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毛主席從延安楊家嶺遷往延安棗園。10月26日,主席在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彭德懷、鄧發、彭真等人的陪同下,前往南泥灣視察。
在視察完359旅返回延安的途中,主席又專門來到陶寶峪[yù ],視察駐扎在那里的八路軍炮團。
炮團成立于1938年1月。37年9月的平型關一戰,讓毛主席注意到了炮后在戰場上的重要作用,隨后指示組建炮團,由八路軍總部作戰科科長武亭負責。武亭后來成為炮團第一任團長。
八路軍各部當時分散駐扎在延安附近,除了少數物資由總部統一供應,其他吃的用的基本都要自己解決。炮團雖然人不多,卻也自力更生,自己種糧、種菜、養了雞鴨鵝豬等家禽家畜,實現了自給自足。
主席聽完工作匯報,高興地留在炮團吃了午飯,炮團團長兼政委邱創成和副團長匡裕民、營長宋承志等人陪同就餐。
飯后,宋承志看到桌上還剩下半只燒雞,就拿報紙包了起來,隨手裝進主席掛在旁邊的上衣口袋里,讓主席拿回去補補身子。
當時延安生活很困難,燒雞是稀罕物,一桌子人都沒好意思吃,主席硬招呼大家下筷,燒雞才被吃了一些。
吃完飯,炮團幾位領導陪同主席一行到操場檢閱部隊。
檢閱完部隊,主席還觀看了連隊的操炮表演和各種火炮器材。
他高興地對邱創成說,你們在南泥灣搞得很不錯啊,能夠做到戰備、生產兩不誤,為將來成立炮兵學校打好了物質基礎。看來困難這個怪物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照片上,主席上衣右口袋鼓鼓囊囊的,就是宋承志裝進去的半只燒雞。主席右邊第一人,是炮團團長邱創成,左一是宋承志,左四是政治處主任劉登瀛。
宋承志后來一直在炮兵部隊任職,擔任過很多職務。后來出任沈陽軍區炮兵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2010年8月13日,宋承志在北京近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