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地處閩浙交界的山區(qū),山林中依然存有許多古老的廊橋,2014年,我們曾經(jīng)去過浙江的景寧、泰順,看過許多著名的廊橋。(搜尋公眾號) 這次專門從福建壽寧到浙江慶元,再去尋訪山里面的獨特廊橋。 在壽寧縣的犀溪鎮(zhèn),同樣有好幾座不錯的風雨廊橋,其中較為漂亮的當屬“福壽橋”。 飄渺云霧,翠綠山林印襯,“福壽橋”一開始就奪人眼球。 橋身木拱結構,橋體宏闊俊偉。 廊屋為雙坡頂,大部分封閉,廊內柱梁縱橫交錯,很有規(guī)律。 中部設有方形開窗,倚窗眺望,茶林如海,翠色蒼黛,云霧在山間游動,如畫家潑墨,把山林變成了一幅丹青。 原來橋廊中間供奉觀音的神龕,已遷到了橋南的觀音殿,護國佑民,濟渡眾生。 繼續(xù)南走500米,就是犀溪鎮(zhèn)的核心游覽區(qū),這里有一個美麗的村莊叫“西浦村”,沒有門票。 高山懷抱,秀峰環(huán)圍,村口一座“蟾宮橋”跨“犀溪”而過。 “蟾宮橋”是一座新建的廊橋,傳統(tǒng)樣貌現(xiàn)代工藝,橋廊稱作“狀元廊”。 這里兩溪交匯,碧波蕩漾,林蔭蒼潤,葉茂枝繁。 三步一柳,十步一橋,置身河畔柳蔭之中,徜徉“碇步”琴橋之上,一幅人間美景,叫你心曠神怡。 福建山區(qū)最愛的“鯉魚溪”,這里也有。 “西浦村”不僅風光秀美,歷代也是人才輩出,稱之為“廊橋水鄉(xiāng);狀元故里”。 依照導覽圖,走過“永安橋”,進入“狀元古巷”,去看狀元郎。 這里是南宋狀元“繆蟾”的故里,歷朝歷代的繆氏家族,涌現(xiàn)出文武2位狀元和18名進士,為全國少有。 村中“狀元祠”院門未開,我們不愿久等。 ![]() 繞到“蟾宮橋”的正面河道,一棵古老的樟樹,也被命名為“狀元樹”。 在閩浙交界的山區(qū),至今還保存著大量的古老廊橋,主要分布于福建東北和浙江西南的叢山峻嶺之中。 犀溪鎮(zhèn)的鎮(zhèn)外,就有全國最袖珍的廊橋“翁坑橋”,我們驅車前往。 余言后敘! |
|
來自: 黃之中 > 《人文、風景與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