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天生就會學習的孩子,只有會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父母。 陪孩子寫作業的確頭疼,但也是有訣竅的,正確陪娃寫作業的方法整理好了,家長拿走照著做!
——鹿媽

作者 | 學習哥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喪盡天良、對母子感情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東西,就是陪寫作業。 有媽媽陪到頭痛,結果被診斷為“雙側頸內動脈痙攣”; 來自家長們的血淚吐槽,簡直能寫一部《陪作業血淚史》。這個老哥每隔一會兒就去看孩子寫作業有沒有駝背、有沒有小動作。甚至還在門上貼了一個小鏡子,用小鏡子來偷看孩子到底有沒有認真學習。還真別說,那小鏡子還真的挺管用的,孩子在干什么,真的看得一清二楚,喝水、玩筆,都能看清楚。家長們為了監督孩子寫作業真的是花樣多多,但是孩子不僅不領情,還“不上道”,越來越磨蹭、拖拉;我覺得孩子“不上道”,一方面可能是溝通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方法的原因。今天,鹿媽就為大家送上輔導孩子寫作業小妙招,愿您在今后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多點舒心,少點焦慮!做作業之前有“三問” 很多家長都會問:今天作業多不多?能不能寫完?能不能趕緊寫?這樣一連串毫無意義的話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該怎么問呢? 根據孩子的回答來規劃學習的時間,建議寫作業遵循從難到易的原則。先寫較難的,然后吃飯,飯后一邊走路消食、一邊拿著書背誦,最后再寫簡單的作業。因為小學的很多作業難度主要集中在數學練習冊、試卷以及需要背誦的知識上,如果剛開始就把精力耗費了,那么難的作業拖到最后也是力不從心。一些抄抄寫寫的作業比較耗費時間且沒有難度,放到最后寫,即使孩子沒有精力了、覺得瞌睡,也不會影響作業的質量。孩子本身具有惰性,習慣先寫簡單的抄寫作業,通常把難度大的作業拖到最后隨便敷衍一下,背誦的也沒有記牢,那么成績自然不會提高。我們必須幫助孩子養成先難后易的習慣,讓孩子能夠面對困難,這是一個授人以漁的過程。檢查作業三步走 家長檢查作業通常都是看看今天的作業有沒有錯題,然后讓孩子糾正錯誤、訂正,最后簽字。其實這樣做的作用可能就是讓老師覺得家長負責,家長心里也覺得自己負責,仿佛吃下了孩子會變學霸的“定心丸”。家長們常常忽視孩子昨天作業是怎么樣的,有的時候孩子昨天作業錯題一大堆,直接翻頁寫,家長也不知道孩子昨天的錯誤。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咱們一定要檢查一下他昨天的作業,看看老師的評語,看看他到底錯了幾道題,是不是訂正了?什么叫做難度較大的呢?比如數學練習冊中的應用題、英語的閱讀題、語文中的古詩詞鑒賞,這些題目本身較難,要多加檢查,發現孩子的不足。至于判斷對錯、選擇題、填空題這些比較簡單的題讓孩子自己檢查,這樣家長也省力了,孩子也鍛煉了自己檢查的能力。學習最重要的一步是復習,如果不及時復習,什么都沒有記住,等于白學。在帶著孩子等車的時候、買菜的時候,一定要問孩子昨天背的單詞、課文有沒有印象,昨天的錯題自己會不會。在一問一答的對話中,在孩子一閃而過的思考中,都是一種復習、一種鞏固。寫完作業做什么 各位媽媽想一想,當孩子寫完作業后又做了些什么呢?是寫完作業立馬開始玩手機、打游戲,還是開始收拾書桌、收拾書包?一定要讓孩子養成一個習慣,寫完作業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書包、整理好文具、準備第二天上課要用的課本。一個經常丟三落四、作業找不到的孩子普遍成績都不怎么樣,孩子沒有規劃自我、管理自我,不懂得做事有始有終,做事也不會專心、出色。 一定要幫孩子養成固定放置東西的習慣,分門別類放好各種參考書和卷子,這樣找起來就很方便。 漸漸地,孩子的生活會變得有序,睡前就手腳麻利地收拾書包、文具,根本就不用你去督促。自覺寫作業的孩子 是這樣“陪”出來的 有一位家長說:“作業就像一面鏡子,照出孩子的自律和家長的負責。”在訓練孩子高效做作業的時候,我們可以教給他這些學習技巧:2. 用不同顏色的筆在課本上做標注和筆記,又不至于把課文都弄得看不見了。3. 怎樣在空白試卷中答題又不會寫歪,可以先用鉛筆打格。4. 將不會背的單詞、公式用小本子記下來,反復看。雖然說陪伴孩子學習是一件很累的事,但是我們現在的陪伴是為了今后無需陪伴,等孩子養成習慣,進入初中、高中后也就無需陪伴了。如果在孩子上小學的最初兩年,我們沒有及時抓孩子的日常習慣,導致孩子上三年級的時候,分心問題比較明顯,家長可以試試這些辦法,效果也是不錯的。孩子對待作業的態度,就是對待學習、對待人生的態度。家長也要重視起來,孩子的好成績,就從做好一份作業開始! 
*來源:小學生學習(ID:xxsxuexi)。我是學習哥,提分來找我。專業態度、切身經驗、專找痛點、助力學習。不解你憂枉為哥,不提你分不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