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我這個從沒在直播間買過東西的人,都知道直播一哥李佳琦翻車了。 事情的起因是9月9號,直播間有人抱說“花西子越來越貴了”。 結果李佳琦回復這條評論,表示:哪里貴了? ![]() 他說: 越來越貴,哪里貴了? 這么多年都是這個價格,不要睜著眼睛亂說,眉筆一直79。 國貨品牌很難的!花西子真的不是那種隨便買原料做的品牌。 我跟花西子跟了多少年,它怎么起來的我是最知道的一個人,他們就差點把他們家掏給我了。 真的亂說,這么多年都是79塊錢,哪里貴了?買一支送兩個替換裝,哎……(嘆氣,搖頭)。 有的時候找找自己原因,好不好,這么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再配上他一臉“瞧不起人”的表情,立刻引發眾怒。 連坐他旁邊的助理,都當場瞳孔地震。 ![]() 本來吧,商品的定價是客觀的,貴不貴就是個小馬過河的事情,取決于每個人的收入,支付意愿,和認知水平。 你可以說原料漲價、通貨膨脹等因素導致價格維持原樣實屬不易。 你也可以說,有買有送真的很劃算了。 但你不能否認別人的感受,更何況他幾乎是直接說人家: 你嫌貴是因為你沒錢,你沒錢是因為你不努力。 后來,知道了自己說錯話之后,李佳琦的道歉態度是: ![]() 如果你是摯愛粉都不理解我的感受的話,行,對不起,對不起好不好,你是我的摯愛粉,你都不理解我剛剛說那句話的意思。 隨后,他不停地強調自己有多難多努力多不容易。 ![]() 很明顯,他并不覺得自己說錯了。 在他的心里,他真心覺得,那些沒有出頭的人,要么沒本事,要么沒努力。 而有他這樣想法的人,絕不僅是他一個。 只不過他口無遮攔地說了出來,當眾翻了車。 ![]() 看到李佳琦翻車的新聞,我想起了10年前的一件如今想起來仍忍不住介懷的往事。 2013年冬天,我和四川的一個公益組織合作去山區做調研,順便給他們當過一個月志愿者。 志愿者的主要任務是走訪山里的貧困家庭,寫家訪報告,然后根據各家的經濟情況,決定給他們的孩子多少錢的助學金。 那趟旅途真的很苦,大概是我成年之后過過的最苦的一段日子。 白天走訪的人家常常在“云深不知處”的山溝溝里,沒有馬路,很多時候需要靠徒步爬山才能到受訪者的家。 ![]() 條件好一些的地方,可以在當地找到山輪車或者摩托車載我。 可一路的“風沙”撲面而來,不出半天,整個人就裹上了一層土。 山里寒氣重濕氣也重。晚上回到住處,沒法洗澡,頂多有點熱水擦一擦身體,然后趕緊爬到床上蜷縮在被子里。 ![]() 住處旁邊的花和我 可被子也因為潮氣,濕濕冷冷的,要在里面縮很久,才能有一些暖意。 這些苦,我只需要吃一個月,就結束了。 而它們,卻是住在這里人的日常。 我走訪過的學生和家庭,直到如今想起來,都讓我覺得心里發緊。 有一個特別機靈的男孩,住在離他讀書的縣城特別遠的地方。 每次回家他要先坐兩個多小時的車,下車之后還要走兩個多小時的路。 這個孩子家只有一床被子,給他帶到學校蓋之后,每次回家,他就沒有被子蓋。 所以大冬天的,只好穿著衣服睡覺。 但是重點是,他連毛衣都沒有。 還有一家,本來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幾乎是村里“小康戶”帶頭致富的模范代表。 還貸了款租了田地種香蕉,前幾年收成不錯,解決了村里不少勞動力就業的問題。 ![]() 我在香蕉地里 但這一切都因為這家爸爸幾年前得了白血病而轟然崩塌。 治病用光了家里所有錢還欠了一屁股債之后,撒手人寰。從此,孩子連交學費都難險些輟學。 結束走訪之后,我請爸媽幫我我認捐了一個女孩兒。 女孩的媽媽常年生病,爸爸也已經年邁,沒有什么手藝。身體本來就瘦弱,但為了生計還去工地干體力活兒。 ![]() 女孩的爸爸一邊說話一遍捂住胸口的肋骨 她們家每天都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難。 女孩兒有時候一整天只舍得吃兩個饅頭。 瘦得皮包骨,但學習特別努力,成績也不錯。 女孩爸爸接我的那天和我說,自己肋骨那里隱隱作痛可能是前天搬磚的時候受傷了。 但沒錢也不敢看醫生就忍著。 過了一兩年,我聽我爸爸說,這個女孩高中還沒畢業,她爸爸就病逝了。 應該是常年透支體力,舊病新傷加在一起,生命再也承受不了這樣的苦痛。 我走訪過最窮的一家,是一個連“家徒四壁”都沒有的人家。 ![]() 60多仍負重前行的老奶奶 他們的房子在半山腰上,用木頭和茅草支愣起來的,只有三面墻。 下雨漏雨,刮風漏風,和“露宿”沒有什么兩樣。 睡覺的時候,一家人擠在在土灶旁邊的稻草堆上,借一點余熱。 即便如此,夫妻二人仍堅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砸鍋賣鐵支持孩子上學。 ![]() 雖說,我爸媽就是從農村里靠自己努力考出來的。我小時候的暑假,都是在農村土屋里度過,在黃土泥巴地里滾大的。 但這趟云南的旅途所見,仍然讓我觸目驚心。 一方面我驚詫于這些家庭的條件的艱苦。 另一方面我也驚詫于在這樣的條件和環境中生活的人,不少卻過得努力堅韌,平和且幸福。 當我回到武漢,把這些歷歷在目觸目驚心的故事說給一個朋友聽時,他卻說: 其實很多人窮是因為他們自己蠢和懶。 他們如果在山里都養不活自己,干嘛不全家搬到城里去呢? 在城里只要肯吃苦,怎么樣不會餓死啊。 當年的我,聽了他的話,當場呆住,不知道如何反駁。 但我知道,我的內心又震驚又憤怒又難受又悲哀,簡直想當場離開。 ![]() 這個朋友,和李佳琦一樣,出身于普通的家庭。 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很年輕的時候就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完成了“逆襲”。 有的人感慨說,出身于普通家庭的李佳琦自己靠奮斗也吃了不少苦。 結果逆襲成功了,反而無法共情普通人了。 怎么人“成功”之后就忘了本,反而對和曾經的自己類似的人,一點理解和共情都沒有呢? 以前的我不明白,現在的我卻似乎有點懂了。 一些成功的人,尤其是逆襲成功的人,無法共情那些比如今的自己境遇差的人, 正是因為在他們自己曾經為了自己的成功,經歷了無數的艱辛,流過無盡的汗水和眼淚。 而當他們把自己的成功歸功于努力時,他們會覺得: 我可以,你為什么不行?歸根結底,還是你不夠努力。 但這個世界上的事,還真不是“好人就有好報,付出一定就有回報”的。 很多時候,千里馬就是遇不上伯樂,忠臣會冤死,才子會不得志。 一個人的成功,很少單單只是因為他個人的努力,往往更多的時靠運氣。 有個聰明的腦袋,有個能說會道的嘴,有顆漂亮討喜的臉蛋,有個健康強健的體魄,生在和平經濟上行的年代,一個和睦的家庭,有雙通情達理的父母…… 這些主要都靠運氣。 但許多憑運氣成功的人,在風光的時候,往往卻覺得自己能有今天,主要是憑實力。 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慕強恐弱的社會里。 大部分人心里都有個成功夢,都想過更富更強的生活。 追求強大本身沒有問題,更高更快更強本就是生命自然的向往。 但恐弱才是病根。 我們時常過度強調一個人個人的能力和努力,對他自身境遇的影響。 好多人心里都有這樣一個聲音: 你弱是你的錯,不是蠢就是懶。 你如果做得夠好,就不會是今天的樣子。 而正是這樣慕強恐弱的心態,讓李佳琦即使已經腰纏萬貫了,卻仍然要忍著疼繼續直播。 讓無數愛孩子的父母因為怕孩子落于人后而不得不加入雞娃大軍。 讓并不熱愛自己工作的社畜打工人,996熬夜加班為工作獻出時間甚至生命。 而10年前那個讓我不解的朋友,如今雖說也住著豪宅開著好車有著別人艷羨的工作,卻每天馬不停蹄忙東忙西沒有太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和家人。 大家都在吃著苦中苦,想做人上人。 ![]() 我沒有要替李佳琦辯解,但不得不說,他的無心之言,其實正說中了許多人的心病,也說出了這個時代的痛癥。 而他的話之所以激怒了那么多人,正是因為他戳到了許多人的痛處。 那些被他激怒的人,很可能心里也是慕強恐弱的。 只是不巧,李佳琦的話讓他們意識到:他們如此努力之后,仍然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弱者。 上野千鶴子在《始于極限》中說道: 恐弱正是因為自己身上有軟弱的部分,所以才格外激烈地進行審查和排斥,對軟弱表現出強烈的厭惡。 我們不喜歡歧視,尤其不喜歡被歧視。 但每當歧視發生的時候,我們總習慣于用歧視的邏輯去反歧視。 翻車的李佳琦,突然在道德的層面上,從強者變成了弱者。 而被他刺痛的人,則轉變為強者,興致勃勃看他塌房。 這件事遲早會過去,但慕強恐弱恃強凌弱的風氣,社會極低的容錯率這個現實,卻很難得到改變。 大家只會活得更“努力”,更“小心翼翼”。 ![]() 對“弱”的恐懼和苛責,不僅對外,更強烈的其實是對內攻擊自己。 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怎么就是不努力?受不了這樣聲音的人,想卷自己卷不動,于是在內疚中拖延。 很多人,不能接受事情變壞,不能接納自己對事情的走向失控,不能想象明天過得比今天還栽。。。 于是明明很累了,卻不敢松懈,還要堅持,還要硬扛,還要繼續卷。 我曾經也是這么個卷無止境,取得了他人眼中了不起的成就,卻害怕今后沒法像曾經那么優秀而心生恐慌的人。 直到我的身體用垮掉的方式向我抗議,我才開始學著放手,學著面對自己內心對弱的恐懼。 我嘗試臣服,擁抱生命中的不如意。 放松下來,才發現,我本可以對自己有了更多的愛和包容,對他人也如此。 愿大家在這個焦慮橫行慕強恐弱的時代里,多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給自己和他人少一些攻擊,多一些善意。 累了就停下來休息休息,痛了就放聲哭泣。 |
|
來自: 昵稱44943940 > 《小雅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