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喜歡網上的一句話: “相愛,易在剎那的心動;相處,難在廝守的難容。” 現實也的確如此,在一段感情中,相愛只是開始,而相處才是真正的考驗。 很多戀人曾經一起經歷了生活中最艱難的時刻,卻最終在瑣碎的細節中失去了彼此。 其實,無論夫妻還是情人,能持久保持相互陪伴的關系,都離不開這三點。 ![]() 01 吵架時,讓著你” 楊絳先生說: “判斷一個男人能不能和你過一輩子,不是看他平時送你多少禮物,也不是看他平時說了多少情話,而是當你生氣的時候他是什么態度。” 爭吵是兩個人磨合時期的不斷交涉,吵架的結果無非就兩種。 一是主動認錯,讓著你,二是繼續冷戰、激化矛盾。 電影《怦然心動》中朱莉的父母吵架時,父親總會第一時間提出解決辦法,而母親也會順坡下驢。 他們幾乎從未真正地大吵過,吵架的火苗總是在“搖籃”里被撲滅,二人的感情也越來越好。 正因如此,朱莉的家庭處處充滿了愛的氛圍,朱莉也成長為一個熱情開朗、真誠樂觀的小孩。 相反,若是在爭吵時一方總是固守自己的意愿和立場,不愿換位思考,那么這段感情或許也該終止了。 在感情的世界里,爭吵是無法避免的,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面對它。 懂得在爭吵時讓步,是理解愛的另一種方式,表示你愿意為了對方的幸福而妥協,而不是執意堅持自己的利益。 只有學會互相遷就、相互包容,這樣的感情才能行穩致遠。 ![]() 02 “做家務時,幫著你” 桑德伯格在《向前一步》中提及: “夫妻二人共同做家務,兩人的沖突會減少,對婚姻的滿意度會提高,夫妻的默契也會逐漸增加,關系也會更加穩固。” 在一段長久的關系中,無論是夫妻還是情人,相互的幫助和支持是至關重要的。 而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是否愿意在做家務時幫助對方,也能反映出他們對關系的認真和投入程度。 家務事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它們要求時間、精力和耐心。 當一方主動愿意分擔家務時,這既是對對方的關愛,也是對共同生活有責任心的體現。 在《家有兒女》這部劇中,夏東海不僅會在平日里主動接送孩子上下學, 還會每周末休息時主動為劉梅和孩子們做飯,并且清洗碗筷,讓劉梅去好好享受周末時光。 這樣的家庭氛圍至今仍是很多人所羨慕的,即便劉梅和夏東海二人屬于重組家庭,他們的感情卻勝似新婚夫婦。 在家庭中,本就沒有固定的角色和責任,雙方都應該有權利和義務去分擔家務。 因此,在感情中,只有另一半眼里有活,兩個人能夠共同分擔家務,將做家務不再重壓于一人身上時,這樣的關系才能夠長久地持續下去。 ![]() 03 “失意時,理解你” 無論是在戀愛還是婚姻當中,兩個不同的思維方式總會無時無刻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但當火花能夠相互照應時,那么火花的意義便不再過度刺眼,而是像暖色調一樣環繞在愛情的身邊。 世界級足球巨星梅西曾說過: “在我最黑暗的時刻,我真正需要的不是歡呼與贊美,而是那個人默默地陪在我身旁,給我足夠的力量。” 是的,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二字可談。 而那些失意瞬間最需要的是一個愿你拉你一把的人,即便對方沒有完全的感同身受。 但他依舊愿意從頭去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去理解你、安慰你,陪伴你走出低谷,讓你積攢重新開始的勇氣。 同時,在失意時,我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寧靜,需要獨處思考和調整心態。 而另一方的理解和支持,就是給予我們這個空間和時間,不強行插手,卻始終在身邊給予默默的支持。 真正理解我們的人,不會輕易對我們的選擇提出質疑,而是鼓勵我們去追求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 因此,無論是夫妻還是情人關系,只有在失意時能夠真正理解、包容和支持對方,才能讓彼此的感情更加堅固和長久。 愛是動詞,而不是名詞,是需要雙方付出實際行動的。 但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快餐式戀愛讓“愛”這一詞匯充滿貶義、讓“愛”被合作關系所取代。 我們常聽到這一句話:“都老夫老妻了,就沒那么多注重細節了。” 但其實,好的愛情都在細節里。 細節可以是節假日的一束花,也可以是平日里對待另一方持有尊重;細節可以是一句“我愛你”,也可以是下意識的維護。 張愛玲說:“能讓一個人上癮永遠不是多有錢,而是他身上的真誠、踏實、責任擔當和細節、還有偏愛!” 因此,我們要懂得如何去愛,并享受愛的過程,不要讓愛隨時間的增加而變得隱晦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