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學費水漲船高的趨勢遍布各所高校。根據U.S.News統計的2003年到2023年的數據,美國的私立大學平均學費在近20年間上漲了驚人的144%;而公立大學在州外就讀的學費則漲幅更高,達到171%。這個引人矚目的數據表明了高等教育成本不斷攀升的現實情況。 ![]() 同樣,英國作為另一留學大國也出現了類似情況。以劍橋大學為例,2023/24年的國際生學費范圍為24,507英鎊至63,990英鎊,相比去年整體上漲了1000英鎊至3000英鎊。而牛津大學的漲幅更大,最高達到了5230英鎊。 ![]() 海外大學的排名和資源等因素自然應該放在首位,但學費也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因此,在選擇元兇時,家庭經濟承受能力也是一個考量方向。 不過,如果我們打開中國家長和學生最信任的QSTop100榜單,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世界各地那些排名高、資源好,但學費相對較低的“高性價比”大學其實有很多。例如: 德國的高等教育質量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公認,學費可以低至1000多人民幣/年 瑞士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7,學費卻僅為1萬2人民幣 馬來亞大學在QS排名中位列第65位,學費僅為2萬5人民幣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這些“高性價比”大學中,不僅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還能相對較少地負擔高昂的學費。 ![]() 01 美國提到美國留學,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高昂的學費。我們先看看QS百強的美國高校學費都是多少。 ![]() 通常情況下,美國的私立大學學費約6萬美元左右(如果加上食宿等費用,則通常會達到8萬至9萬美元)。與此相比,公立大學的學費相對較為便宜,一般在3萬至4萬美元之間。 以康奈爾大學為例,其官方網站上列出的費用如下圖所示。對于非紐約州居民,學費為65,204美元,加上食宿、書本費以及其他個人花銷等,總費用將達到88,150美元(約合63萬人民幣每年)。當然,一些專業如建筑、設計等可能會有更高的學費。 ![]() 幸運的是,一些富有且慷慨的大學會提供助學金和獎學金。 哥倫比亞大學雖然學費很高,但學校通過助學金和勤工儉學的方式來滿足學生的經濟需求。家庭收入不超過150,000美元的學生可以免除學費,而低于66,000美元的學生可以實現零費用上學。 02 澳大利亞最新的QS排名讓澳洲的大學心花怒放!墨爾本大學成功躋身全球排名第14的位置,勝過了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而悉尼大學和新南威爾士大學也進入了全球排名前20名的行列。 澳洲大學的學費是與學分和專業息息相關的。舉例來說,墨爾本大學的學費范圍從23,136澳元到95,648澳元不等(約相當于10萬-45萬人民幣)。假設取其中間值5萬澳元,那么完成本科四年的學業需100萬澳元。 ![]() 03 英國英國依舊是多數國內留學生首選之地,英國的學費同樣也不低。 以牛津大學的計算機與數學專業為例,每年學費約4萬英鎊(約37萬人民幣),加上大約10萬+人民幣的生活費,每年留學的總花費在50萬左右。 幸好,英國本科只需要3年,研究生只需要1年,所以總共需約200萬人民幣完成本科和碩士學業。 ![]() 04 亞洲近年來亞洲留學在國內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新加坡和香港地區成為了許多留學生家庭的首選。除了地理上的接近和文化飲食的適應性,相比美英澳,亞洲留學也是更經濟實惠的選擇。 ![]() 05 歐洲(不含英國)整體而言,學費性價比最高的還是歐陸(不含英國)的國家了。 瑞士的前兩所高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每年學費約1.2萬+人民幣,相比英美20萬+的學費,是相當便宜的了。不過,瑞士生活開支較高,約15-20萬人民幣/年,也需要考慮一下。 此外,法國和德國(幾乎)免學費,比利時(如魯汶大學、根特大學等)學費也相對較低。荷蘭算是歐陸國家里學費較高的,一年大概10-15萬人民幣。 ![]() 相信看過上述QS百強大學學費盤點后,大家能找到許多性價比高的留學之選!與此同時,家長們還可參照上面所列價格準備孩子的留學預算,對排名靠前且學費相對較低的學校進行“撿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