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覺補”,可見一個良好的睡眠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可是反觀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正飽受失眠的困擾。 “睡個好覺”對于當代的很多人來說已經成了一種奢望,多數人躺在床上翻來覆去,越著急越睡不著,越睡不著就越著急,就這樣渾渾噩噩得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夜晚。 這個時候有的人會選擇用安眠藥,其實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行為。因為安眠藥根本就不能治療失眠,安眠藥只是在強制你進入看似睡眠的狀態,根本就達不到睡眠的效果,健康的睡眠一覺醒來是非常輕松愉悅的,可是吃安眠藥醒來之后渾身難受,反應遲鈍,頭腦也是昏昏沉沉。 長期服用安眠藥還會導致記憶力減退、短暫性失憶,還會增加老年癡呆的風險。 為什么會這樣呢?人為什么會失眠?為什么同樣都是睡覺,自然睡覺跟服用安眠藥差別這么大呢? 在中醫看來,一個健健的人是陰陽平衡的,中醫叫“陰平陽秘”,陽是能量,是動的、熱的;陰是物質,是靜的、涼的,不冷不熱,動靜適宜,這才是我們人體最喜歡的狀態。 晚上睡覺其實在“養陽”。安眠藥相當于遏制或者說直接封殺了你的陽氣,讓你強制入睡,這樣第二天陽氣也就生發不起來,人也就沒有精神,就會反應遲鈍。 人的臟腑最能代表陰陽的就是腎和心,心為陽,五行屬火,腎為陰,五行屬水,正常情況下,心火需要下降到腎,來溫煦腎水,使腎水不寒;腎水需要上濟到心來滋養心陰,同時還可以遏制心陽的熱性,這種心腎上下通達交融的狀態叫做“心腎相交”。 反之,如果心火過于旺盛,或者腎水不足,壓制不住心火,就會導致“心腎不交”,心火失去了制約,這時候人就會興奮、煩躁、失眠。 因此,對于失眠的人,降心火和補腎陰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一般會用黃連阿膠湯來調失眠,黃連阿膠湯是滋陰降火的經典方劑,可以交通心腎,調和陰陽,對于絕大多數失眠都有奇效。 方子組成如下: 黃連12克、黃芩6克、白芍6克、阿膠9克、雞子黃1-2枚。 黃連和黃芩的苦味,可入心經,再加上苦味的藥材能開泄,所以黃連、黃芩可以清心火。 阿膠可以補血滋陰,要想壓制住心火,想讓陽入陰,陰少了肯定是不行的。 白芍可以輔助黃連、黃芩來制約心火,黃連、黃芩是清心火,白芍是酸的,可以收斂心火; 這時候,心火被撲滅了,腎水也補足了,就差一味藥引了——雞子黃。 張仲景認為雞子黃就像人的心臟一樣,一直懸浮飄在雞蛋的正中間,可以上下通達,交通心腎,所以說用蛋黃作為藥引再合適不過了。 有人喝了之后,睡眠變好了,有人喝了,氣色變好了,有人喝了,大姨媽正常了,也有的人喝了,心情變好了,不那么焦慮、煩躁了。 |
|
來自: donglianghua > 《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