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歷史文化悠久,地上文物的數量在全國的省份中居于首位,國內元代以前的地上古建筑山西就占了80%,全國僅存的三座完整的唐朝木結構建筑也全部都在山西。有“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陜西”的美譽。而數量眾多的古建筑中的彩塑、壁畫、琉璃數量之多、藝術之精,也是全國第一。在山西,你可以看到唐、五代、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建筑、彩塑等,感嘆古人技藝之精湛的同時,也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么全國那么多省份,唯獨山西的古建筑保存下來的最多呢? 那咱們先來看看山西幾個堪稱國寶級的古建筑。 一、南禪寺 南禪寺位于忻州市五臺山外的李家莊,大佛殿是南禪寺的主殿,為唐德宗建中三年的建筑,也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雖然規模較小,但整個建筑保存完整,出檐深遠,唐代風韻濃郁,完美展現了唐代建筑的特點。 ![]() 二、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忻州市五臺山外的豆村鎮,其主殿東大殿為唐大中十一年的建筑,從年代上看,為我國第二早的木結構建筑,但因其體量大,而成了梁思成眼中的“中國第一國寶”。 ![]() 三、鎮國寺 鎮國寺距平遙古城約12公里,其主殿萬佛殿為五代時的建筑,是中國佛教寺院中現存的三處五代建筑之一,其中的彩塑,更是全國寺廟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 ![]() 四、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位于朔州市應縣,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純木結構的塔,是我國古建筑界的瑰寶,木結構建筑的典范。 ![]() 五、太原晉祠 晉祠位于太原市晉源區,其主殿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重檐歇山頂,通高19米,面闊七間,進深六間,平面布置,近似方形。大殿“付階周匝”的做法,是中國現存古建筑中最早的實例。 ![]() 山西的國寶級的古建筑非常多,這里就不給大家一一列舉了,那全國這么多省份,為什么唯獨山西的古建筑遺存的最多了?根據小編的分析,可能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山西是一個民族融合的地方,加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臺山坐落于山西,佛教興盛,所以寺廟宗教建筑較多。 2.山西地處偏遠,且山地較多,交通不便,易守難攻,使得很多古建筑免于戰爭,古建筑的外在人為破壞較少。 3.山西的宗教信仰和地方信仰比較嚴重,加之古人迷信,所以很少拆毀寺廟一類的建筑。 當然了,以上原因只是小編個人的分析,如果大家有更為合理的原因,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閱讀文章的您也對古建筑感興趣的話,那就來山西吧,保證不會讓大家失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