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圖源自我近期的創作與開心時刻 這封家書寫在我媽媽生日這一天。我上午剛給導師交了稿,在等反饋。 我最親愛的媽媽, 想起來我竟然有很久沒有給你寫過公開的家書了。 2017年剛出國讀博的時候我也曾在中秋節前夕給你寫家書,然后中間2018年-2019年也有段時間寫了一些家書。不過雖然家書停了,我還是一直都有和你視頻的習慣。從2020年的疫情以來更是基本上每天都保持交流,所以我一直都覺得媽媽你離我很近。我給你打電話你隨時都會接。 可今天我突然覺得媽媽離我也很遠。因為我的媽媽其實也不只是我的媽媽。她也是一個有著自己人生的人。在成為我的媽媽之前,她的人生里也有很多別的身份,比如女兒,姐姐,妻子,采購員。 但在這些社會身份之外,我也很想知道作為一個女性,作為一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個體,當這個人的人生不是完全圍繞著我來轉的時候,會活出什么樣的人生。 盡管在你成為我的媽媽之后,似乎你就選擇了圍繞著我、為了我的生活。 即便是選擇去到上海打拼,把我留在外婆家,白手起家的所有辛苦都由你自己扛著,而我則享受著衣食逐漸無憂的生活。 盡管不能常常見到你,我卻得到外婆和阿姨的悉心照顧,而且一直相信媽媽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毫不懷疑自己是被愛著長大的。 在我都不知道自己高考考得好不好的時候,你幫我做選擇,你說考得再差可以去附近的工商外國語學院。你說就算我讀個專科也讓你初中畢業的你覺得驕傲。現在想起來,媽媽你應該是希望我能夠在你身邊多些陪伴吧。 可是我居然考得還挺好,是個可以上本一的分數。但這個分數又沒有好到可以選擇上海的重點大學,所以你最終還是鼓勵我選擇了本省的211,勸我選擇畢業之后好就業的學校,師范、財經這些。 我現在想起來,媽媽你應該是希望我有一個穩定的也受人尊重的工作,不用風吹日曬,也不用到處奔波,不用像你一樣幾乎全年無休地在賺錢養家。你作為個體戶看見多少人情冷暖,讓你更加希望我不要受這些苦。 你建議我在填了我喜歡的英語和歷史之后也填我學得也不錯的地理。然后,錄取通知書收到的時候,我們都震驚了:我被地理科學學院錄取了。 我也逐漸隨遇而安,沒有選擇轉專業。你覺得我做個副科老師也挺好的,但總還是希望我能在你的身邊,而不是回到老家。 考慮到上海就業門檻高,我本科畢業估計很難憑自己的實力進入學校工作,所以你勸我考研。 我也處于有點覺得自己這四年本科學的東西有些不太夠用的懷疑階段,所以我就考研了,考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課程與教學論專業。這個專業不用考數學,而且也和我想做老師的方向契合。 然后我考上了。華東師大可以給到的教育和交流機會也讓我有機會去了解一整個國內和國際地理教育的體系,甚至了解歷史上的地理教育變遷歷程,而不再只是根據給定的教材和教輔資料去教學生地理。 我明顯感受到了變化。本科時身邊人原本大都是在刷高考題準備找工作,突然就變成了:研讀國際課標和教材、討論教學論文、開展學術沙龍、參與優質課評選、參編教學相關資料。 我對于地理教育的理解被打開了。可這一旦打開,我也很難回到接受考試就是我作為教師的基本職責的設定。 但我當然也還沒忘記你的期待是要我找到一個在上海做地理老師的工作。我去中學實習了,但我也申請了海外研修。 你也同意了,因為你也知道我從小就喜歡哈利波特,這次研修能夠去到英國簡直是圓夢之旅。 這時候,我還想的是可以兼顧找工作和做研究。 但其實在研究生的時候,我已經開始逐漸意識到我可能更適合做學術研究:為所有人去做系統的探討,而不是為提高一些人的升學成績。 而參加海外研究項目的經歷,更是讓我知道我想做的事情、我一直在問的問題可能會不是那么適合中學教學,但卻是學術研究需要的問題意識。 我可以做一些有益于所有人的事情,我做的教育研究是為了所有人的,不只是那些會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的人,也為了不適合目前考試評價體系的人,甚至也為了那些離開學校后還想要繼續學習的人。就像你,不就一直在看書讀報、學習新知識嗎? 我確實有幸見到過很多非常棒的中學老師,真真是教書育人的楷模,不僅可以讓學生成績更上一層樓,同時也可以開闊學生對于這個世界的理解,逐漸成長為一個負責任且活躍的公民。 可我也眼看得到現實的變化,以及許多學校對新老師的要求。 剛入職的新教師會不斷被告知要站穩講臺,而學生的考試成績就是衡量站沒站穩的最關鍵指標。 2014年9月的時候,在上海,地理成為了唯一一門從高三提前到高二考的科目,而且考試成績會轉換成為高考成績。這個政策帶來的影響就是選地理的學生驟然增多,基本上每個中學都要擴招地理教師。 可是在這個時候,在讀研究生的我卻不想聽話按計劃畢業做地理老師了。 我知道當時的你,甚至現在的你都非常不理解,我為什么在就業很容易的時候,選擇不就業?我為什么就不能先確定一個上海的工作,把戶口落在上海了之后再想別的? 我為什么沉浸在一個要讀博的“泡沫”里?還是一條背井離鄉的遠行之路。 我一直拖著、拖著,直到沒有落戶上海的機會了,才說我就是一門心思要讀博,沒找過工作。 可是我當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夠走多遠。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讀博。我都不認識一個走過這條路的人。我基本上是走上了一條我都知道有人走過的路。 那段時間,我考了幾次雅思,都沒有考到目標學校要的口語小分,總是差0.5。我也不斷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心比天高,但是能力有限。 你對我的態度也從支持我追夢,到覺得我是癡人說夢,不切實際。 在2016年研究生畢業到2017年出國讀博之間的這一年間隔年里,你逐漸看著我就是執拗地要走出國讀博這一條路,最終你選擇支持我。我知道是因為你愛我,你希望盡力支持我做我喜歡的事情,盡管并非你所愿。 但我們也都低估了讀博的難度和時間。作為第一代大學生,第一代留學生,我面臨的挑戰不只是學術智識上的,也存在著更多復雜的人心層面。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被學術界的光環迷惑,直到我看見了學術研究者以及高校的黑暗面之后,我陷入了灰心喪氣的困境。 當我告訴我你我要讀不下去的時候,是你讓我選擇回來還是轉學,是要爭口氣證明自己有做學術的能力,還是回國找一個學校開始工作。 我換了學校,從頭開始,也搬到了蘇格蘭開始從頭讀博。從2021年入學到2023年今天給導師交完論文稿,我不僅在新的環境中得到了欣賞、機會,也收獲了對自己學術研究能力的信心,以及對未來更加明確的期待。 我知道從今往后,我想過的人生可能不再只是期待每天回家都有媽媽準備的熱飯菜,不再是朝朝暮暮的日常陪伴。我還想繼續往前走。 我找到了我想做什么,我希望通過自己的研究和工作,讓教育不再只是少數人的勝利,教育工作者不再只是被學生的考試成績、就業率、論文發表數量裹挾著從事教育,而是也可以有一個空間去想,甚至有空間去嘗試: 如果我想通過教育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接近我想要看到的世界,需要我做什么樣的教育?我可以做什么? 我希望自己的未來是有你的愛做港灣,但也有時刻遠行的勇氣。如果一艘船一直都停在港灣里,那么還是一艘船嗎?船和建在陸地上的房子不同,船存在的意義是船可以探索,可以運輸,可以流動,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我也希望媽媽你不要再把自己看作是家庭港灣的一部分,你一開始也是一艘駛出家庭港灣的船啊。你也沒有一直留在你父母的身邊,你也選擇了遠行。當外婆問你的時候,你不也是沒有后悔出來么? 我也不后悔。 我還要繼續往前走。 我也衷心希望,當你準備好的時候,不要再停留在原地做一個等待船回來的港灣,你就是一艘可以無畏航行探索世界的船。如果你愿意的話,你甚至可以是一艘飛船,探索星辰大海。 我希望我們能夠在人生的航行中相遇。但其實我們走了不一樣的航線,但我也因為相信你對我的愛,能夠乘風破浪,探索天空和海洋。 媽媽,我愛你,也希望你開始像你愛我那樣愛自己,甚至更愛你自己。 今天開始,你就做回自己人生航船的船長吧! 不要再為我停留在原地,只是為了等我回來。 當別人看見你的時候,你不再只是我的媽媽,也是你自己。 過屬于自己的人生吧! 愛你的女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