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再也不吃雞蛋了,沒想到雞蛋危害這么大!”劉阿姨邊說邊準備將家里的雞蛋給拿到樓下去扔了。 原來,今天一大早劉阿姨在小區群里聽鄰居說,現在的很多雞蛋都是用激素制作成的,有毒還致癌。另一個鄰居更是轉了一篇文章,文章說水煮蛋就是“心血管殺手”,每天吃一個水煮蛋會損害心血管健康。 好好的雞蛋,怎么說不能吃就不能吃了?明明吃了這么多年雞蛋都沒事,怎么一下子就損害心血管健康,還致癌呢? 老伴十分不解,不給扔,劉阿姨偏要扔,二人為此爭論不休,甚至爭吵了起來。 雞蛋,到底有沒有營養? 在一個50g的雞蛋中,水分占到了75%,蛋白質含量則占到了約13%,比牛奶的蛋白質含量高出4倍多,和蝦肉的蛋白質含量相近。 雞蛋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價格上也有很大優勢,對比之下,雞蛋的價格要比牛奶和蝦肉都要便宜。 此外,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與比例都很接近人體蛋白質氨基酸的構成模式。也就是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利用率很高。 雞蛋的鈣含量為56mg/100g,比牛肉高出整整十倍。雞蛋中還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 還是以一各50g的雞蛋為例,其脂肪含量約為5g;維生素A的含量約為127mg,吃一個雞蛋就能滿足人體每天所需維生素A的15%。而一顆雞蛋里的膽堿(維生素B族之一),基本可以滿足一個兒童一天的需求。 激素蛋危害大,有毒還致癌? 雞蛋雖好,但這些年圍繞雞蛋的爭議也一直存在。 早前,短視頻平臺上就流傳著關于“激素雞蛋”的視頻,這些視頻都表達了同一個意思:“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激素蛋,成年人吃了會擾亂激素水平,小孩吃了會影響生長發育。” 傳言還稱,我們平時見到的雙黃蛋就是激素但,由于打了激素所以蛋殼比較軟,蛋清質地稀薄,經常吃不僅有毒還致癌。 事實上,雙黃蛋的出現只是一個隨機事件,和有沒有打激素沒有因果關系。雙黃蛋的產生,是由于母雞在下蛋時產了一個卵黃后,大腦控制中心未能及時接收到信號,又產了一個卵黃導致的。 而蛋殼軟就被定性為激素蛋,就有點離譜了。蛋殼軟,很多時候都是因為母雞缺鈣導致的,和激素根本沒有關系。 當然,蛋清稀薄和激素也沒有關系。正常情況下,陳蛋、舊蛋的蛋白部門都比較稀薄。 雖然這些方法很離譜,但我們也不能因此徹底否定激素蛋的存在,激素蛋確實有存在的可能。 比如雞蛋本身就含有激素,如黃體酮,這種就屬于內源性激素。不過這種激素是天然產生的,對人體沒有危害。 還有一種是人工攝入的激素,我們不得不承認,有部分商家為了增加雞蛋產量確實有可能添加一些激素類私聊來喂食蛋雞。這就會導致激素沉積在蛋里,并最終形成外源性激素蛋。 這種雞蛋長期攝入確實對人體有害,但想僅通過肉眼是很難識別出來的,一般只有去正規的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才能檢測出來。 每天吃一個雞蛋,是“死亡催化劑”? 有傳言稱,水煮蛋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每天吃一個水煮蛋是“死亡催化劑”。 醫學心血管頂級期刊《循環(Circulation)》上確實曾發表過一項研究,該研究指出:血清總膽固醇的升高與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間存在關聯,每增加一個梯度,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14%。 由于不少人印象中,膽固醇是導致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各類心血管疾病的禍根,所以人們都覺得水煮蛋不能再吃。 殊不知,健康人體內膽固醇的合成是完全能自行調節的。就比如,攝入膽固醇多了,那體內所合成的數量就會相應減少,分解增加,反之亦然。 人體出現血脂異常,多數時候是由內分泌或血脂代謝失調、高血壓、身體肥胖以及活動量不足等造成的。 還有人說,每天吃一個雞蛋,會增加中風的風險。對于這個說法,醫學界早已有著較為權威的研究。 國內一項針對2.8萬名沒有心血管疾病人群進行10年的隨訪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雞蛋并不會增加心血管死亡風險。 同時,研究組同期進行的超過160萬人的Meta分析發現,每天一個雞蛋反而有可能降低9%的中風危險。 所以,我們不需要把雞蛋看得那么恐怖,只要正常吃,對健康基本不會有什么負面影響。 土雞蛋口味更好,營養價值更高? 現在很多人熱衷于吃土雞蛋,覺得土雞蛋口味更好,營養價值肯定也更高。 事實上,土雞蛋和普通雞蛋的主要營養物質含量基本一樣,比如蛋白質、氨基酸、鈣、鐵、磷等,只是脂肪含量比普通雞蛋多了1%左右,膽固醇含量略高。 但由于現代養雞場科學化、規模化產出雞蛋,所以普通雞蛋中所含有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反而略高于土雞蛋,因為養雞場的飼料里含有更多營養物質。 因此,土雞蛋營養價值更高這個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不靠譜的。 沾著雞毛或雞糞的雞蛋更新鮮? 在市場上買雞蛋時,人們往往更傾向于選擇沾著雞毛雞糞的雞蛋,覺得這種雞蛋更加新鮮。 殊不知,這種雞蛋是為了商家展現雞蛋“新鮮”而故意為之,這種雞蛋上面不僅有大量的大腸桿菌,還可能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 2015年,北京晚報就曾聯合某實驗室對市場上的雞蛋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雞蛋上的雞糞中含有數十萬大腸桿菌。 5種雞蛋,盡量別吃! 溏心蛋 溏心蛋指的是沒有徹底煮熟的雞蛋,上面我們也說了雞蛋中可能有沙門氏菌,如果沒有徹底煮熟就可能導致細菌殘留,人在攝入后可能出現腹瀉、嘔吐和發燒等癥狀。 毛雞蛋 這里指的是沒有完全孵化成型的雞蛋,也部分人覺得毛雞蛋營養價值高。需要明確的是,毛雞蛋如果沒有徹底煮熟的話,也很容易增加病菌感染幾率。 煎雞蛋、油炸蛋 煎雞蛋和油炸蛋都存在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就是脂肪含量過高,對血脂和體重的控制都有不利影響。此外,在煎炸時由于溫度過高,可能產生苯并芘和雜環胺等致癌物。 臭雞蛋 這種蛋的蛋殼主要呈烏灰色,有些蛋殼甚至已經破裂了,打開后還能聞到明顯的臭味,蛋黃呈暗黃色或灰綠色。這種蛋基本上大家都不會吃,但有個別人節儉慣了,認為煮熟了反正都一樣,實際上這種做法是極其不可取的。 表面有霉點的雞蛋 這種蛋又被稱為霉蛋,是因為雞蛋受到潮濕或雨淋,蛋殼表面的保護膜被沖洗掉,細菌入侵導致的。所以,要是發現雞蛋表面有霉點或者黑斑,盡量不要再吃了。 如何挑選出一個“好蛋”? 挑選出一個好蛋的秘訣就是:一照二搖三觀察。 所謂“一照”,指的是把雞蛋對著光線照一照,呈半透明狀的就是新鮮雞蛋,不透光的很可能不新鮮。 “二搖”,指的是輕輕搖一下雞蛋,聽不到聲音的就是新鮮的。 “三觀察”,就是觀察蛋殼表面,如果表面粗糙且有霜狀物就是新鮮的,表面光滑則是不新鮮的。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