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做夢,你認真分析過自己的夢嗎? 很多心理學流派都非常關注夢,它是我們和潛意識溝通的橋梁,對一個人的心靈成長和發展也有一定的幫助。 本期簡單聊聊,我們就邀請幾位編輯聊了聊「夢」——她們如何分析自己的夢?關注夢給她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切實的影響?結尾還分享了一些關于解夢的小方法。 如果你也對自己的夢境感興趣,也許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經常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
雖然每天都和自己呆在一起,但大多數時候,我們根本不了解自己。特別是在面對一些選擇的時候,要不要分手,要不要辭職,我們搞不清楚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也不知道該怎么選。 其實了解自己有個很有用的方法,那就是分析你的夢,特別是面對巨大的沖突和選擇的時候,分析夢境是一種可以了解真相的方法。 夢到底是什么東西呢?榮格提出一個詞叫「無意識」,指的是我們頭腦中裝著的、但我們自己卻不了解的某種東西。如果將意識比作露出水面的冰山尖端,無意識就象水下的冰山,大部分是看不見的。無意識能夠制造意象,然后這些意象組成了我們的夢。 我一直有記錄自己夢境的習慣,它成為一面觀察內心世界的鏡子,比如在上一段關系結束后,我經常夢見相關的情景,我知道那是因為有很多遺留的情緒和創傷我沒有處理好。 后來隨著時間慢慢過去,我的內在也不斷發生變化,那段關系就很少出現在我的夢里了,這也成為一個跡象,我知道它是徹底過去了。 圖片來源:pexels人是很矛盾的動物,我們經常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面對真實的自己,而夢不會說謊。當夜晚來臨,閉上眼睛,我們徹底卸下所有的防御和偽裝,這個時候,夢境開始了,它提醒著你:你內心真實的渴望、你面對一件事情或一個人真正的感受、你的痛苦、你的焦慮…… 我們越多了解真實的自己,擔憂和不安就會越少。 夢不存在唯一正確的解法我一直很關注自己的夢境,來分享一些我的解夢方法吧: 1.如果以夢里的第一視角無法解釋它,可以嘗試把自己帶入夢里其他角色。 比如我之前做過一個騎著鴕鳥回家的夢,那個鴕鳥不太愿意被我騎,于是在回家路上越騎越小,最后變成了一個小兔子大小的玩偶消極怠工,后來我帶著它進到房子里,上樓梯想到回家時,后面追上來一個石頭人,我帶著小鴕鳥努力擊退石頭人,又出現一個水泥人...... 我醒來不太能理解這個夢,但當我把自己帶入鴕鳥的身份時,一切情緒都對了,因為那段時間覺得特別累,我非常共情鴕鳥萎縮成玩偶的那種疲憊感。 2.運用「自由聯想」:問問自己夢里的一些場景,人物是否在記憶中有類似的回憶。 前幾天做了一個夢,在一個很詭異大型的儀式現場,很多小孩從前面往后,經過頭頂傳遞花束,但我并不知道該不該參與傳遞花束,不知道這個儀式是好還是壞。 第二天上班時,我突然聯想到這很像我們老家有人去世以后,孝子需要在地上跪成一列傳下去的「包袱」,當時爺爺的喪禮上,我因為在陪奶奶而沒有參與這個儀式,還因此有點自責。 繼續順著這個想法,我想到去年奶奶去世時,因為疫情沒有回去,也缺席了奶奶的葬禮,而昨天正好讀到一篇文章,寫文章的人也缺席了奶奶的葬禮,這個情緒應該就是從這里來的吧。 3.解夢沒有標準答案,你只能找到想要的答案。 最后這點是我最近的感觸,奶奶去世后,我經常夢見她,她有一次在夢里告訴我「這是一個白色的夢,你會成為一個音樂家」。 當時我面臨很重要的人生抉擇而一直沒辦法下定決心。于是我把前半句理解成一種松綁,夢里剛看見她時是有些害怕的,她說「白色的夢」,我在夢里知道意思是這個夢很安全,感覺她在告訴我面對抉擇不要害怕。后面半句我理解成一種祝福,當然我不會真的成為音樂家,但她在告訴我,你會成為想成為的人。 當時醒來想到這些我眼淚都掉下來,覺得奶奶太溫暖了,她給了我現實困擾的一些引導。 我并不相信人死會托夢,更相信這是我的潛意識使用了奶奶的形象來跟我對話。其實奶奶說的這句話可以有很多解釋,而我選擇以「松綁和祝福」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是因為我當時真的很需要有人祝福我,讓我有勇氣做出選擇,我偏執地以這樣的方式解夢,因為我需要這樣一個超能力的預言。 所以夢和解夢的過程都是與自己對話,所以夢也只能自己去解。夢不存在唯一正確解法,你會在解夢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我不害怕夢中的任何怪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的體驗,是在夢中可以意識到自己在做夢,俗稱「清醒夢」,我從小就可以清楚的意識到自己在做夢。 小時候會經常夢到家里進來了一個「假媽媽」,突然變成怪物追著我到處跑,被嚇醒之后哭著去找現實中的媽媽。后來我長大了,有一次進入夢中,又是那間住了十多年的房子,夢到媽媽在洗衣服,我走向她,她很自然的說:「你上班要遲到了,快點走吧」。我此時此刻突然清楚意識到這是夢,「您是夢里的假媽媽」,假媽媽被戳穿之后笑了。 我說下次見到您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讓我抱抱您吧!我把雙手展開伸向了媽媽,媽媽也抱住了我——陽光灑滿媽媽的全身,溫暖的媽媽像天使一樣張開翅膀籠罩著我。我醒來,陽光灑滿床鋪,我熱淚盈眶,馬上打電話給了現實中的媽媽。 后來假媽媽再也沒有出現在我的夢中,但我每一次想起,都會控制不住一直流眼淚。可能她是天使,完成了任務就會回到天堂吧。 從此我不再害怕夢中的任何怪物,夢本就是一場場奇妙的旅行。陪伴我長大的,不僅只有現實中的媽媽,還有那個扮演怪物的假媽媽,我甚至認為夢魘「假媽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生活在夢中的世界,在這漫長的 28 年里,等待我的每一次回家。 所以我相信夢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而塔羅牌也是幫你看到沒有察覺的內心深處,預測神秘的未來,我希望讓這二者結合,于是基于我的夢畫出了一套《夢游者》塔羅牌,整副牌中的人物閉眼就代表睡夢的意思。 希望你能好好利用自己的夢境,與磨難和解,與自己和解。 圖片來源:saatchiart.com最后,如果你對分析自己的夢感興趣,以下是一些關于「夢」的小 tips~ ? 如果你想分析你的夢,醒來后請立刻把你能想起來的都記下來,很可能早飯過后你就什么也不記得了。 ? 夢是視覺現象(少數情況下也會有聽覺體驗),它必須找到一種方法能夠把抽象的概念轉化為視覺形式。所以分析夢就是把視覺語言再轉化為抽象概念,因此你需要就夢里出現的意象進行自由聯想(比如藍色象征憂郁、黑狗象征危險等等)。最重要的是寫下第一個夢中意象,然后再寫下浮現在你腦海中的第一個聯想。 ? 但夢又是非常個性化的,哪怕同一個意象在不同人的夢里也可能有不同的含義,因此需要你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來聯想(所以別人很難幫我們解夢)。 ? 夢里出現的人并不直接對應現實生活中的這個人。你的夢可能借用同事、伴侶或者父母的意象,來指代你內心的某件事。夢中的每個人都能看作獨立存在的人格,聯合起來組成了完整的你(比如夢里你很討厭男友,可能是你無法接受男友代表的你身上的某個部分)。 圖片來源:eu.palomawool.com ? 比起夢本身,更有價值的是做這個夢的時候你帶著怎么樣的心情,以及這個夢帶給你的感受。也許夢里那些場景、人物、故事都不熟悉,但情緒卻是熟悉的,這個夢讓你有什么感覺?孤獨、羞恥、安慰?然后帶著這樣的情緒在記憶里找找,往往就能跟什么事情對上。 ? 不是所有的夢都有確定的意義。有一些意義重大的夢是模棱兩可的,不要著急找到答案,試著和它一起生活。給自己一些時間細細體味,時不時回頭去看看這個夢,一切都將變得清晰。 心理學家榮格曾提出「自性化」的概念,我們不斷整合內在各種沖突的力量,逐漸趨于完整和真實,而在這個過程中,夢記錄了我們內在的變化和成長。 愿你可以從自己的夢境中得到收獲,更關注自己的感受,早日完成自性化的旅程。 ?? ??? ?? 你關注自己的夢嗎? 從中有什么收獲和體驗? 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找個咨詢師聊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