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挺墓 CHENG XIAN 吳挺墓在成縣縣城不遠的石碑村外,往前走,先路過有監控的小墳冢,然后是大門緊鎖的碑院,國保碑立在墻下,再往南就是裸露在櫻桃樹旁的兩根望柱,以及藏在油菜花田里的半截武士石像。 剛進村遇一大哥指著前面問,那個院子怎么進去,大哥說,我倒是認識文物局的一個人,我給你打個電話,結果不知什么原因,對方始終沒接,大哥告我你先去看,有了消息我再過去聯系你。那只能去看看望柱了。 兩根望柱露出地面不足2米高,八棱柱身,柱頭為圓雕蓮苞,為防破壞已經住在了鐵籠子里。拍完返回到碑院,從后墻的望孔往里看,尚能看見吳挺碑的背面,正面的題刻看不見。抓耳撓腮,不知所措,留是進不去,走又不心甘,這時恰巧一老哥開著三輪車從身邊路過,連忙叫停,問知不知道誰管著鑰匙。 沒想到柳暗花明,這老哥正好有廟頭的電話,一打就通,真是大喜過望。老哥是準備到地里干活去,又得知我們這么喜歡這些東西,活計也不干了,領著我們去找半個武士像。石像需要撥開油菜,呈倒伏狀才能看見,無頭,也包在鐵籠子里。老哥說西面還有一個石柱子,一看是要踩菜地的,便婉拒了。這也說明這一片不止一個吳挺墓,可能是家族墓。 當廟頭哥打開大門的時候,才知道等待是多么必要付出的時間成本,就像花蕾等到了綻放。院里是個大方亭,吳挺碑當立其中。整碑由高1.8米的雙螭碑座和2.4米高的碑身組成,碑額二龍中間,篆書“皇帝宸翰”4字,下面為宋寧宗趙擴同學行書8字“世功保蜀忠德之碑”,碑緣淺刻有游龍。 碑的另一面,碑額篆書“世功保蜀功德之碑”,下面為7600多字的碑文,密密麻麻的,但多有漫漶。吳挺薨于南宋紹熙四年(1193年),5年后的慶元四年官家為他建了陵園,又5年后的嘉泰三年(1203年),寧宗賜字,高文虎撰、陳宗召書丹的碑文而成,刻以大碑追功念績。 吳家為甘肅靜寧人,一代目為著名的抗金英雄吳玠、吳璘兩兄弟,二代代表是吳挺,三代算是吳曦此輩。尤其是一代吳氏兄弟戮力協心,力保秦隴,屏障巴蜀,始終沒讓完顏家進到花重錦官城里溜達。 吳挺在《宋史·卷三百六十六》有傳。其為吳璘五子,吳璘曾跟孝宗老板說,我的兒子中啊,吳璘可擔大任,孝宗說,他就是我一堆人選中的優秀青年。吳挺最早隨父從軍,后戰功卓越,逐漸成為西部二代抗金中堅,他雖出生在勛閥之家,但愛民恤苦,禮賢下士,史書夸他:“挺累從征討,功效甚著,有父風矣?!?/span> 然而花滿則敗月滿則虧,吳曦讓吳家80年苦心經營的忠貞英烈“老字號”戛然而止,吳曦是吳挺的次子,在《宋史》與張邦昌、劉豫、苗傅等都被列在叛臣里?!皡顷嘏衙恕笔撬巍耙晕闹莆洹钡漠a物。原因在史書中輕描淡寫,“抑三世為將,釀成逆曦之變?!北尘昂芏?,包括兵馬軍事資本、川蜀地理優勢、經濟富裕等情況。 但有兩個元素也很重要,韓侂胄的“開禧北伐”為其一,東、中兩路都是戰績不佳,吳曦的西路也差不多,多少次都敗給了蒲鮮長安、完顏王喜、完顏承裕等人,這般損兵折將,吳曦意識到要不被韓侂胄處置,要不就調離川蜀,因為郭倬、李汝翼、皇甫斌等都是眼前活生生的例子,這讓吳曦有了危機感。 還有就是金章宗給吳曦的私信,首先嚇唬小吳同學,“威略震主者身危,攻蓋天下者不賞?!痹里w厲害吧,你看他最后不一樣遭慘夷之禍。然后給吳曦拋糖畫餅,你可以做蜀王,立萬世之功,如果你將來能打到杭州去,江南的土地都是你的,你還猶豫啥,避禍趨福,趕緊實現自己的宏圖偉業吧。 金章宗的忽悠還是成功的,吳曦與完顏綱開始暗通款曲,在略陽直接和金國張仔開門見山說,我有歸朝之意?!半A、成、和、鳳四州于金,求封為蜀王”,這與后晉版本如出一轍。這些元素加起來,再翻看一下王建、孟知祥等“蜀王”的成功模板,成立川陜甘集團有限公司就是必須了。 吳曦小時候,吳挺就問他有啥志向,吳曦不假思索的說當皇帝,這可把他爹嚇壞了,差點燒死他。這也體現了10歲小吳曦就有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思想,追求的也并非是眾生平等,而是君臨天下的感覺,這理想明顯要比當科學家、醫生什么的要高大上一些。 這個事件中,還有很多清醒人的,如王翼等人就說,你這么做“忠孝門戶,一朝掃地矣”。另外還有吳曦的伯母也是宗室的公主以及叔母、族子等家族人也是反彈得強烈,都不配合他表演。但吳曦說,我心已定。而韓侂胄方面,有人告訴他,吳曦要反,他竟然無動于衷也不省悟,當吳軍打到夔州時,韓侂胄又慌手慌腳,不知所為,足見這位高職位高工資的人能力卻不太高。 過把癮就死,吳曦只做了41天的蜀王,隨即被楊巨源討逆軍團滅,有趣的是,金國拿著冊封詔書的術虎高琪還在坐飛機的路上呢。不久南宋收復了四州,大金國也沮喪,白得的烤紅薯還沒熱乎呢就又沒了。最后中樞來了文件,將吳曦的太太處死,吳璘的子孫遷出四川,吳玠的子孫還不錯,沒連坐。風樹之酷,霜露之悲,就像一場夢,結局好像大家都沒想到啊。 西狹頌古棧道及摩崖 CHENG XIAN 西狹頌景區有兩個入口,東口進比較科學,自駕離高速近,自由行呢公交也停在東口,然后以李翕摩崖為終點,再原路返回。國?!拔鳘M頌古棧道及摩崖”主要包括棧道7個點、摩崖2處,沿路可見:狹口棧道遺址、躬身崖棧道遺址、耿勛摩崖、黃龍潭棧道遺址、李翕摩崖等。 所謂“西狹”就是“郡西狹中道”,即成縣城西天井山的峽谷。此地風光旖旎,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流水喧嘩,聲音不絕于耳,稱為“響水河”。山巒崢嶸,樹木遮天蔽日,崖邊百草豐茂。步道蜿蜒,移步換景,不刷保看風景,也會讓人望峰息心,窺谷忘反的。 狹口棧道遺址 躬身崖棧道遺址 走約1公里向右,就是“漢武都太守耿勛碑”隸書摩崖題記,高2米,長2.5米,刻于東漢熹平三年(173年)。骯臟的玻璃罩外加發光,只有局部能稍微看清楚。內容和西狹頌一樣,都是歌頌耿領導賑災濟困、修橋鋪路等政績的,書法遜色于西狹頌。 黃龍潭棧道遺址在現代水泥棧道的對面下方,更臨近河水,有明顯的圓孔、方孔槽。一邊河流急湍,一邊危崖陡直,“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彼怨湃烁袊@,往前無法接濟,休憩又不能停駐,還有點害怕。黃龍潭有一小橋,過橋左為西狹頌摩崖,右是向西口行走的方向。 “西狹頌”摩崖即“惠安西表”,其在崖壁垂直上端,外有亭子、鐵柵門及卷閘門,內有玻璃罩,這般嚴防死守,盜拓者一看都會望洋興嘆?!拔鳘M頌”保存較好,與漢中“石門頌”、略陽“郙閣頌”號稱“漢三頌”,其實這種說法有點狹隘,因為景區里還有“耿勛頌”,張家川還有“河峪頌”等等。 摩崖題刻高2.2米,寬3.4米,刻于東漢建寧四年(171年)六月。石刻最上有篆書“惠安西表”四字,下面是洋洋灑灑的碑文。與建寧五年(172年)的“郙閣頌”一樣,兩摩崖都是歌頌武都太守李翕的,一個是因建郙閣橋,這個則是因修棧道、施仁政,可以說李翕同志就是東漢為民服務的焦裕祿,口碑載道,蒼生共浴恩膏。 透過玻璃可以感受到,此款漢隸筆鋒靈銳,逸氣勃勃,其古而肆,渾厚中極,摩崖撰、書均為仇靖,仇同學很熟悉,“郙閣頌”就是他撰寫的。石刻的右邊可以模模糊糊看到龍、鹿,它是“五瑞圖”:黃龍、連理、白鹿、嘉禾和甘露,左下角也有字,是一堆人名。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題刻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題刻 在進口處的展示大殿里,看到了幾句話,是在批評上海書畫出版社的,他們所出的書里,說現石“幾經刻洗,已貌存神遺?!彼猿煽h很不開心,說出版社的人不負責任,都沒有親自實地考察而貿然以訛傳訛。成縣說的對,當年蘇大學士也是這么說的:“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鷹爪楓,木通科,八月瓜屬。 成縣杜甫草堂 CHENG XIAN 這是我繼成都之后所看的第二個杜甫草堂,“草堂”是個很文藝優雅的名字,但用杜大爺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茅草房,而且是一股風就能吹翻頂子的房。今天無論哪里的草堂,都是花樹爭茂、閑適愜意的地方,里面都是風雨不動安如山的亭臺樓閣,這是杜老師生前根本沒想到的。 成縣杜甫草堂在縣城外山清水秀的飛龍峽口處,是北宋末年有人捐地,縣令主辦創建的祠堂,就是個紀念意義,并非他們考古出了“杜甫故居”的片磚只瓦。大詩人在成縣就打了一個醬油,僅一個月而已。而且在這里寫的都是凄苦悲涼的詩詞:“手腳凍皴皮肉死”“短衣數挽不掩脛”“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為我從天來。”足見他有多么窘困。 草堂坐北朝南,坐落在緩坡上,有牌坊、大門、詩圣祠、正殿、碑廊、杜工部塑像等,現存的建筑都是清代的版本遺存,前些年又重修重建的,有油漆未干的味道。院里竹篁芊芊、老樹蒼蒼,后面是壁立千仞的仙人峰,門票便宜,賞賞風景還是不錯的。 唐乾元二年(759年)對于詩圣來說是一個刻骨銘心的一年,起先因替房琯說情而被貶,那個著名的三吏、三別就是在離京赴任途中寫的,沒多久他就放棄了這雞肋官職。回到關中又遇大旱,只能去天水侄子杜佑那里就食,尋求溫暖。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边@優美的詩句就是在天水寫的。后因吐蕃靠近了岷縣、天水病虐及成縣“佳主人”的忽悠等,在天水待了三個月的詩圣決定離開,領著弟弟杜占、妻、二子一女,爬山涉水去成縣。他對成縣是帶有希望的:“來書語絕妙,遠客驚深眷。”以為找到了全國糧票,誰對未知的事情都充滿了美好的想象,我們和杜甫都一樣。 這位“佳主人”就是成縣縣長,一看杜拾遺已經不是拾遺了,且一幅走投無路窮困潦倒的景象,瞬間消失,再也避而不見了。這給詩人打擊的啊,被忽悠瘸了,站在寒風中獨自消受。一個月后,他決定入川去找另一個好朋友嚴武,這就讓蜀國有了詩人另外一個家成都“杜甫草堂”。■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 與同好同行 |
|