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區情概況 作者:區政協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2-03-10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夷陵區是2001年撤銷原宜昌縣、具有明顯縣體制特征的市轄區,區域面積3424平方公里,轄11個鄉鎮、1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東城城鄉統籌發展試驗區,176個村19個社區52萬人,被譽為中國非金屬礦之鄉、中國桔都茶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觀賞石之鄉。 夷陵是三峽工程所在地,區位得天獨厚。夷陵臨水而建、因水而生,素有“三峽門戶”之稱,1970年縣城因修建葛洲壩工程從宜昌城區搬遷至小溪塔,1992年1.4萬人因興修三峽工程搬遷后靠,小溪塔城區距宜昌港10公里、火車東站20公里、三峽機場35公里,境內長江黃金水道100里。 夷陵是巴楚文化融合地,文化底蘊深厚。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夷陵之名始見于史冊。公元前221年開始置縣,一代詞宗歐陽修曾任夷陵縣令。境內現存古巴人兵寨、懸棺等巴楚文化遺跡,黃陵廟見證了長江千年治水文化,“石牌要塞保衛戰”被譽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宜昌絲竹”、“下堡坪民間故事”等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夷陵是自然資源富集地,開發前景廣闊。夷陵是中國八大磷礦主產區之一、亞洲第二大磷礦腹地,石墨礦以品位高、鱗片大著稱全國,花崗巖、石灰巖、鎂橄欖石等非金屬礦儲量豐富。夷陵處于北緯30度緯線上,橫跨長江西陵峽,境內有世界罕見的2顆地質標準剖面“金釘子”,坐擁三峽大壩、三峽人家2個5A級景區,是宜昌市重要的生態屏障區和水源保護地。 夷陵是精品名牌匯粹地,充滿生機活力。夷陵產業特色鮮明。工業上建成了六大工業園區,培強了食品飲料、機械電子、化工醫藥、新型建材四大優勢產業,創建了“稻花香”、“蕭氏”等5件本土中國馳名商標。農業上建成了精品柑桔、高效茶葉、生態林業三大現代農業走廊,柑桔、茶葉產業綜合實力分別位居全省第1、第2位,現有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3家。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培育了長江市場、三峽國際旅游茶城2個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專業市場。夷陵區經濟社會發展一直位居全省前列,連續九年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市區,近兩年先后獲得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全國平安暢通先進縣區等國家級榮譽11項,獲得湖北旅游強縣、全省農產品加工業“四個一批”工程先進縣市區等省級榮譽20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