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門止痛的方子!四味藥,行氣血,化解一身疼痛 中醫里用于止疼的一張常用方子,這就是活絡效靈丹。它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 基本構成是當歸、丹參、生明乳香、生明沒藥各15克。 原方是水煎服。如果做成散劑,是一劑分成四次服用,溫酒送下。但更多的,都是水煎服。現在,也有此方的成藥。 這個東西就是止痛的。 當歸和丹參活血,改善淤血作痛。乳香和沒藥,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所以說,它就是針對氣滯血瘀所致疼痛而設的。 涉及的部位,很廣泛,包括心腹疼痛,腿痛胳膊痛,腰痛,跌打淤腫疼痛,以及癥瘕積聚、內外瘡瘍等等。 總之,哪兒疼,它治哪兒。 當然,我們也得承認,它的功效,僅僅限于活血祛瘀。你要想徹底解決問題,很可能得做一些加減。 一個女子,25歲。就是兩處膝關節紅腫灼痛,5天不止。走路,已經十分困難了。無奈之下,她投中醫治療。 刻診,見患者脈弦滑數,舌苔黃膩,舌質偏紅。兩處膝關節皮膚顏色發紅,患者自覺患處發熱。 了解到這些以后,醫家給開了一張方子,非常簡單,就是活絡效靈丹,加上黃柏10克,絡石藤9克,薏苡仁20克,地龍10克。 結果如何?患者服用5劑以后,癥狀大大減輕。這時候,原方黃柏減為6克,另加桑枝15克,絲瓜絡10克,再投4劑。 最后,患者諸證悉平,完全恢復健康。 這是1986年,在《湖南中醫雜志》上刊發的驗案。它在業界是受到過關注的。 這里頭的道理,很清楚。 你看,這個患者,痛處局部紅腫熱痛,而且舌紅,苔黃膩,脈象弦而滑數。這一看就知道,是濕熱困阻膝部,導致氣滯血瘀而痛。也就是說,其病根兒,是濕熱阻滯經脈。濕熱阻滯,引起氣血瘀滯,不通則痛。 那怎么辦?活血祛瘀,這是肯定的。在這個基礎上,清熱除濕。 醫家怎么用藥啊?活絡效靈丹打底,加上黃柏10克,絡石藤9克,薏苡仁20克,地龍10克。 這里頭,黃柏清熱燥濕,絡石藤清熱通絡止痛,薏苡仁清熱利濕,舒活筋脈,地龍清熱,通經活絡。它們都是負責清濕熱的。 這就是基本的用藥思路,結構非常簡單。 活絡效靈丹不僅僅是治療肢體疼痛的,它對心腹疼痛的治療,也很有效。這里頭,就包括胃痛。 基本方活絡效靈丹,當歸15克,丹參30克,生乳香和生沒藥各10克。以它作為底子,治慢性胃炎所致疼痛。 偏氣血不足的,加黃芪。 總之,你看你屬于什么型。是什么型,就去做什么加減。 頸椎病疼痛,基本方活絡效靈丹,四味藥各15克,加葛根、威靈仙各20克,白芍20克,狗脊和骨碎補各15克,川牛膝和川芎各10克。效果也是不錯的。這是1993年,在《湖北中醫》雜志上刊發的驗案。 治療一般的腰腿疼,當歸15到25克,丹參12到18克,乳香和沒藥各8到12克,黃芪15克到30克,這是基本方。 當然,活絡效靈丹的方子,也不是隨便用的。 首先,它中病即止,不可以長服久服。 其次,陰虛和血虛的人,不要用。因為它活血動血,陰血虧虛者是受不了的。 再有,就是一些疼痛,不是源于血瘀,那最好就不用。 一般來說,現代中醫臨床用活絡效靈丹,主要還是治療冠心病、腦血栓形成、坐骨神經痛、頸椎病、骨關節痛等等。辨證,主要問題都屬于氣滯血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