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想與職業擦肩 努力與成就相連 ——說說最適合我的職業 作者 陳文華 朗誦 濤聲依舊
作者在嘉興市教育系統“老有所為先進個人”頒獎會上 一、少年多努力 執業有基石 受表哥當時在北大新聞系讀書的女友的影響,小學三年級寫作文《我的理想》時,就立志長大了要做一個女記者。多次討教那位可能會成為表嫂的未來女記者,從此博覽群書,并開始做讀書摘記,這個習慣一直延續至今。五年級開始在語文老師的指導下練寫字、練文筆、練口才、練膽量,代表少先隊向中印反擊戰的英雄解放軍獻花并致詞。初三加入共青團后又踴躍報名做了一墻之隔的小學少先隊的校外輔導員。在班主任語文老師的指導下,我的作文被列入《北京市少年兒童作文選》。后來又嘗試學縮寫、學速記。少年時為理想所做的努力,為我的職業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高考前,我的理想是考入北大新聞系。但填志愿時卻遭到老爸的堅決反對,直至扼殺。知女莫若父,他說:“你看中國的著名新聞記者幾乎都是大右派。你的性格,第二次反右斗爭,一定是大右派!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執著,老爸比我還執著:寧讓我去當兵,也不讓我考新聞系!胳膊終究擰不過大腿,無奈報了化學系。“文革”卻讓父親和我的夢都破滅了:5年大學及2年的軍墾農場的艱苦磨練,終于畢業了。而真正讀書的時間僅有兩年,所學有限。這也令我后來的從教生涯成了亦師亦生不斷刻苦鉆研、奮力學習提高的過程! ![]() 三、教學為生涯 傾心育桃李 大學畢業從教的起點在浙西山區的江山縣淤頭中學(現江山市第五中學)。8年半間,除任教初中、高中化學兼任實驗員外,還教過初中政治、語文、歷史。任過七屆高中班主任;兼過女生指導,代過校團委書記。 江山人歷來尊師重教,會稱教師為先生;對子女的讀書學習及升學有著殷切的希望。這種純樸民風令我很感動! 學生們每周六下午步行甚至赤腳幾十里山路回家,周日下午又挑著稻谷或大米及腌菜返校。每天早中晚餐都是在蒸的米飯上撒上一點咸菜辣椒或一點醬油,條件好的會放一點豬油。而睡的是兩捆稻草一條草席一條棉被,還經常遭到稻草中跳蚤的騷擾。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鄉村孩子們勤奮刻苦的學習精神深深打動了我! 當年學生心目中的“大辮子老師” 我努力向學生學習江山話,利用假日進行家訪,千方百計為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并與許多學生的家長成為了朋友。同時認真鉆研教材及教學方法,耐心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在夫妻兩地分居、還有一個體弱多病的吃奶孩子情況下,任教三個年級三個教材六個班(每班學生最多的66名,最少也有54名)每周20節課時。那年全縣高一統考,淤中化學成績獲全縣第一,物理第二;淤中理化教研組被教育局評為縣級優秀教研組,并加了一級工資!后來又在上余中學、江山一中任教4年后調至縣教育局教研室任化學教研員三年。其間因工作業績突出,獲加工資一級并光榮入黨! 四、回首耕耘路 園丁駐我心 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在中學任教17年半、教育研究工作21年;民辦院校教學及管理6年。老年大學學習及工作13年(期間休學及疫期停課不計)。 從江山到嘉興、到杭州到浙江省,我在人民教師、老年大學崗位上做出的每一點成就都得到了回報!如今已逾古稀之年的我,仍在杏壇辛勤耕耘,余熱生輝!大家可以看我的《愛,是教育的起點》《從教五十年感懷》及《北雁南飛六十年》 今年二月下旬,我收到了來自江山五中校長的邀請,參加了七十年代教師及在各自崗位上有所建樹的畢業生座談會。首屆畢業生分手已半個世紀,最后一屆已逾四十載了。當師生相見的瞬間:“乍瞧渾未識,細看貌依然”!已近古稀及花甲之年的學生們激動地拉著我的手,有的摟著我的脖子,有的抱著我的腰。紛紛向我圍過來的剎那間:“陳老師,我好想你呀!”“陳老師,不認識我了嗎?我是xxx呀!” 姜安麗、王邦根、姜立善、周松海……,同學們在微信群里寫著:“忘不了您那一對又黑又長的辮子,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響亮又有韻味的嗓子!”“忘不了您寫的一手好字:骨骼清秀、遒勁有力。并且喜歡模仿您的字!”“陳老師,當老師當到您這個份上,真的不辱老師這一神圣的稱謂了!您看學生對您多么崇敬!一日為師終身之師,您的確配!”“陳老師,巾幗之翹楚,園丁之楷模,學生之偶像,人生之榜樣!”…… 當張洪剛校長將他摘錄下的學生留言發給我時,我的雙眼濕潤了! 江山五中周遠興校長說“從群里學生對您的那份尊敬和喜愛,可以看出您是位多么優秀和成功的老師!” 江山五中張宏剛副校長對我說“您的生命奮進之路如詩如歌,您是自己的圈子里最亮的星星,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我不由得臉紅了。 理想破滅,耿耿于懷幾十年!今日豁然開朗:最適合我的職業,是人民教師! 怪不得兒子經常調侃我“有職業病——好為人師!”我總是笑著回答: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插圖由作者提供) ![]() 作者簡介 陳文華,女。學理科并搞理論研究,偏愛散文與詩詞。本著“虛心廣泛求師教,不盡學問滾滾來”的理念,正在詩門徘徊中。 主播簡介 鄒海濤,網名濤聲依舊,1964年7月出生,黑龍江伊春人。事業單位黨務工作者,伊春市作家協會會員,伊春市詩詞協會會員,朗聲社林都分社社長。喜歡文學、旅游、戶外,酷愛朗誦。用聲音傳遞心聲,用文字抒發情感,用戶外陶冶性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