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號/天啟元貞 文 ![]() 波蘭人的祖先是西斯拉夫的三個部落,一個是“大波蘭”地區的波蘭人,一個是“小波蘭”地區的維斯蘭人,一個是西里西亞地區的希萊贊人。 然后,波蘭人中有個能人梅什科一世統一了三個部落,建立了皮亞斯特王朝。此時,神圣羅馬帝國的日耳曼人“東進運動”已經逼近:波蘭人,信個教吧,不信教是沒有前途的。于是,966年梅什科一世在日耳曼人的壓力下皈依了天主教,并于兩年后在波茲南設立了主教區。 ![]() 都說“虎父無犬子”,梅什科一世的兒子“勇敢者”博萊斯瓦夫繼承了父輩的遺志,擴大了波蘭的疆土,一個接近于今日波蘭版圖的王國基本定型。1025年,博萊斯瓦夫的王位得到了羅馬教會的認可。博萊斯瓦夫:哥就是波蘭的“波始王”,妥妥的正統!因此,他也被認為是波蘭歷史上成就最高的國王。 ![]() 可是,好景不長。到了12世紀,由于皮亞斯特家族實行“推恩令”式的分封制,造成了封建割據局面,最終使波蘭王國走向分裂,尤其是在西里西亞地區。在幾十個封建領地中,有五個公國最大,分別是大波蘭、西里西亞、克拉克夫、馬佐維亞、桑多梅日。名義上克拉克夫大公擁有最高權力,實際上都處于獨立狀態。日爾曼人一看:機會來了,此時不取更待何時?于是,德國加緊對波蘭施壓:西里西亞名義上仍屬于波蘭,實際上越來越日爾曼化。 ![]() 此外,為了擴張領土和基督教化,德國人還在波羅的海東岸建立了兩個橋頭堡:一個是里加,這里組建了佩劍騎士團,然后征服了庫爾蘭和利沃尼亞;另一個是庫姆蘭,1224年,應一個波蘭公國即馬佐維亞的康拉德公爵的邀請,條頓騎士團進入此地展開對古普魯士人的征服和基督教化,并很快占領了古普魯士人的土地,建立了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即條頓騎士團領地。 ![]() 西邊的問題還沒解決,東邊的麻煩又來了。1239-1242年,蒙古大軍的西征給波蘭人帶來了災難。他們在波蘭境內肆意破壞和劫掠,還在西里西亞打敗了波德聯軍。1259年,蒙古大軍第二次侵入波蘭時,遭到了波蘭人的強烈反抗,最終退去,成為一段插曲。不過,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控制了東斯拉夫人,還是使波蘭人感到了很大的威脅。波蘭:這就是一幫魔鬼! ![]() 蒙古軍隊△ 經過這么一折騰,波蘭王國土崩瓦解,陷入了無政府的混亂狀態。大貴族勢力壯大,小貴族倍受擠壓,君主世襲制變選舉制。這個時候,唯一能夠維系民族統一的就是天主教會了。所以,它的地位也越來越高。 “屋漏偏逢連夜雨,請神容易送神難”,波蘭公爵病急亂投醫,引來了一個“問題兒童”。條頓騎士團又來找事了,1308年他們兼并了但澤和波美拉尼亞東部,切斷了波蘭的波羅的海出海口。波蘭:我的媽,這是請了一個爹呀,真是后悔莫及。 ![]() 在皮亞斯特王朝最后幾任國王時期,尤其是“矮子”弗瓦迪斯瓦夫和卡米齊日三世在位時,波蘭王國重新實現了統一,還將加利西亞并入版圖,并于1320年定都克拉克夫,1364年還在此建立了大學。波蘭人幾經周折,終于恢復了繁榮景象,走上了復興之路。 剛剛緩過勁來的波蘭人卻發現他們的鄰居立陶宛人很猛,表現出了“小宇宙爆發”一般的活力。從13世紀開始,立陶宛人吞并了許多羅斯公國,他們的土地足足擴大了十倍,一直延伸到基輔。波蘭:兄弟這么猛,帶我組個隊唄? ![]() 卡米齊日三世死后,皮亞斯特王朝絕嗣,只好傳給了他的侄子安茹的路易,路易當時已是匈牙利國王。沒想到他的侄子路易也沒有子嗣,卻有兩個女兒。于是,路易死后,大女兒瑪麗成為匈牙利王后,小女兒雅德維加繼承了波蘭王位。 ![]() 討厭的條頓騎士團一直沒有停止對波蘭和立陶宛的騷擾。1386年,為了共同對條頓騎士團和對外擴張,波蘭貴族迫使女王雅德維加與立陶宛大公亞蓋洛聯姻。之后亞蓋洛皈依了天主教,并成為波蘭國王,稱弗瓦迪斯瓦夫二世·亞蓋洛。1399年,雅德維加英年早逝,于是波蘭和立陶宛簽訂《維爾紐斯條約》,成為一個無限期的君合國,即兩個國家共有一位國王。 ![]() 條頓騎士團△ 波蘭和立陶宛聯盟之后在當時可謂所向披靡。波立聯盟后沒多久,開始找條頓騎士團算總賬了。1410年,條頓騎士團在坦嫩貝格被波蘭、立陶宛、羅塞尼亞聯軍大敗,死傷慘重,從此一蹶不振。立陶宛收回薩莫吉提亞。1466年,波蘭又在“十三年戰爭”中給了條頓騎士團致命一擊,簽訂《托倫條約》,不但重獲波羅的海出海口,還讓條頓騎士團成為附屬國。波立聯盟:小條頓,還得瑟不,平獨平的就是你。 ![]() 15-16世紀,波蘭進入了和平的“黃金時代”。亞蓋沃王朝的君主甚至同時兼任波希米亞和匈牙利國王,帶動了它們的輝煌。 波蘭何以進入鼎盛時期?其實主要原因就是外患少了。條頓騎士團被揍得半死,從此一蹶不振,當了小弟;不久以前還在威脅波蘭西部的德國也陷入內部紛爭,自顧不暇;金帳汗國一分為三個,內斗不已;莫斯科公國剛剛獨立,力量尚不足。 ![]() 總之,這個時候的波蘭一立陶宛聯盟實現了國內和平、人民安定、宗教自由和文化繁榮。境內的天主教徒、新教徒、東正教徒和猶太教徒和平共處,相安無事。天主教會與羅馬教廷的聯系加強,波蘭與意大利的關系也更為緊密,甚至自稱為“拉丁國家”。同時波蘭語不斷發展,立陶宛和部分羅塞尼亞貴族逐漸“波蘭化”,那個時候的波蘭語就高貴語言的象征,其地位一點不亞于后來的法語。波蘭: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然而,盛極必衰,世之常理也。當波蘭正處在“黃金時代”時,邊界上的新威脅出現了。 一方面,奧斯曼帝國跨過海峽,一路高歌,逐步蕩平了巴爾干半島。1526年,奧斯曼帝國已經打到家門口,占領了波蘭-立陶宛聯盟的耶迪桑地區,切斷了其南部黑海沿岸的出海口。 ![]() 另一方面,擺脫了金帳汗國統治的莫斯科公國開始支梭起來,膽子變得越來越肥,在瓦西里三世時攻占了斯摩棱斯克,使波蘭-立陶宛聯盟東部邊界也面臨著極大的威脅。 不過在條頓騎士團方面,并沒有什么大問題:1525年條頓騎士團領地轉變為普魯士公國,仍從屬于波蘭王國,與此同時佩劍騎士團也瓦解。但俄國的伊凡四世心太急,想碰一碰運氣,發動了利沃尼亞戰爭,爭奪佩劍騎士團的遺產。最終的結果是,波蘭、瑞典、丹麥瓜分了原佩劍騎士團的領地,其中庫爾蘭公國是波蘭附屬國。而俄國一根毛也沒撈著。伊凡四世:天不助我,如之奈何? ![]() 波蘭雖然又收獲了一塊土地,只是依照俄國的尿性是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隨著宗教改革的開展,瑞典也開始崛起,有南下的企圖。亞蓋洛王朝最后一任國王西格蒙德·奧古斯特在位時,國際形勢對波蘭越來越不利。因此,波蘭與立陶宛需要進一步加強聯合。 ![]() 于是,1569年波蘭與立陶宛結成盧布林聯盟,成立共有一個國王、一個議會和共同選王制的永久性聯盟。并且之后,華沙代替克拉科夫和維爾紐斯成為波蘭-立陶宛聯盟的唯一首都。聯盟成立后,原立陶宛大公國的南部羅塞尼亞地區即烏克蘭并入波蘭。此后,波蘭逐漸占據了聯盟的主導地位。所以,波蘭-立陶宛聯盟一般也簡稱為“波蘭王國”。立陶宛:我打下的領土最多,存在感就這么莫名其妙的沒了? 1572年,亞蓋洛王朝最后一位國王西格蒙德·奧古斯特去世,由于絕嗣,尋找新君主成為當務之急。先找了一個法國人,但沒幾個月他就跑了;最后選了特蘭西瓦尼亞省的總督史蒂芬·巴托里。這哥們比較猛,曾經率軍打跑了俄羅斯的伊凡雷帝,還將俄軍一直趕回了莫斯科。伊凡雷帝死后,俄國陷入騷亂,波蘭軍隊曾于1610-1612年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駐扎,收回了被俄國占領的斯摩棱斯克、諾夫哥羅德等地。波蘭:平獨鎮露的露說的就是你吧。俄國:奇恥大辱啊,你給我等著! 此后,波俄又打了幾仗,波蘭都是占據了優勢,俄國一度被壓的抬不起頭來,來自俄國的威脅暫時遏制住了。可是,從1600年開始,北歐的瑞典支楞起來了,對利沃尼亞充滿野心。于是,1617-1629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發動了對波蘭的戰爭,導致波蘭被迫將利沃尼亞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波蘭-普魯士沿海地帶交給瑞典。波蘭:前所未有的奇恥大辱啊,波蘭的美好時光就這么結束了? ![]() 歐洲“三十年戰爭”期間,波蘭有幸躲過一劫,不過“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之后更大的災難來了。1648-1676年一系列事件,使波蘭遭受了沉重打擊,走向了徹底地衰落。 首先一個是哥薩克民族大起義。扎波羅熱-哥薩克人長期盤踞在波蘭、俄國與附屬于奧斯曼帝國的克里米亞汗國三大勢力的交界地帶,游離于各種勢力之間,成為雇傭兵打手。 ![]() 1637年,哥薩克人曾發動過反對波蘭的起義,但很快被鎮壓。1648年,扎波羅熱-哥薩克人在首領赫梅爾尼茨基領導下,再次發動了反對波蘭的起義,并且歸順了俄國沙皇。并且,俄國也在1647年對波蘭宣戰:克里姆林宮之恥猶未雪,我大鵝羅斯之恨何時滅! 1649年,波蘭被迫承認一個獨立的哥薩克公國的存在。但是波蘭很快又背信棄義,挑起戰爭。這次,赫梅爾尼茨尋求俄國幫助,雙方占領了波蘭的很多領土,大體上就是東白羅斯與東烏克蘭地區。 接著,1655年,第一次北方戰爭爆發,波蘭、俄國、瑞典、丹麥甚至神圣羅馬帝國帝和特蘭西瓦尼亞都卷入其中,其中瑞典給波蘭帶來的災難最深重的。因為王位繼承問題,1655-1658年瑞典大舉進攻波蘭,幾乎占領了所有地區。1660年,波瑞簽訂和約,波蘭將利沃尼亞一帶割讓給瑞典,從而結束了第一次“北方戰爭”。這三年波蘭人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史稱“大洪水”時期。 ![]() 此外,勃蘭登堡也分得了一杯羹,它與瑞典結盟從而迫使波蘭于1657年放棄對普魯士公國的宗主權,而且還得到了東波美拉尼亞一小塊地區。1667年,波蘭還被迫與俄國簽訂《安德魯索沃停戰條約》,放棄了包括斯摩棱斯克和基輔在內的第聶伯河以東地區。由于哥薩克人的挑唆,奧斯曼帝國也出兵波蘭,并于1676年奪得波多利亞地區。 ![]() 俗話說“破鼓萬人錘”,經過25年的戰亂,波蘭腹背受敵,損失慘重,要多慘有多慘。這片曾經充滿和平的土地,成為各鄰國軍隊來往的通道,變得千瘡百孔,滿目瘡痍。波蘭:“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曹老板的詩原來也是給我寫的。 不過,在1674-1696年,約翰·索別斯基統治時,波蘭也短暫經歷了最后的輝煌時期。1683年,奧斯曼帝國兵圍維也納時,約翰·索別斯基曾經率領波蘭援軍打敗土耳其人,拯救了歐洲。此后,波蘭還與奧地利、威尼斯、俄國組成神圣同盟,共同對與奧斯曼帝國進行持久戰。由于約翰·索別斯基的努力,1699年波蘭從奧斯曼帝國手里收復波多利亞。 ![]() 土耳其人剛剛老實了一陣,波蘭人選了一個來自德國的國王即“強力王”奧古斯特二世,結果出事了。俄國沙皇彼得大帝對波羅的海出海口垂涎已久,而“強力王”奧古斯特二世也想收復利沃尼亞,丹麥也想收復失地。于是,俄國、波蘭、丹麥結成聯盟,共同進攻瑞典,第二次“北方戰爭”即大北方戰爭爆發。 ![]() ![]() ![]() 結果,當時瑞典軍隊剛經過改革,戰斗力極強,瑞典18歲的國王查理十二世所向披靡,在打敗了丹麥與俄軍后,于1701年出兵波蘭,一直待到1709年,加上鼠疫爆發,波蘭全境又被蹂躪了一番。“強力王”奧古斯特二世被迫逃亡,并宣布放棄王位。最后,彼得大帝率軍于1709年打敗查理十二世,成為大北方戰爭中唯一笑到最后的贏家,從瑞典手中獲得大片領土。 ![]() 此后,彼得大帝又重新扶植奧古斯特二世登上王位。但由于俄國軍隊長期占領著波蘭,所以彼得大帝可以干預波蘭的內政。俄國彼得大帝:風水輪流轉,小波波,沒想到你也有今天吧。以前你占著我的地,現在終于輪到我了。列祖列宗們,朕終于給俄國雪恥了。 從此,俄國軍隊可以自由出入波蘭領土,就像進自己家門一樣大搖大擺。俄國甚至可以干涉波蘭的王位繼承人選。“歐洲裹腳布”之稱,大概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 ![]() 1764年,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在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支持下繼承波蘭王位。葉卡捷琳娜二世為什么要支持他呢?因為他在圣彼得堡擔任英國大使館秘書時,曾經是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情人。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基想重建波蘭,但是遭到國內波蘭貴族的反對,演變成一場內亂。波蘭大貴族甚至不惜請俄軍幫助,而俄國也趁此介入波蘭局勢。 ![]() 普魯士王國的腓特烈大帝見狀,不希望俄國獨吞波蘭。于是,俄國、普魯士、奧地利經過協商,于1772年、1793年、1795年三次瓜分了波蘭,立國700多年的波蘭第一次滅亡。波蘭:三個強盜,臭不要臉!俄國、普魯士、奧地利:愛怎么叫怎么叫,反正我們內心毫無波瀾。 ![]() ![]() 面對俄普奧的瓜分,波蘭人并不甘心做亡國奴。1794年,以柯斯丘什科為首的波蘭愛國力量也曾發動起義,誓死保衛波蘭,但卻在數月后以失敗告終。 ![]() 其中,第一次對波蘭的瓜分中,俄國得到了內利沃尼亞和白俄羅斯人的土地;普魯士獲得了除但澤以外的走廊地帶即“西普魯士”;奧地利獲得了加利西亞。 ![]() 第二次瓜分時,俄國得到的土地最多,包括白俄羅斯中心地帶、波列西耶、東沃里尼亞及波多利亞;普魯士獲得了“大波蘭”即南普魯士和但澤。而奧地利當時正與法國在荷蘭開戰,無暇東顧,所以沒有參加第二次瓜分。 ![]() 第三次瓜分時,俄國得到了庫爾蘭、立陶宛以及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剩余部分;普魯士獲得了“新東普魯士”和華沙;這一次奧地利也有份了,獲得了“小波蘭”即新加利西亞。 波蘭不復存在了。但為了進一步表明這個事實,俄、普、奧三國還在1797年1月26日聯合簽訂了一份條約,宣告波蘭亡國。條約規定: “(條約各方)認定有必要消除一切可能喚醒……波蘭王國只存在的事物,從即刻起……波蘭王國的……國名稱謂將被永遠廢除。” 波蘭:三個強盜真是不要臉到家了! 1795年11月25日,波蘭末代國王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波尼亞托夫斯遜位:朕的波蘭就這么亡了? 頭條號/天啟元貞 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