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詩人李端曾寫道:“人老自多愁,水深難急流?!?/strong> 人一到老,心中便會升起千愁萬緒,感慨時光的易逝,愁苦未來的方向。 尤其是到了退休的年紀(jì),生活將會發(fā)生很大的顛覆,自己也要花些時間努力適應(yīng)。 其實,退休不僅意味著過去的結(jié)束,也代表著全新的開始。 這個時候,除了會面臨著身體狀況上的改變,還要應(yīng)對諸多關(guān)系中產(chǎn)生的問題。 想要擁有幸福的桑榆暮景,安心的享受天倫之樂,需要自己高超的智慧,和用心的經(jīng)營。 所以退休以后,請一定要藏起這3樣?xùn)|西,千萬別讓兒女知道。 ![]() 01 藏起你的“控制欲” 社會學(xué)家費孝通曾說: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jī)會?!?/strong> 在傳統(tǒng)的父母與子女的關(guān)系中,雙方既有著深度的依賴,也會因此而爆發(fā)沖突。 無論子女做了何種選擇,都會加以干涉,甚至覺得這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 甚至有極端的人士,認(rèn)為孩子是自己生,自己養(yǎng)的,就必須無條件服從自己。 就算自己年事已高,依舊對子女頤指氣使,強迫子女對自己惟命是從,不能有任何反抗。 也有一些父母,打著“以愛之名”的旗號,將子女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掌之中。 演員朱雨辰在出演電視劇《奮斗》之后,一時間人氣火爆且片約不斷。 可年過不惑的他,去至今仍是單身一人,而究其根本與他的母親不無關(guān)系。 在一檔綜藝節(jié)目上,他的母親曾表示:“我是在用生命愛自己的兒子?!?/p> 每天早上4點,70多歲的她便要起床給兒子熬梨水,這樣堅持了十多年。 她直言不諱地說出了對兒媳婦要求,甚至表示“我會對孩子的婚姻進(jìn)行干擾。” 雖然她對兒子的愛顯而易見,但更讓感到窒息的,則是她過分的控制欲。 英國心理學(xué)家克萊爾曾說: “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br> 人到晚年,時間精力都格外寶貴。 與其過度參與兒女的人生,不如把精力放到自己的生活中,照顧自己就已足夠。 ![]() 02 藏起你的“攀比心” 歌德曾說:“ 生活之所以讓人感覺疲憊,一半源于生存,另一半則源于攀比。” 這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人也各不相同,千差萬別,也因為如此才有了攀比。 在眾多欲望之中,攀比之心往往根深蒂固,很難剔除,尤其是兒女之于父母。 孩子年幼時,比拼學(xué)習(xí)成績,子女成人后,比拼工作收入,兒女嫁娶時,又比拼生活好壞。 兒女不像是活生生的人,反而更像是用來攀比的工具,只為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一旦欲望超過了自身的能力,便開始自怨自艾,對自己和子女心生怨氣,活得憤懣痛苦。 在貼吧,就有網(wǎng)友分享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 他的母親從小就喜歡拿他和別人比,小時候總是嫌棄自己成績不好,說自己沒有出息。 等自己工作以后,又總是打聽自己的收入,并且又與街坊四鄰的孩子做對比。 就連自己找的女朋友,都要和別人家的媳婦,對比外貌和家境,然后又批評教育自己一番。 結(jié)婚以后,有了小孫子,又開始拿自家孫子和別人家的作對比...... 就這樣周而復(fù)始,仿佛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被迫陷入了母親布置的死循環(huán)之中。 非常認(rèn)同王逸竹先生的那句話: “人一旦有了攀比之心,人性壞的一面就會占上風(fēng),就會失去人們天生的寧靜祥和的本性?!?/strong> 攀比欲是無限的,人越大越應(yīng)該放下過多的執(zhí)念。 收斂欲望,修身養(yǎng)性,安度晚年就是最大的幸福。 ![]() 03 藏起你的“養(yǎng)老錢” 王爾德曾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F(xiàn)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strong> 退休以后,不少老人都在盡力滿足子女的花銷,把辛苦積攢的儲蓄,放任給子女揮霍。 看上去,這樣是在幫助子女,但其實這樣做,只是把自己最后的保障主動放棄。 畢竟退休以后,許多事情自己都是有心無力,生活的唯一保障和收入,就僅有退休金了。 于情于理,一家人確實應(yīng)該互相扶持,但一些超過原則的事,父母也不要替子女承擔(dān)。 稍有不慎,自己就可能面臨人財兩空的尷尬局面。 就像電視劇《安家》中,老嚴(yán)夫妻辛苦了大半輩子,用所有的積蓄買了一套房子。 當(dāng)時兒子準(zhǔn)備成家,為了迫使老兩口趕快出錢買房,老嚴(yán)的兒子和兒媳不惜上演假懷孕的戲碼。 老嚴(yán)原本想貸款買房,這樣兒子和兒媳可以幫忙分擔(dān)一些壓力,自己也能留點錢養(yǎng)老。 但在他人的慫恿,和兒子兒媳的施壓之下,最終選擇了出全款買房。 可等老兩口興高采烈地要搬進(jìn)新房時,卻發(fā)現(xiàn)親家母早已捷足先登,出了錢的兩人反而被拒之門外。 正如東野圭吾曾說:“世上有兩樣?xùn)|西不可直視,一樣是太陽,另一樣是人心?!?/strong> 任何時候,都不要用金錢考驗人性,哪怕是自己最親的家人。 藏好自己的退休金,這樣自己的生活才有底氣,也不至于陷入進(jìn)退兩難的境地。 很喜歡《百年孤獨》中的一句話: “一個幸福晚年的秘決不是別的,而是與孤寂簽訂一個體面的協(xié)定?!?/strong> 父母與兒女的緣分,是一場輪回般的索取和付出。 而真正的愛,是適度的付出和適當(dāng)?shù)耐顺觥?nbsp; 人老了,學(xué)會慢慢退出子女的生活,該給的關(guān)心和幫助及時送去,該放開的手也要趁早松開。 少操點心就多點快樂,不為瑣事憂愁就能保持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