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中央軍中犧牲的少將將領可以確認的有五位,因為這五人都是黃埔軍校畢業生,其中五期四人,三期一人。 他們分別是新27師參謀長陳文杞少將,96師副師長胡義賓少將,113師參謀長張少舫少將,8師副師長王劍岳少將,31軍參謀長呂旃蒙少將,這五人無一例外都是在與日軍一線作戰中陣亡。 其中張少舫少將在1943年日軍大掃蕩圍剿國民黨魯蘇戰區主力的戰役中,率部突圍,與日軍進行了白刃戰,腿部受傷,不能行走,被日軍包圍,毅然拒絕日軍勸降,為了不被日軍俘虜,拔槍自盡成仁,展現了中國軍人寧死不降的錚錚傲骨。 而胡義賓少將,作為緬甸遠征軍的將領,在異國他鄉與日軍戰斗,明知作為掩護全軍主力轉移的任務是九死一生,仍毅然在緬甸埋通頑強阻擊日軍,在戰斗中中彈壯烈犧牲。 另外陳文杞將軍在中條山戰役中率領部隊堅守陣地,誓與陣地共存亡,在多次與日軍白刃大戰中,不幸中彈犧牲。 王劍岳少將在豫湘桂戰役中,死守戰線,在被手榴彈炸傷后,仍然帶傷指揮戰斗,最后身中兩彈,不幸壯烈犧牲。 而最為慘烈的一戰是桂林守城戰,此戰共陣亡將軍三人,校尉官數百人,士兵數千人。將軍者為131師師長闞維雍,31軍參謀長呂旃蒙,第十六集團軍參謀長陸軍中將陳濟桓,戰斗尤其慘烈,在守城之戰中陣亡這么多高級將領極其罕見。 這五位將領陣亡時都不到四十,在民族大義面前,他們舍生成仁,打出了中華民族不愿成為亡國奴的氣勢,有力的教訓了日本侵略者,他們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