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 王灣 【常識記憶】 王灣:號為德,唐代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曾任洛陽尉。《次北固山下》是他的代表作,古人評價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北固山:在江蘇鎮江的長江邊上。三國時“甘露寺劉備招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另有祭江亭等古跡。南宋詞人辛棄疾曾在此寫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及《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二詞。 【詳解】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次北固山下 次,停宿。另外,次也可以引申為駐扎,如“引次江北”。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客路是旅人前行的路,說明詩人此時是離鄉遠游。青山指的就是題目中的北固山,綠水自然就是長江了。這一聯,作者一開始就用了個對偶,使句式工整。一個“客”字,說明了作者是漂泊在外,那種人在異地,思念家鄉羈旅之愁就體現出來了,正好和尾聯遙相呼應。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像“客”這種字的理解,咱們在很多詩歌里都會見到,比方說孟浩然寫的《宿建德江》里有“日暮客愁新”,也體現出了他漂泊異地。這句詩的意思是:我離鄉漂泊在外,路過青山之外,船行進在綠水之前。 這時候,作者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色呢?潮平兩岸闊。潮水上漲,兩邊的堤岸都和江水齊平了,整個江面十分開闊。面對“闊”字,咱們可以想象江水浩渺,一望無際的情景,使得境界一下子就恢宏闊大了。風正一帆懸。在這浩渺的江面上,一艘小船順風而來,白帆高懸。和前面的闊大相比,這里的一帆就是小了,這帆、這船顯得越小,就越體現出江面的闊大,也就是古人所說的“以小景傳大景之神”。“正”是指風順而不猛,“懸”是端端正正地高掛著的樣子。“風正一帆懸”,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寫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順風前行的樣子。這句詩的意思是:潮水上漲,兩岸與江水齊平非常開闊,(船)順風而來,一條白帆正好高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一聯,點明了時間。殘夜是夜將盡未盡之時。這時候夜色還沒有消盡,紅日已經從海上升起了。江春入舊年,“入”是到的意思,新春來了,舊年還沒有過去。海日、江春在這里都代表著新生的事物,美好的事物。殘夜、舊年則代表著舊事物,這正是新舊交替的時節,可以說,這里面也是蘊含著哲理的:新生事物都必須從陳舊的母體中脫胎而出;舊事物中孕育著新的生機。“生”、“入”又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讓人感覺形象生動,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鼓舞。這句詩的意思是:夜還未消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 此情此景,作者就要抒發感情了。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鄉書的意思是家信、家書。這句詩的意思是:家書寄出去,會被送到哪里呢?希望北歸的大雁,能夠把它帶到洛陽。王灣是洛陽人,洛陽是他的家鄉,所以,這里很明顯地就體現出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 總之,這首詩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羈旅之愁。 【真題演練】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思鄉之情。詩人離鄉遠游,來到北固山下,看到殘夜未盡而旭日已經升起、舊年未逝而春意已經顯現,生發了___________的感慨。他想托鴻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問候家鄉的親人。 2、閱讀“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觀察下面兩幅圖畫,簡要說明哪一幅能夠表現這一聯詩句所描繪的景象。 3、 這首詩描寫了長江的風光。在我國古代詩詞中,還有許多含“江”(長江)的詩句,其中,你讀過的兩句詩是“①____”和“②____”。(每句詩中允許有一個不會寫的字用拼音替代) 4、請找出本詩前兩聯中描寫遠景的句子: 。 5、請你談談本詩的頸聯和尾聯所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 頸聯: 尾聯: 6、這是一首抒寫_______________的五言律詩。 7、下面對這首詩歌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以對偶句發端,點明詩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經的地點。 B.頷聯“闊”寫出春潮水漲之景,“懸”描寫了舟順風而行之態。 C.頸聯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代勝過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詩寫景逼真,敘事確切,抒情真摯,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8、展開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展現的畫面。 9、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0、閱讀下列兩首詩,回答問題。 [甲]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乙]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0、對[甲][乙]兩首詩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 A[甲]詩首聯用落木蕭蕭、鴻雁南飛、北風送寒之景,點明已是寒冬時節。 B[甲]詩領聯用“遙隔”二字表明作者遠離家鄉,因山川阻隔,不能歸去。 C[乙]詩首聯細寫旅途所見之景,點明行船地點,奠定全詩感情基調。 D[乙]詩頸聯寫江上夜退日出、冬去春來的變化,蘊含時序交替的理趣。 11、試比較[甲] [乙]兩首詩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 12、閱讀《次北固山下》,下列選項中,對這首詩解說錯誤的一項是( ) A.律詩有嚴格的格律要求,頷聯和頸聯必須對仗。而這首五言律詩除中間兩聯外,第一聯也是對仗的。 B.首聯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與末聯的“鄉書”“歸雁”,遙相照應。 C.領聯的“潮平兩岸闊”,寫出了春潮涌漲、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與岸平了,船上人的視野也因之開闊。 D.頸聯把“日”與“春”作為流逝的時光的象征,提到主語的位置加以強調,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人的意志和情思。 13、請賞析頷聯第二句“風正一帆懸”。 14、下列對《次北固山下》的解說,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寫遍布異鄉游子足跡的驛路,從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馳的小船,也飛到綠水前面去了。 B.“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寫潮水上漲幾乎與兩岸齊平,詩人站在船頭放眼望去,覺得江面特別寬闊,江風勁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夜還未消盡,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來。 D.“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即承接上聯的“殘夜”“舊年”,又照應首聯的“客路”,寫詩人在眼前景物觸發下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E.全詩通過對江南秀麗景色和自己的處境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家鄉的思念。 15、寫出“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聯所蘊含的哲理。 16、理解性默寫: (1)王灣在《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描繪漲潮時水面寬闊,帆船順風而行的句子是: (2)《次北固山下》一詩中,表現時序變遷,新舊交替這一自然規律的詩句是:。 (3)《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游子思鄉情深的詩句是: 。 17、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寫“客路”“行舟”,與尾聯“鄉書”“歸雁”遙相呼應。 B、頷聯采用了襯托的手法,描繪了洪水浩瀚、輕風和順的傳神景象。 C、尾聯詩人感嘆家書無處通達,借大雁北飛表達詩人的思鄉之清。 D、詩人觸景生情,借波瀾壯闊的景色表達壯志未酬的情懷。 18、對這首詩頸聯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夜幕還沒有褪盡,詩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還在舊年時分,詩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氣息。 B、這兩句詩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種神時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這兩句詩運用對偶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使全句結構工整,語言生動。 D、“生”和“入”兩字運用動態描寫,使全句景物鮮明,境界壯闊。 19、對這首詩語句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題目中的“次”本是“停駐”之意,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館之內。 B、首聯中的“客路”指的是詩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題目中的北固山。 C、頷聯中“兩岸闊”的“闊”是表現潮平之后的景象,隨著春潮的起漲,放眼望去,江面似與岸平,舟中人的視野也因此而開闊。 D、頸聯透露出詩人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此聯表現了江上行舟即將天亮的情景。 【參考答案】 1、寄回家鄉的書信何時才能送達。 2、圖一,描繪一幅潮水上漲,湖面與兩岸齊平,孤舟懸帆與湖面之上的景象。正體現詩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潮平”“岸闊”“風正”“帆懸”的意象。而圖二中的潮落、水淺、帆停的景象與原詩句不符,故選圖一。 3、(1).不盡長江滾滾流 (2)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4、潮平兩岸闊(如答成“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不給分)。) 5、頸聯:高興、喜悅<或積極、樂觀、向上)尾聯:作者淡淡的鄉思愁緒 6、思鄉之情(鄉愁、羈旅之思等)(意對即可) 7、C(頸聯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新舊交替的自然理趣。) 8、開放性試題,描繪應表現出平也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景色特點,語言流暢即可。 9、思念故鄉 10、A 11、相同點:都表達了思鄉之情。不同點:[甲]詩懷鄉思州,全詩情感是復雜的。詩人既美慕田園生活,有意歸隱,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鴻圖。[乙]詩既抒發了作者思念故鄉的情懷,又表達了詩人樂觀向上,奮發進取的精沖。 12、D 13、“正”是指風順而不猛,“懸”是端端正正地高掛著的樣子。“風正一帆懸”,只有既是順風,又是和風,帆才能夠“懸”,寫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順風前行的樣子。 14、BE(B.江風和暖,船行平穩而快速。E.詩中沒有表現“對官場生活的厭倦”) 15、新生事物都必須從陳舊的母體中脫胎而出。(或:日月流轉,歲月更替。或:舊事物中孕育著新的生機。) 16、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7、D 18、A 19、A 學習經典知識,成就大好人生! 二十年專注文言,讀經典,學文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