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烈士公園始建于1951年,1953年正式開園,總面積2063畝。位于長沙城東北部東風路1號。

公園紀念區(qū)內(nèi)矗立著高達58.7米的烈士紀念塔,塔上鐫刻著由毛澤東同志親筆提寫的碑銘,塔內(nèi)陳列著157位烈士遺像和10多萬湖南先烈名錄,與紀念塔呼應(yīng)的景點還有仿宋長廊紀念亭和紅軍渡。
1959年9月,湖南烈士紀念塔建成對外開放,采用上塔下堂、塔堂合一的設(shè)計,塔身呈八角柱形,下方的塔堂設(shè)有東、中、西3個廳,總面積為872平方米。
八角設(shè)計:一般古塔多為四角或六角,烈士紀念塔卻設(shè)計為“八角”。這個接近于圓的設(shè)計,能讓游客從任一角度都獲得良好的視覺效果。
空心塔身:塔身內(nèi)部為空心建筑,有樓梯盤旋而上,既方便了后人的維護,也為底部減輕了承重。
湖南烈士紀念塔
湖南革命烈士紀念塔與內(nèi)部陳列\(zhòng)實拍
湖南烈士公園于1951年動工興建,1953年建成開放,陸地面積69.6公頃,水域面積69.33公頃,是集紀念、游玩、休閑于一體的免費開放的綜合性公園,省、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湖南烈士紀念塔建成于1959年,作為國慶十周年獻禮工程對外開放,是為了緬懷近百年來,特別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來為中華民族振興和人民解放事業(yè)而英勇獻身的湘籍烈士,它不僅是重要的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更是一段歷史的印記。
整座建筑采用的是上塔下堂、塔堂合一的設(shè)計,上半部分為紀念塔,高約39米,塔身的正南面有一塊漢白玉石碑,上面刻有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湖南烈士公園紀念碑”九個大字。塔的下半部分是紀念堂,在東西兩側(cè)陳列廳里,按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shè)時期陳列,展示了10多萬多位湖南省烈士名冊,陳列了向警予、蔡和森、夏明翰、郭亮、雷鋒等157位烈士的照片、簡歷及部分遺物。
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人。據(jù)統(tǒng)計,1927年到1949年,全國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有370多萬人,其中湖南犧牲的革命烈士有20多萬人。這其中有高喊“頭可斷,共產(chǎn)黨籍不可犧牲”、在第二次北伐戰(zhàn)爭中忍著傷痛、三次更換戰(zhàn)馬、最終壯烈犧牲的蔣先云;也有抗日戰(zhàn)爭時期犧牲的紅軍級別最高將領(lǐng)左權(quán),他18歲離開家鄉(xiāng)求學、革命,此后整整19年沒有回過家,一生中與妻女團聚日子只有短短3個月;還有在湘江戰(zhàn)役中為突破防線、掩護紅軍主力搶渡湘江、率領(lǐng)部隊奮戰(zhàn)4天5晚、受傷被捕后拒不投降、躺在擔架上毅然“斷腸明志”的陳樹湘……
一個烈士,就是一座不朽的豐碑;一個英雄,就是一面飄揚的旗幟。中國人民今日之幸福,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們用信仰、生命和忠誠鑄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輩當以至誠之心緬懷革命先烈,將愛國之情懷,永世相傳!

湖南烈士紀念塔由我國第一代女建筑家于均祥設(shè)計,紀念塔總高58.6米,塔身高38米,是國內(nèi)罕見的堂塔合一式紀念塔,代表著當時紀念性建筑的最高成就。

紀念塔高58.7米,由2932塊白玉石和花崗石砌成,威武雄偉。整個建筑由紀念碑和奠堂兩大部分組成。奠堂由8根6米長的石柱支撐。奠堂四周設(shè)有湖南革命烈士遺像、事跡陳列室。
烈士紀念塔巍然肅立,正南面嵌有一塊20米高的漢白玉紀念碑,由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的“湖南烈士公園紀念碑”幾個大字熠熠生輝。
58.7米的烈士紀念塔內(nèi)陳列著157位烈士遺像和十多萬湖南先烈的名錄。目前烈士紀念塔正常開放,市民可自由前往悼念先烈。
奠堂正面豎立著奠基紀念碑,上面刻著:“近百年來。特別是近三十年來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而光榮犧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們永垂不朽!”
奠堂正面豎立著1951年12月安放的奠基紀念碑,上面刻著:“近百年來。特別是近三十年來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而光榮犧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們永垂不朽!”奠堂四周四周設(shè)有湖南革命烈士遺像、事跡陳列室。
展廳以時間為脈絡(luò),分階段展示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shè)時期157位湘籍烈士代表的遺像和事跡。
湖南烈士公園紀念塔1959年建成,
塔堂合一,上部為紀念塔,高38.6米,平面呈八方形,塔身南向正面嵌祁陽石碑心,上鐫毛澤東題“湖南烈士公園紀念碑”;下為紀念堂,陳列有革命先烈郭亮、夏明翰、楊開慧等157人的遺像和事跡,并陳列有全省十多萬多位烈士的全部名冊。
在西廳,展現(xiàn)了中國近代史上湖南人始終走在斗爭前線的英烈事跡。被孫中山譽為中華民國“開國元勛”的蔣翊武,湖南澧州(今澧縣)人,是武昌起義的主要組織者和領(lǐng)導(dǎo)者,1913年9月在桂林英勇就義,時年28歲;黃愛和龐人銓是“中國第一次為無產(chǎn)階級而死的先烈”;歐陽立安是龍華二十四烈士中年紀最小的一位,犧牲時年僅17歲……
展示效果上,用輕薄、無框的鋁制UV噴繪展板代替原玻璃木質(zhì)展板,解決了過去陳舊、炫光等問題。前往多地烈士紀念館搜集烈士照片,送至北京等地專業(yè)修復(fù)機構(gòu)進行多輪修復(fù),保證上墻烈士照片的真實性和清晰度。
近年新增的12位烈士,分別是彭璜、陳子博、郭陸順、鄧永耀、吳師孟、楊松林、魯運新、胡宗亮、吳婭莉、張杰明、姜開斌、陳友才。其中,出生于湖南瀏陽的郭陸順,在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擔任八路軍第3縱隊回民支隊政治委員,在反“掃蕩”戰(zhàn)斗中不幸犧牲,年僅28歲,是長眠于華北軍區(qū)烈士陵園的11位湘籍烈士之一;湖南常德人姜開斌生前系中船重工第七六研究所某試驗平臺機電負責人,在國家某重點試驗平臺出現(xiàn)重大險情時,沖鋒在前,不幸被巨浪卷入海中,壯烈犧牲。
紀念塔內(nèi)東、西廳增加了“三湘英烈電子檢索觸摸屏”,錄入十多萬《湖南烈士英名錄》,以數(shù)據(jù)化的形式展示湖南英烈文化,為群眾銘記、紀念湖湘英烈提供更加便捷檢索、閱覽的方式。
建成以來,烈士紀念塔經(jīng)歷多次修繕。2009年,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烈士紀念塔大修,碑名鍍金。2021年再次加以局部維修。
【備注】前些年,“洪哥警影”本人曾全面拍攝過湖南烈士公園湖畔風景和紀念塔內(nèi)外景觀。2023-08-23這天上午,咱從東門進入烈士公園,先拍攝右邊的躍進湖畔(已編發(fā)圖帖);接著,沿年嘉湖岸漫步拍片(已編發(fā)圖帖);最后,再拍攝湖南烈士紀念塔與內(nèi)部景觀(暨本組圖帖)。
(洪哥警影
2023-08-23 攝于長沙; 23-09-04 于上海浦東編發(fā)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