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昏迷指數,是醫學上評估病人昏迷程度的有效指標,現今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是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 Glasgow Coma Scale)評分法,此法是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兩位神經外科教授Graham Teasdale與Bryan J.Jennett 1974年發明的,由于其客觀性和易于掌握而被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所采用。 主要對昏迷患者進行評估,它可以: 1.作為住院死亡和遠期預后的預測指標 2.對腦出血患者預后的早期預測 3.對老年患者術后繼發大面積腦梗死的評估
GCS昏迷評分主要應用于腦卒中顱腦術后以及各種原因導致不同程度昏迷的患者,每12小時進行一次GCS昏迷指數評分,對于病情不穩定進展比較快的患者每4-6小時評估一次并做好記錄。

圖1. 睜眼反應(E Eye opening) 4分:自然睜眼(spontaneous):靠近患者時,術者不說話、不接觸患者,患者可自主睜眼。 3分:呼之睜眼(to speech):正常音量或高音量呼叫患者,但不接觸患者,患者可睜眼。 2分:疼痛刺激睜眼(to pain):如:以筆尖刺激患者第2或第3指外側,并在10秒內增加刺激至最大,強刺激睜眼評2分,若僅皺眉、閉眼、痛苦表情,不能評2分。 1分:對任何刺激無反應(none)。 C分:如因眼腫、骨折等不能睜眼,應以“C”(closed)表示。

圖2. 語言反應(V, Verbal response) 5分:說話有條理(oriented):定向能力正確,能清晰表達自己的名字、居住城市或當前所在地點、當年年份和月份。 4分:言語錯亂(confused):定向能力障礙,有答錯情況。 3分:只能說出(不適當)單詞(inappropriate words):完全不能進行對話,只能說簡短句或單個字。 2分:只能發音(unintelligible sounds):對疼痛刺激僅能發出無意義叫聲。 1分:不能發音無任何反應(none)。 T分:因氣管插管或切開而無法正常發聲,以“T”(tube)表示。

圖3. 肢體運動(M, Motor response) 6分:按吩咐動作(obey commands):按指令完成2次不同的動作。 5分:施以刺激時,可定位出疼痛位置(localize):予疼痛刺激時,患者能移動肢體嘗試去除刺激。疼痛刺激以壓眶上神經為金標準。 4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回縮(withdrawal)。 3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彎曲(decorticate flexion):呈“去皮質強直”姿勢。 2分:對疼痛刺激有反應,肢體會伸直(decerebrate extension):呈“去腦強直”姿勢。 1分:無任何反應(no response)。
四、程度的判斷 GCS評分滿分為15分,最低3分?;杳猿潭仍絿乐鼗杳灾笖捣种翟降?,15分表示意識清楚;13-14分為輕度意識障礙;9-12分為中度意識障礙;3-8分為重度意識障礙。
GCS評分法在使用時應注意運動評分左側右側可能不同,如有不同應以高分一側進行評分。臨床科室應對本科室醫護人員進行系統化培訓,使其評分盡量統一一致,減少因醫護人員工作年齡、掌握程度的不一致帶來的差異性,使其統一準確才能更好的應用于臨床服務于患者。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昝利 王鑫 谷曉玲) 參考資料: [1]王小剛,高丁,李濤,等. 院前應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級評分評估顱腦損傷患者與預后的相關性分析 [J].中國臨床醫學雜志,2015,43 (08):36-39. [2]高立威,張文博,于國淵,等.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和血漿瘦素聯合預測腦出血預后的臨床研究 [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3,1(16):7603-7604. [3]葉世武.腦卒中患者GCS昏迷評分與臨床肺部感染評分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14(09):38-41. [4]沈建忠.老年腦外傷患者圍術期格拉斯哥昏迷評分和血液流變學變化對術后繼發大面積腦梗死的評估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06):1550-1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