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靠自己,或許不會更輕松,但一定會更自由。
這是伍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扉頁上的一句話,粉色的封面和一扇開啟的窗戶,一位女人正捧著一本書沉浸式的閱讀。
愛極了這個溫馨的場面,也對伍爾夫的態(tài)度與三觀而贊嘆。的確女性無論是在寫作上,還是在生活中都多多少少會受到歧視。
在普世規(guī)則中,身為女人,就要做賢妻良母,就要為家庭犧牲自己的事業(yè)和愛好,就得去委曲求全博得一世的安穩(wěn)。
可是身為女人,我們都忘記經(jīng)濟獨立,思想獨立才能爭取更多自由,才能盡情展現(xiàn)自己的才華,而每個女人都需要一間屬于自己的房間,更需要變得有錢,有實力,這樣才能真正肆意做自己。
伍爾夫說:不必急于求生,不必鋒芒畢露,不必效仿他人,做自己就好。
太睿智,太清醒,也太懂女人的處境與不安。
身為女人,無論是在經(jīng)濟、教育、社會上都會受到局限,都會被貼上軟弱或做不好的標簽。雖然早已不是男尊女卑的時代,但對女性的偏見或者女性對女性的厭惡始終沒有停止過。
聰明的男人對女人的看法向來不一致,我們聽到過太多:
女人,大多沒有個性;
女人兩極分化嚴重,要么比別人強,要么比男人弱;
她們一生都依附于并臣服于男人;
你做不了這個,你做不了那個。
真的是女人做不好嗎?并不是,而是外界對女人有了太多偏見,而女人本身也對自己有了先入為主的評價,認為自己壓根不配得到。
面對質(zhì)疑,女人必須要有站起來反駁的勇氣,并用自己的力量去反抗。而最好的底氣就是經(jīng)濟獨立,思想獨立。
男人們總會說:女人不要忘記自己的性別和行為,優(yōu)雅的談吐,時興的裝扮,翩翩的舞姿,才是你們的追求,而寫作,閱讀,思考或探索只會讓女人們變得沒事找事。
難道女人就應該聽話,懂事,就應該卑微地操持著家務,只配帶孩子,唯唯諾諾的靠著男人生活嗎?
其實,女人完全有能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要總是陷入“褪色的絲線怎么能織出嬌艷欲滴的玫瑰”。
當女人不放棄自己,不放棄追求時,沒有人能阻止你進步,也沒有人能讓你的生活一直在內(nèi)耗和迷茫中蹉跎。
似乎有錢的中產(chǎn)家庭里,女人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就要插插花,打打牌來過自己的歲月靜好和貌美如花。
在父權(quán)和男權(quán)至上的社會,面對各種偏見和批評,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做到不退縮,才能堅守自己的初心。
對于寫作也同樣如此,女人根本不用在意什么規(guī)則,什么必須,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寫,這才是最肆意,最有真情實感的文字,才有溫度和靈魂。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獨立并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嘴上說說就算了,女人得有底氣為你的任性和獨立負責。
最要緊的就是一個獨立的空間,它最直接的要求就是你的有足夠的錢去自立,你得有足夠的實力去為你的夢想買單。
所以,女人想要獨立,先要想辦法去賺足夠的錢,然后用這些錢去旅行,去生活,去消遣,去看看更大的世界,然后才能在書海里徜徉,才能讓思想變得越來越開闊和靈動。
你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歡的事,讀各種書籍而不用拘泥于某一種文體,比如歷史、評論、哲學、心理、詩歌、甚至科學。
真正的自由,并不是無病呻吟的喊幾句口號,也不是活在虛幻之中,而是多提升自己的能力,多去賺錢,多去與外界交往,讓自己變得更強,更有力,更智慧。
當女人有能力去創(chuàng)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有了改變自己,改變現(xiàn)狀的勇氣,也有機會去實現(xiàn)更高的理想。
這時,才能真正的做自己,永遠不要幻想去改變他人,依賴他人,而要專注于自身的成長,成為自己,這才是女人真正的價值和魅力。
想得到話語權(quán),想過上隨心所欲生活,一定要有獨立的思考,獨立的個性以及賺錢的能力,這才是女人所有的底氣與競爭力。
哪怕沒有臂膀可以依靠,但我們在獨自前行中,也是最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