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由于飲食不節,常喝冷飲,吃冰涼的食物,加上生活節奏快,加班熬夜壓力大,極易導致脾胃虛寒、腎陽虛弱的情況,表現為四肢厥冷、手足不溫、大便溏稀、嘔吐泄瀉、脘腹冷痛、腰膝酸軟、小便頻數、浮腫、性功能減退等,這類人可以試試桂附理中丸。 桂附理中丸能補腎助陽,溫中健脾,可用于腎陽衰弱、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四肢厥冷。下面跟藥師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個藥吧。 PART.1歷史來源桂附理中丸最早出現在《飼鶴亭集方》,是由理中丸加減化裁而來。理中丸出自張仲景的《傷寒論》,由人參、干姜、甘草和白術組成,具有溫中祛寒、補氣健脾的作用,用于治療脾胃虛寒導致的脘腹疼痛、嘔吐泄瀉、納呆食少、口泛清涎、手足不溫或胸痹、心下痞滿等病癥。桂附理中丸是在理中丸的基礎上加用附子、肉桂,用炮姜代替干姜,黨參代替人參而成的方劑。其中,附子和肉桂,屬大辛大熱之品,能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兩者皆入腎經,更擅長于補充陽氣,用炮姜代替干姜主要是炮姜藥性溫和持久,能溫補脾陽,也少了干姜的辛辣刺激性,黨參補氣作用不及人參,但能健脾生津潤臟。 與理中丸相比較,桂附理中丸增強了補腎溫陽祛寒之力,適用于治療理中丸證又兼有四肢不溫、肢冷怕涼、腰背寒涼、夜間尿頻、腹瀉清冷甚至出現五更瀉者。 PART.2組成![]() 點擊加載圖片 溫腎補脾的良方——桂附理中丸 PART.3方劑方解方中肉桂、附子大辛大熱,補腎助陽,溫中散寒止痛,共為君藥。黨參味甘偏溫入脾,補中益氣,促進運化;炮姜辛熱,溫中散寒、止痛止瀉,合為臣藥。君臣相合,甘溫辛熱,溫補陽氣,溫中健脾。 白術甘苦溫燥,益氣健脾燥濕,為佐藥。 炙甘草味甘,益氣補中,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為使藥。 全方合用,可使寒氣去,陽氣復,中氣得補,共奏補腎助陽,溫中健脾之功。 PART.4現代臨床應用01、脾腎陽虛腹瀉桂附理中丸加減聯合思密達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相關性腹瀉能有效改善脾腎陽虛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相關性腹瀉患者的中醫癥候,改善患者腹瀉復發情況,使患者獲得較好的預后。 02、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桂附理中丸加減,聯合彌可保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脾腎陽虛證者),能有效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03、不穩定性心絞痛 桂附理中丸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心腎陽虛證)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少每周心絞痛發作次數以及硝酸甘油片用量,提高臨床療效,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血清P選擇素和游離脂肪酸水平有關。 PART.5用法用量用姜湯或溫開水送服。水蜜丸一次5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PART.6注意事項本品含有肉桂、附子,為大熱之品,故肝胃郁熱所致胃脘痛者忌用,孕婦慎用。傷風感冒及實熱者忌服,高血壓、心臟病、腎病、咳喘、浮腫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服藥期間,忌生冷、油膩、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戒煙酒。本品不宜長期服用,服藥2周內癥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本品處方中含有附子,不宜與含有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的藥同用。審稿專家:廣東藥學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扶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