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中國的詩鄉有很多,杭州便是最為著名的一個。 自漢唐以來,在杭州這片沃土上產生了許多經典詩篇。有許多經典詩篇中含有杭州相關地名、或杭州歷史人物。 東漢時期的嚴光是歷史上著名的賢士、隱士,漢光武帝劉秀的好朋友。劉秀建立東漢之后,多次請嚴光為官,但嚴光不為名利所動,隱居在杭州富春山下的七里灘。 范仲淹稱贊嚴光(1):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嚴光,字子陵,與東晉陶淵明齊名。元朝詩人鮮于必仁在其《寨兒令》中寫道: 寨兒令 (2) 鮮于必仁 漢子陵,晉淵明,二人到今香汗青。 釣叟誰稱?農父誰名?去就一般輕。 五柳莊月朗風清,七里灘浪穩潮平。 折腰時心已愧,伸腳處夢先驚。 聽,千萬古圣賢評。 杭州富春山美景(頭條號圖庫) 提到杭州,許多人會想到蘇東坡。在北宋神宗與哲宗兩朝,蘇東坡曾兩次主政杭州。在杭州為官期間,蘇軾為大家留下了大多的經典詩句: 飲湖上初晴雨后(3)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望湖樓醉書(4) 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與莫同年雨中飲湖上(5) 蘇軾 到處相逢是偶然,夢中相對各華顛。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6) 蘇軾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 約他年、東還海道,愿謝公、雅志莫相違。 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參寥子,即道潛和尚。道潛是杭州本地人,也是著名的詩僧,東坡的知己。即便在蘇軾被貶的人生低谷時期,道潛和尚也一如既往的支持蘇東坡。 絕句(7) 道潛 高巖有鳥不知名,欵語春風入戶庭。 百舌黃鸝方用事,汝音雖好復誰聽。 本詩是道潛送給朋友的,也可能就是送給蘇東坡的《絕句》。詩中用百舌黃鸝比喻改改掌權的改革派官員,此時的蘇東坡中改革派排斥的對象,所以道潛感慨“汝音雖好復誰聽”! 望海潮(杭州詩詞)(8)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公元822年-公元825年,白居易曾在杭州為官三年。白居易主持修建了白堤,也為杭州留下了眾多的經典詩文,最著名的當屬《錢塘湖西行》: 錢塘湖西行(9)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公元837年,唐文宗在位時期。白居易在洛陽創作了三組《憶江南》,懷念在杭州的工作與生活經歷。 憶江南(10-12)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游?
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晚唐詩人羅隱也是杭州人,原名羅橫,字昭諫。羅隱曾十幾次科舉而不第,所以有“十上不第”之稱。后來羅隱回到家鄉杭州,受到吳越王錢镠重用,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世稱羅給事。羅隱是晚唐詩人的杰出代表,留下的名篇較多。比如以下兩篇: 蜂(13) 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登夏州城樓(14) 羅隱 寒城獵獵戍旗風,獨倚危樓悵望中。 萬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晉英雄。 離心不忍聽邊馬,往事應須問塞鴻。 好脫儒冠從校尉,一枝長戟六鈞弓。 詩中的夏州位于陜西省靖邊縣,即十六國時期的大夏國都統萬城。 |
|
來自: 果然好9kfyf0o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