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學# 肝氣郁結,又有腎氣不足到底該怎么調? 如果既有肝氣郁結,又有腎氣不足,該怎么辦?用上疏肝理氣藥,心情有所改善,但是用久了就全身乏力,腰酸腿軟,動輒汗出,還容易感冒,停藥后就開始心情低落了。如果先用補益腎氣的藥,一點效果都沒有,還會出現腹脹、脅痛、急躁易怒。這兩種病癥在臨床上是很容易同時出現的,所以要全面調理,就必須明白他們之間的關系,確定治療重點,用藥才能有效。 第一,氣虛治瘀有些人先天稟賦比較弱,生下來就腎氣不足,生長緩慢,怕風怕冷,頻繁遺尿,甚至水腫,而有的人是出生后營養不足,生長發育需要的元氣脾胃不能提供,就需要腎臟提供。日積月累,腎氣虧虛,癥狀有腹脹、納呆、大便稀溏、手腳不溫、下肢寒涼、遺尿遺精。有些人長期熬夜或者頻繁性生活,造成了腎精腎氣虧虛,癥狀有腰肌酸軟、陽痿早泄、遺尿漏尿、五心煩熱或者潮熱盜汗。這三種情況都是氣虛推動氣血能力不足,從而引起的氣郁,治療就要以補腎健脾為主,兼以疏肝。如果你有腎精不足的癥狀,就要補腎益精,治療可以用金匱腎氣丸或金鎖固精丸配合逍遙丸。
第二,氣郁導致氣虛有些人平時腦力工作多,精神壓力大,或者長期生悶氣,出現兩脅脹痛,情緒低落,唉聲嘆氣,咽部有異物感,大便時干時稀,嚴重的時候全身都覺得氣血不通,胸悶氣短,下腹脹痛,氣郁日久血脈不通暢,臟腑濕氣濡養,從而引起腎臟元氣的虧耗,這時候治療就要以行氣活血為主,兼以補腎。如果肝郁為主,腎氣虛不明顯,可以用紅花逍遙片,如果肝郁腎虛病重,可以用舒肝益陽膠囊。
網頁鏈接  #中國醫藥學#0討論 0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