奮狀態難以入睡,同時,手機屏幕發的藍光,會抑制大腦分泌褪黑素,更加導致睡不著。 此外,還有睡姿不對、枕頭不合適、周圍環境噪雜等,也會對人的睡眠造成很多影響,該如何提高睡眠質量呢? 1、養成習慣性作息規律:固定的作息時間的“生物鐘”非常重要,我們可以每天固定幾點睡覺,讓我們的身體慢慢適應這個時間點。 即使逢周末也要如此,更不要睡懶覺,偶爾睡得晚了,也要養成定時起的習慣,這樣我們的生物鐘就是穩定的。 2、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將睡覺的房間溫度調到舒適的溫度,保持安靜黑暗,避免光線照射,褪黑素分泌減少,影響睡眠質量下降。 同時,不要在床上玩手機、看電視、吃東西等不利于睡眠的活動,專心睡覺,使身體形成上床就是睡覺的條件反射。 3、每天要堅持適當運動:既然晚上睡不著,那就去多消耗下體力,可以在下午4點到6點時做做運動。 運動是個好習慣,對我們心腦血管,控制“三高”都非常好,但是,不要在睡前去運動,盡量在睡覺以前三個小時去運動。否則,睡前運動,全身都處于一個比較興奮的狀態,會加重失眠,更難入睡了。 4、晚飯不要吃得太晚了:很多人有喜歡吃夜宵的習慣,其實這個習慣并不好,太晚吃飯,會使血糖升高,人會更容易興奮,不容易使人入睡。 實在睡前餓得不行,我們也不要吃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以喝一杯熱牛奶,在充饑的同時還有利于睡眠。 同時,睡前4小時不喝咖啡,不飲濃茶、不喝酒,避免神經興奮,調節好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5、睡前做利于睡眠事情:睡前適度的放松,比如泡個熱水澡、聽聽輕音樂、運用冥想的助眠方法。 比如拋掉那些雜亂無章的想法,想象自己在沙灘上沐浴陽光、在高峰欣賞美景、甚至是一只一只的數綿羊,都是有助于增進睡眠的。 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是件讓人很痛苦的事情,也有損身體健康,希望大家應用這5招,都能擁有一個好的睡眠。 此外,我們知道一個成年人,一天要保證7到9小時的睡眠就可以了,所以,要是白天午睡了,也不要睡太多。 通常午睡20~30分鐘時間為佳,否則,白天睡多了,晚上就容易睡不著,長時間這樣,就會形成“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醒”的不健康睡眠習慣。 你的健康,我們一起上心,我們才是自己最好的醫生。 如果雨亭寫的對你有所幫助,感謝你的關注和分享。 有緣相識,關注我們一起學習健康養生,獲取更多健康生活的小貼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